郑丽非
[摘 要]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对于其自身的经营发展和管理优化来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当下的制造企业在成本核算的方式选择中,作业成本法已经成为其重要的选择对象之一。笔者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内容以及实施现状,结合相关理论和实施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措施建议,以期能够优化作业成本法在电子制造企业中的应用能力和效果。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制造企业;应用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3.086
1 引言
作业成本法已经成为当下制造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著名的美国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教授,其在1952年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了作业、作业账户、作业会计等概念,为后续的作业成本法的最终形成和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其在核算基础上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的核算基础为产品或者服务的数量,但是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基础是作业以及作业动因,这就解决了之前仅仅基于单一数量因素来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所带来不科学的问题。作业成本法传入我国已经有多年,并且在制造企业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对于电子制造企业来说也是如此。但是总体来看,电子制造企业对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总结和完善。
2 电子制造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的现状及问题
2.1 对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较为片面,没有纳入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体系中 对于众多的电子制造企业来说,作业成本法仅仅是其成本核算所选择的方式,其仅仅处于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范畴,并没有将其纳入自身的整体内部控制或者风险控制体系中去,这就造成了企业无法最大化程度地发挥作业成本法的预期效果。同时,也正是由于没有纳入到完整内控体系中,也造成了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成本核算分配与其他环节的风险控制产生一些技术层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无形中也会增加内部管理控制的成本,阻碍预期效果的发挥,导致企业一系列的内控机制执行和实施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不足。
2.2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成本较高,形成的实施阻力较大
通常来说,相较于传统的成本分配和核算方式,由于作业成本法的流程、环节以及复杂程度相对较高,其在成本方面也相对高于传统方式,这就给作业成本法在电子制造企业中的推广应用造成了较大的阻碍。总体来看,这里的成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成本方面。更多的流程和环节会因为带来更大的工作量而造成相对更大的管理成本;二是人力成本方面。作业成本法相对更加专业和复杂,也就需要更加高水平的人才来进行切实的实施和执行,更高水平人才的引进也会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对于规模较小或者产品结构单一的电子制造企业来说,其没有动力去开始或者加强对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核心原因仍然出在成本方面。
2.3 对于作业成本法的作业动因归结和分类科学性不足,稳定性不足 作业成本法的基础逻辑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通过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分配和核算的基础是相应的作业动因的归结和分类。在这方面,包括电子制造业在内的众多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归结和分类的科学性不足,多数企业仅仅依靠相关执行者的经验进行归结分类,受主观因素影响大;二是归结和分类的稳定性不足,一些企业没有响应的归结或者选择标准,也经常变化作业动因,造成了企业的成本分配和核算的可比性不足,且容易出现核算偏差。
3 电子制造企业优化提升作业成本法应用的措施建议3.1 将作业成本法纳入到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体系中去,提升应用的全面性 对于电子制造企业优化提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来说,其首要的是要将其纳入到整体的内部控制体系中去,这既是对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最大的信任,也是对于作业成本法地位的认可。在此方面,建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其一是要建立健全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将作业成本法及其相应成本管理方式、理念、环节等通过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以期能够在后续的执行中做到有制可依。其二是要充分融合传统内部控制机制与作业成本法的内在理念和逻辑,在实践中逐步缩小技术层面的差异,这也是提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的重要举措之一。其三是要避免形式的纳入,推动实质性的纳入。形式的纳入很简单,加一个所谓的环节,或者是开一次类似主题的启动会或者吹风会即可。但实质性的纳入将会牵扯到众多的事情,不仅仅涉及成本管理本身,同时也会引起企业整体内部控制体系甚至是整体内部经营管理的调整。这就决定了纳入体系的推动不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而是应该自上而下的强力推进和实施。
3.2 正确认识作业成本法的“高成本”,加强培训和提升,降低应用的成本阻力 对于企业来说,运用或开展一项新的管理工作,除了要看基础的条件成熟度以及预期的效果以外,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通常来说,企业会通过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的对比,来直接判断是否采用这种新的管理方式。对于电子制造企业来说也是如此。电子制造企业在考虑是否推行作业成本法或者以何种强度的力量来运用作业成本法,最为直接的考量因素就是成本。上文已经提及,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方式来说成本较高,要推动电子制造企业加强对于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让电子制造企业充分认识到作业成本法能够带来的好处,并且这种好处不仅仅诸如效率提升等定性方面,同时也要突出经济效益提升等量化方面。二是要让电子制造企业明晰知晓成本高出传统方式的具体环节和过程,基于自身的具体特点,尽可能地进行成本的控制,这也是提升电子制造企业加强对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业成本法实施成本较高,其中人力成本的上升是很重要的一块。对于电子制造企业应该将重点放在自身已有执行团队的再培养,而不是仅仅依靠人才的引进,借由此来降低作业成本法的综合人力成本。
3.3 强化作业动因归结和分类的客观性和稳定性,提升应用的科学性 上文已经提及,作业成本法的关键在于作业动因的归结和分类,其科学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核算效果。就目前存在的客观性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建议企业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逐步建立起相应的归结和分类标准,并且保持该标准的相对稳定性,切忌朝令夕改,完成最终成本分配与核算的不稳定,形成技术上的偏差。动因归结和分类标准的建立,不仅仅要结合自身的历史经验和具体情况,同时也要学习先进企业的先进经验,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优化和完善。二是要尽可能地降低主观因素对于动因归结和分类的影响,建立相应标准是方式之一。至此,通过提升电子制造企业作业成本法动因归结和分类的客观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的提升作业成本法应用的科学性,强化预期效果的实现。
4 结语
电子制造企业需要积极的运用作业成本法来进行相应的成本分配和核算工作,其能够使得最終的核算结果更加科学,能够更加客观的反映出成本发生的实际情况。对此,电子制造企业应该积极地从提升应用的全面性、降低应用成本以及提升应用的科学性等方面着手,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的实施,切实的优化和提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缪红.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师,2014(1).
[2] 王希希.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35).
[3] 邓亚思.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财讯,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