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激励效应”

2020-10-12 14:05徐志明
学周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徐志明

摘 要:教师的主导在于塑造学生的学习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学习活动中充分焕发。因此,要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学习活动中得以充分焕发,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而“激励”也是其中一个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激励效应”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8-01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8.067

激励就是激发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即教师充分运用“激励”手段,使学生体验成功,获得学习的动力,诱发学习动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采取“激励效应”呢?不妨采用以下的方法。

一、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儿童更是这样。因此在课程准备阶段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轻松激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1.权威暗示。(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经常找学生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形成良好的情感氛围,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听课,才能使自己乐学、愿学。(2)利用名家名篇建立暗示。在语文教材中有好多是名家的作品,如有鲁迅、巴金、老舍、安徒生等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还有许多写名人生活的作品,如《六个“墨水瓶”》《回韶山》等,学生对这样的人非常崇敬,有学习他们的欲望,因此,可利用名家名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轻松导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可利用丰富多彩的导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利用与教材有关的音乐导入新课。如讲授新课《月光曲》时,可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意境中去主动学习。(2)设疑。“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在教学中学生对“所惑”产生一种急于求解的心情,就会引起他们对新知的学习兴趣。如讲《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可这样提问:“你到过威尼斯吗?你知道威尼斯是什么样的城市吗?小艇在威尼斯有什么作用?”学生发言热烈,急于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猜谜语。把要讲的内容编成谜语,制造悬念。(4)讲故事导入新课。根据儿童爱听故事的特点,先讲一个与教材有关的故事,同样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古人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极富鼓励作用的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写作之中。

二、运用艺术讲授法,提高学生兴趣

1.运用“信号”精讲点撥。纲要信号是优化了的板书,它通过精心细致的思维加工,大大减少了信息量,去掉了那些多余信息,使之更简明、更生动、更具有艺术性,因而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习兴趣。(1)对于知识性强的科学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教师可在讲授之前先出示“纲要信号”,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从整体上感知,然后以板书为线索,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使他们以迫不及待的心情学习新知识。(2)“纲要信号”的动态出示,有利于理清所学内容的脉络,了解知识间的关系和层次,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如:第十册《渡船》一文讲的是给孩子看病,事情发生在船上,故板书“医病”,作为图解的中心。由“搭船”开始,按文章故事情节,逐步推进到“微笑”结束。这种板书给学生学习知识搭桥引路,同时又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精选音乐,轻松激趣。根据巴甫洛夫学说,在学习活动中,如果利用多种分析器官参加,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对小学生来说,新颖变化的课堂教学,能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如学习《春天来了》一文,教师可用《春天在哪里》这支欢快活泼的曲子为背景音乐,那优美、欢乐的乐曲好似把孩子们带进了美丽的春天,有红花,有绿草,有会唱歌的小黄莺……在这样的音乐效果中,学生会闻其声,见其景,丰富想象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狼牙山五壮士》时,讲完后播放《英雄赞歌》的音乐,在音乐的暗示下,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果同学们读得声情并茂,既读出五壮士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又突出了五壮士昂首挺胸、高呼壮烈豪迈的口号,英勇跳崖的壮景。

三、开展兴趣练习,使学生积极创造学习

小学生活泼好动,精力高度集中二十分钟后,就会感到疲劳,注意力分散。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能够再次引起学生的兴趣。人的感受性还能在个体的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设计各种练习和实践活动。如可采用抢答、竞赛、小测验等,或分角色朗读或讲故事、做游戏等,根据教材编短剧、演节目更是语文课得天独厚的条件,还可让学生参与“纲要信号”的制作等等。由于形式新颖变化多样,不但起到了当堂巩固达标的作用,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课的兴趣和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阅读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四、发扬民主教学,激励学生求知欲

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把微笑带进课堂,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名学生,给学生以一种亲切感,尽量使用一些激励评价性的语言。首先给予这些同学肯定和表扬,继而再指出其缺点和不足。特别是对一些学习上的中下等生,一定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而是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与指导。同时注意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进一步保护、提高他们的自尊心。鼓励其克服困难,争取进步,使其逐渐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如指导学生朗读,我请了一位中下等生来读,该生声音响亮,但缺乏感情。这时教师尽量不要批评他,可以以一种和蔼的态度对他说:“你的声音真响亮,让全班同学都能清楚地听到你的朗读,如果再能感情充沛地朗读就更好了。”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后,一定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学习成绩也就肯定能有所提高。此外,教师还要多创设师生合作的机会,增进师生情感,多创设师生合作机会,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鼓励,取长补短,在共同学习中,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功感,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文,文章结尾写道:“狼龇着牙,向小羊扑去。”学到这,教师可以温和地问学生:“结果怎样呢?”结果一位学生说:“小羊向左一闪,老狼掉进河里淹死了。”又有一位学生说:“正在这危险的时刻,猎人赶来了,一枪打死了老狼。”明显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教学设计不相符,这时,教师可暂时放弃教学设计,干脆顺着学生们的思路去总结课文。我们都知道,小学是最富于幻想的时候,是让小羊活下去,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同情、爱护、保护弱小事物的美好情感,尊重学生的理解心、爱护心,便保护了小学生单纯美好的心灵,顺应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才能大胆发展自己的想法,积极投入到探求新知的活动中去。

五、师生间真正实现精神的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属性,是主体在同课题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是师生间实现真正的“精神交通”的真正的人格教育。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觉、积极和主动的精神;主动性——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成就动机、竞争意识;自主性——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判断、决断、自觉自理,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独立性——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生动活泼的思维活动;创新性——具有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探求新知、追求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成果的内在需求和志向,具有无限发展的创造潜力;整体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思维与行为等方面的和谐协调,这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形成的基础所在。主体性教育是强调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它要求教师在高度民主的教育中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发挥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养成健全的人格,提高整体素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学习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的机械练习。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個性。还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好学向上的需求,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个性,从而更好地完成《大纲》的要求,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六、激励竞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学生体验成功是一种心理需要,也是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是学习的内隐动力。在21世纪科技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人们积极竞争的意识也会越来越强烈。而现在校园里每位学生你追我赶,不甘于人后的学习氛围,正说明了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当个“临渊羡鱼”者,而是积极参与竞争,充分地表现自我,尝试一下当个成功喜悦的“结网捕鱼”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激励学生参与小组竞争。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学生们的合作。因此,在进行小组学习竞争时,教师可注意培养学生既要有竞争意识,也要善于合作学习。

七、用“放大镜”看学生优点,激励进步

正确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则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在批改学生作文,尤其是差生的作文时,教师应珍惜学生在字、词、句、章每一方面的细微成功之处,从而写下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学生看到这些激励性的语言,大受鼓舞,以后的写作便更加认真了。

实践证明:“激励”能使学生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预衡.专家谈中学语文教学[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2]孙孔懿.素质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