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宏强
[摘 要] 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分析,发现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农业政策制度不够灵活、财政投入不足、科技成熟度不够和农民对科技成果接受度较低等问题。对此,建议完善现有的农业推广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培育高素质人才等,以确保更高效地将农业科技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广西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4-20-3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农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步骤。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不足欧美等发达国家的1/2,而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目前,已有大量学者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研究,翟金良总结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指出要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和制度设计;加强服务性中介队伍建设,拓展并完善投融资渠道,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林青宁等围绕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以及国外关于技术转移效率6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2]。孟洪等指出在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创立灵活的科研评价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科技企业、调整农业研究导向等建议[3]。魏奇锋等分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流动过程,识别关键知识主体及其知识需求,并匹配各类知识需求,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情境下的嵌入式多层知识服务体系,通过知识需求识别、转化阶段嵌入、科技资源整合与知识门户服务四层技术架构,嵌入式多层知识服务体系实现了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精准知识服务[4]。下面针对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提高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1 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由表1可知,2015年广西申请的农业科技成果总量为1 401,而登记数量仅为40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28.69%,还不到30%;2016年,虽然农业科技成果登记总量有所上升,但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升反降,仅为24.11%;2017年,广西农业科技成果申请总量为4 10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却只有22.05%,远不到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均水平。从广西农业科技成果登记数量来看,2015—2017年登记数量越来越多,其中2015—2016年增幅较为明显,2016—2017年增幅较小,从总量上看亦是如此,但转化率越来越低,从28.69%下降至22.05%。这说明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来越低,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一些问题。
2 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2.1 政策不够灵活,宣传力度不够
广西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农业推广方面的政策较少,2019年广西农业科学院印发了《广西农业科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管理办法(试行)》(下面简称《办法》),对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做了很多补充,但仍有一些不足需要改进。在现有的政策下,每一项科研经费预算均有严格的规定,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灵活性不够。2020年,广西发布《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农厅办发〔2020〕24号),这些政策在资金放管上的灵活性不够,没有给予科研人员自主权。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很多政策没有宣传到位,造成了人们对政策认识模糊。
2.2 财政投入不足
如表2所示,2018年广西科技投入经费与投入强度并不高。横向来看,全国的R&D(R&D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约为19 677.9亿元,投入强度为2.19%,而广西的投入强度约为0.71%,从发达地区来看,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的R&D经费投入约为1 445.7亿元,投入强度约为2.57%。纵向来看,广西与全国的经费投入强度差距明显,广西与浙江的R&D经费相差很大,投入强度相差悬殊,从侧面反映了广西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2.3 农业人才匮乏,质量不高
从科技工作者数量来看,2012年广西R&D人员数量为40 582人年,2016年为39 903人年,2017年减少至36 857人年,2018年有所上升,为39 961人年,其中广西农业科技工作者只有3万人左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仅如此,农业科技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高素质人才缺乏,博士、硕士占比很低。而且由于广西农业推广工作条件较为艰苦,农业推广工作者的福利待遇不高,导致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广西农业科技人才匮乏的现象。
2.4 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
在推广新型技术的過程中,通过实际调研发现广西农民过于相信经验主义,对于新技术不易接受,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广西80%以上的农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还有一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义务教育,所以农民对农业科技接受程度不高,导致新技术推广不到位。
3 促进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3.1 完善政策机制,加强宣传
一方面,应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让科研人员合理安排自己的科研经费,提高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同时,将成果转化放在第一位。尤其对于高校及科研单位,更加注重对专利等科研成果的奖励,提高科研工作者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到要健全省市县三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网络,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对此,广西可以结合实际建立区市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网络,创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用互联网宣传农业技术,发挥民间力量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参与农业技术推广[5]。还应加强政策宣传,可以通过网络和文件的形式加强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宣传。
3.2 加大资金投入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大的阻碍在于资金不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资金投入比约为1∶15,所以广西应加大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应建立健全产学研融资体系,逐步引入民间资本,拓宽融资渠道[6];要加强企业合作,引入企业资金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3.3 培育高素质人才
目前,广西十分缺乏高层次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具有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的高校只有廣西大学1所,每年培养的农业推广硕士不到百人,而真正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广西在人才储备方面一要做到人才培养,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高校增加农业推广硕士点;二要加强人才引进,完善人才引进流程,利用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吸引农业高层次人才留在广西[7]。
3.4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在广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对于新技术接受较慢。所以,要想提高农民对科技成果的接受度,首先要对农民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其掌握新技术。其次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来加强培养新型农民,因为新型农民接受能力强,具有创新性,能带动农业向技术型方向发展。最后鼓励大学生回乡从事农业相关工作。
4 结语
目前,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一些不足,如政策不够灵活、财政投入力度较小、人才储备不充分、农民接受度不高,导致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低。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可以制定相对灵活的政策,科研工作者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积极性,以及加大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投入、培养农业推广人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促进广西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翟金良.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3):378-385.
[2]林青宁,毛世平.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8(4):1-11.
[3]孟洪,李仕宝.新常态下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7-60.
[4]魏奇锋,顾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6):111-116.
[5]韦志扬,蒙福贵,李思源,等.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4(5):898-905.
[6]新华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20-07-16].http://www.xinhuanet.com/2018-09/26/c_1123487123.htm.
[7]莫小香,钟翠.新形势下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业展望,2019(6):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