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佳
摘要:“美育”的独特性是音乐教育的教育核心。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可以提高他们的素质,陶冶情操,提高他们对于“美”的鉴赏能力。本文从音乐与审美、审美与兴趣、音乐教育与审美意识、以及审美在钢琴教育中的重要性四个方面,具体分析研究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钢琴正确的演奏方式来阐述音乐美学在音乐钢琴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审美 兴趣 音乐教育 钢琴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7-0084-03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tica,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而“音乐美学”这个概念则在18世纪末叶德国音乐理论家、诗人舒巴特(Daniel·Schubart,1739-1791)著作中首次出现。
在我国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美育”的独特性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可以提高他们的素质,陶冶情操,提高他们对于“美”的鉴赏能力,从而真正的让他们体会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一、音乐与审美
在于润洋先生主编的《音乐美学文选》一书中就收录了张前的《音乐审美四题》,文章中讲述了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第一,音乐审美意识;第二,音乐审美体验;第三,音乐审美趣味;第四,乐审美评价.。而在郑茂平先生主编的《音乐教育心理学》中就“音乐审美的心理倾向性”阐述了自己的观念,第一,音乐审美需要;第二,音乐审美兴趣;第三,音乐审美理想;第四,音乐审美价值。通过对上述两种观念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就“音乐审美”来论他们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在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概念时应该让他们先了解到音乐其实是声音的一种,是通过不同的震动频率传入到我们的耳朵之中,所以从生理机制上来说最先接触到音乐的是我们的耳朵,所以大部分音乐的传播途径也是依赖于音响资料;我们耳朵所能够听到的音乐包含了音高、响度、音色和音长;学生在刚接触音乐时对于响度、音色和音长的理解都处于差不多的水平之中,但是每个人的耳朵对于音高的辨识度都是不一样的。在罗小平所著的《音乐心理学》一书中提到“一个高音差别感受性较高的人,中等高度的音的差別界限为1/20到1/30个半音,这等于能在钢琴的两个相邻的白键之间辨出20至30中间音来”。当然,对于音色的敏感度这是和先天的遗传及后天的培养有着密切关联,老师在辅导学生时需让他们正确的了解到自己的耳朵对于音高的敏感程度,进行针对性听觉训练,对于学生们的要求也是依据他们自身情况而定。除了听觉上的“音乐审美”以外,还有视觉上的“音乐审美”;为什么在现在这个动动手指就能搜到任何类型音乐的互联网时代还有很多人会选择去听现场音乐会?第一,是因为现场的音乐给耳朵带来直接震撼力,而非通过第三方媒介所感受到的间接性“音乐”,即便是最先进的录音设备,也无法百分之百收录再还原当时的音质;第二,是因为视觉上的冲击,特别是在演奏高频率的音时网络视频不能够做到“音”与“演奏动作”的完美一致性,经常会出现已经听到了“音乐”,而演奏家的动作还停留在上一个小节的画面,而现场音乐会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作为听众能够看到演奏家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体会着他们的呼吸频率;第三,是因为现场环境的感染,演奏者们能够和听众进行音乐互动,听众之间也能互相受到情绪上的感染,而这些都是在网络视频中所不能感受到的。
二、审美与兴趣
从最早17世纪的巴洛克时期、18世纪的古典主义时期、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印象主义时期、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时期的音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欣赏人群。这是因为每个人都着各自不同的个性,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观”“社会观”“人生观”等,这些因素、兴趣都会直接导致他们所欣赏的音乐类型的不同,在郑茂平的《音乐教育心理学》中明确指出“一个人对音乐是否产生直接兴趣,决定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这种音乐必须和他已有的知识经验具有密切联系,如果这段旋律音乐审美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没有什么联系,不能理解它们,就一定不会产生直接兴趣;第二,这种音乐必须能够使人获得新的知识,获得某种启示或补充,其旧的一面,乐于被审美习惯所容纳,新的一面能激起审美探究心理,从而诱发音乐审美兴趣”。当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兴趣之后,就需要引导他们进行音乐审美体验,让他们有更直观的感受;在俞人豪所著的《音乐学概论》一书中提到“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听者与作品的认识关系有如下几种:(1)对作品的历史判断;(2)对体裁形式的判断;(3)对风格-技术的判断;(4)对作品表现的情感的概括性范畴及其变化的把握;(5)如果是标题音乐则还包括力图对它所提示的、所描写的课题的把握”。这些都是需要老师指导学生们提前做好资料收集的准备,在对音乐作品有了更深入的背景了解之后,就能够帮助他们体验到更深层次的音乐内涵;当学生们享受着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上释放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精神上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求,所以老师可以通过学生们所喜爱的音乐风格来判断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色彩。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音乐审美价值观对他们树立正确的艺术理想信念,促进他们的自由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音乐教育与审美意识
在袁善琦主编的《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一书中指出“音乐审美教育具有以下六大基本原则:第一,理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第二,情感性原则……”。而在这些原则之中对于音乐审美教材与教师的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层次的学生应该选择相对应的音乐教材,让学生对音乐审美具有正确的音乐理论知识;而教师作为传递音乐理论知识的媒介,需要对本职工作充满了教学热情,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一个具备高素质的教师还能更加全面的启发学生们的音乐创造性,这样的教师更懂得如何“因材施教”,同时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认识自己,感受到音乐的内在美,体会人性美,进而知道如何正确的抒发自己的音乐情感,从而将各自具备的音乐个性、音乐特点发挥至极致。
如同老师是传递音乐理论知识的媒介一般,钢琴演奏者则是传递音乐作品的媒介。每一位钢琴演奏者将自己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用自己的琴声诠释出来;作为听者,从演奏者传递出来的音乐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音乐是否带有“灵魂”、是否能够“扣人心弦”、是否能够让我们“深入其境”。当演奏者将我们带入他所呈现的音乐世界中时,作为听众我们与演奏者的呼吸起伏都会在无形中变成一致,随着他的情感波动时而忧伤、时而欢快、时而安静;这些情绪都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具象化”,当忧伤的旋律在耳旁奏起时,很容易就抓住了听众们的内心,让他们回想起过往的一些事情,情到深处时还会黯然落泪,如同于润洋所著的《音乐史论问题研究》一书中提到“一部音乐作品,一个呈现于听者面前的乐音结构体,尽管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其音响形式不会再变的本体,然而,就其‘意义或内涵这个层次而言,它也只是一个提供给欣赏者区理解的‘骨架,其中存在着许多具有不同潜在意义的‘未定点,有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听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去填充它,将它加以具体化”。
四、审美与钢琴教学
审美教育,应该是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基础性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在钢琴演奏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如何感受情感的美和体验声音的美。因此,钢琴教学中审美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如何掌握好钢琴乐曲的律动,乐曲的精髓——节奏。在钢琴教学中各种节奏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处理好节奏,让乐曲的律动更为突出,才能更完美的展现乐曲。
在钢琴教学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于在乐谱中所出现的休止符并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在演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休止符没有休满的情况,而休止符在整首音乐作品中占有非常主要的地位,也是属于整首音乐作品的一部分,缺少了休止符的作品也是不完整的。如同人说话需要换气一般,乐句之间也需要断句、需要呼吸;一旦没有给予休止符应有的时间,就会影响到整体感,会让听众觉得缺少了一块,如贝多芬《奏鸣曲OP2NO2》第二乐章,该乐章非常的富有诗意,主题具有高贵的内在美和寂静的期待之情,音乐进行不断的出现较多的休止符,使整个旋律线条连绵不断、宽广神怡。主要主题一开始小短句的十六分音符,平稳、安逸,紧接着八分音符的停顿和休止符,好像是温柔的呼吸,對遥远的请求和渴望,这个休止符一定要处理正确才能保持音乐美好的平衡。第53、54小节的连续休止符,表现得心情更加的迫切,每一个八分休止符都代表着一份渴求的情绪。
贝多芬《第十六号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开头部分,第三小节的休止符很多同学在弹奏的时候会直接休成八分音符,而事实上应该再多休一个十六分音符,就是这么一个十六分音符的休止符会让整体的效果被拖长了很多。一位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在演奏时,会让听众觉得即使在遇到休止符时,还能感受到那一颗颗的音在琴键上跳动。
在加强学生对休止符的重视同时,踏板的运用同样也十分重要。在约-霍夫曼所著的《论钢琴演奏》一书中指出“不管你是把踏板仅仅作为延长的手段,还是作为着色的工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它作为掩饰缺点的外衣”。在弹奏过程中学生在遇到一些比较难演奏或者快速跑动手指的时候总希望用踏板来掩盖演奏时的缺点,这是不对的,所以首先必须要让学生们正确的了解到踏板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在一开始的时候学生们对于踏板的踩放总是不能够掌握的很自如,会经常出现与音符同踩同放的情况,首先不管这首音乐作品是否需要踩放踏板,在弹奏时首先要将右脚放在延音踏板上,这是一个基本准备工作;部分同学喜欢将整只脚全部放在踏板上,这样的姿势是不正确的,只需要将脚的三分之一放在踏板上,在需要使用踏板的时候用前脚掌踩放即可;而在弹奏过程中大部分都要求使用“后踏板”,也就是音弹下以后踩踏板,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才会与音同时踩放踏板。等学生熟练掌握延迟踏板以后,可以在相同和声内轻抬前脚掌快速“半踩放”,所谓的“半踩放”就是不完全将踏板松开,只松到一半的位置再踩下,这样既保持了整段乐句的和声效果,又听起来让人觉得很“干净”,而不是“浑浊”。同时在这本书中还提到“踏板不仅仅是延长声音的工具,而且也是改变音色的工具”。在熟练掌握踏板的运用之后,就可以很“艺术地”运用踏板,也就是在一些乐曲中有时故意把一些明显不和谐的声音混合起来,作为表示一种特性的手段;又或者可以在演奏不同层次的力度时踩放踏板,则可以混合产生多种效果。而这所有的踩放踏板的标准还是取决于我们的“耳朵”——对于音乐的处理效果、对于音乐审美的基准。
作为艺术的一个种类,音乐是超越语言学领域的最佳代表。它传递信息,但并不通过语言中的那种代码,是完全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通过音乐作品、通过音乐演奏家、通过我们的听觉、视觉,音乐让我们感受到有一种“美”是无法用语言去形容的,只有你用心去感受;“音乐审美”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让人的内心世界感到满足。
参考文献:
[1]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于润洋.音乐美学文选[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3]于润洋.音乐史论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4]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5]袁善琦.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郑茂平.音乐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波]约-霍夫曼(李素心译).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