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四川羌族劳动歌音乐的艺术特色

2020-10-12 14:15黄涛
艺术评鉴 2020年17期
关键词:羌族类别

黄涛

摘要:羌族民间歌曲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积淀起来的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珍品,而流传于四川阿坝羌族地区的羌族劳动歌音乐,则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园地中盛开的一朵璀璨的艺术奇葩。本文通过对羌族劳动歌音乐进行归类分析与论述,从而使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风貌得以召示和展现,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羌族民间歌曲音乐的体裁提供一定的现存文本实例与理论研究基础。

关键词:羌族   劳动歌   类别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7-0040-05

羌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现今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和绵阳地区北川等地。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所用羌语属汉藏语系羌语支,无本民族文字,长期使用汉文。

“织布勒惹木”是茂县羌语对劳动歌的称谓,汶川方言称“日布谷勒察”,理县方言称“织布如”。它是生产劳动过程中用歌声来鼓舞劳动者生产热情,起指挥生产,协调动作,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作用的民歌。其类别主要有耕地歌、下种歌、除草歌、收割歌、打场歌、积肥歌、砍柴歌等。按不同工种,曲调可分为直接配合生产劳动节奏和仅伴随生产劳动演唱而并不配合劳动节奏两类。前者节奏明快活泼,情绪热烈红火,后者节奏自由舒展,曲调悠远流畅,无论前者或后者旋律均非常通俗上口,易学易记,类似汉族地区的劳动号子。不同之处只是旋律音调的呼号特征不如劳动号子那么显明,主要演唱形式是独唱、对唱或齐唱,而不是一领众和,从其反映的生活内容,音乐结构形式和表现风格等方面看,这类民歌似是羌民族由游牧转向农耕初期的产物。《礼记》郑注云:“古人劳动必讴歌,举大木者呼邪许。”羌族劳动歌歌词也正由类似“邪许”的“咳、嘞、哟、嗬、咿、哦、嗦”等衬词构成,贯穿于歌曲始终。它的形态至今仍保留着旋律简洁,节奏鲜明,结构短小,集体性强和紧密伴随生产劳动而生存等原始古朴的特点和风格。当今羌村山寨随处可闻其独特声韵,这个活跃在现实生活里的动态文化现象颇具考察和研究价值。

一、主论

(一)勒格咿次惹木

“勒格咿次惹木”是茂县羌语对耕地歌的称谓。汶川方言称作“麻咿里沙”。理县方言称作“恩勒如”,松潘羌语称作“哈拉”。是羌民们在地里用耕牛牵耙翻耕平整土地时演唱的劳动歌曲。这类歌有多种不同唱法,羌地各县各沟寨曲调又各不相同。其曲伴随整个劳动过程。在外耕地或收工回家路上吆喝耕牛时的曲调比较简单,曲长不超过二乐句,有的仅是一些短小歌腔的吟唱,音调忧戚苍凉,表现了耕地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愁苦。

羌族地区的地貌多高山深谷,适宜农作物种植的土地分布在高半山或河谷沿岸各地,田土条块分割,坡陡路险,由于这些地理环境的限制,过去羌民耕地只能用两条耕牛并排牵动一木犁或铧犁耕作。当地人俗称“二牛抬扛”或“二牛顶扛”。一人在前牵牛引领耕作路线,一人在后掌握犁耙,有些不需要精耕细作的作物在翻耖土地时即行下种,这时就由一人尾随掌犁人身后边耕地边点播或撒播种子,因此耕地歌往往是由犁耙手与牵牛者和下种人对唱,然后和腔,如此不断循环往复进行,歌曲音调简洁。对唱时节奏较自由,演唱气息较悠缓,和腔时则节奏短促有力,气息粗重。因这类劳动消耗体力较多,因而唱腔句式结构较短,使劳动者在劳动中得以喘息,以利于精力的调节和再度唤起演唱情绪。

歌曲有二人耕作时演唱的,也有三人耕作时演唱的。在耕地过程中当耕至土地尽头时需调头往回耕,这时如果掌犁者操纵不得力,耕牛往往不会一下子就走上正道,为使耕牛在调头转弯时顺利上路,犁耙手除操纵动作便捷外,还要以歌作为引导,经掌犁者对牛从小进行这样的训练和调教,牛一旦听见这熟悉的歌声,便会服服贴贴走上正道。故一头牛往往只听一个人使唤,若换个人操犁,牛会不服从控制。这种情形不仅羌地是这样,在农活中为什么犁耙手的工钱较高除这种劳动的辛苦程度和技术性强的因素外,恐怕就是犁耙手占有着耕牛操纵能力的因素相关。

流行在松潘县羌族地区的耕地歌“哈拉”,是在吆喝耕牛转弯调头时所唱。这是一种二声部民歌。由操犁者与前面牵牛人二人重唱,操犁者先起唱牵牛人随后跟唱,前后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操犁者先唱四个拍节,第二乐句先唱三个拍节,重唱时声部作衬腔式进行。而流行在茂县地区的耕地歌也颇具特色。这种二声部的民歌在茂县地区实属罕见。领和声部呈接应式的关系,上下互为穿插呼应。因劳动强度大,演唱腔节短促有力,音調似劳动时重浊呼吸,喘息声的音乐化和旋律化,使劳动者耕耘时的个人悲凉心境得以淋漓尽致的渲泄。

(二)皮撇格惹木

“皮撇格惹木”是茂县羌语对下种歌的称谓。汶川羌语称作“撇撇莎”,理县羌语称 “妥背如”。是各种农作物下种时演唱的民歌。这类歌在演唱中不需同劳动动作相配合,因此曲调节奏比较自由,歌词多系衬词,其中一些有一定含义内容的词因与衬词混同其间而难以译出。

(三)汉斯惹木

“汉斯惹木”是茂县羌语对除草歌的称谓。汶川羌语称“汉勒撒”。理县羌语称“西花拍拍如”。在对农作物进行中耕除草时演唱。中耕除草劳动是农活中十分辛苦的工种,一是从这种农事功动所进行的时间看,正值五六月份,天气酷热,睛雨多变。二是这个季节在过去是羌族贫穷地区生活最困苦之时,前年的粮食已吃完,新粮又未成熟,多少家庭口粮断炊,仅靠一些瓜菜杂食充饥,炎热的气候腹中饥肠辘辘,加上这样成天弯腰弓背的劳作,其辛劳艰苦的情形可想而知,此时往往需要演唱一些民歌来解除身体的疲劳和减轻精神上的愁苦,使不堪重负的心灵在歌声中得以抚慰和安宁。因此这类歌曲多具有旋律悠长,节奏比较自由,演唱情绪忧郁等特点。

(四)日古书惹木

“日古书惹木”是茂县羌语对收割歌的称谓。汶川羌语称“西哦成撒”,理县羌语称“日阿甩”。是各类粮食进行收割时演唱的歌曲。羌族聚居的多数地区由于气候原因一年只种一季,羌民们在通过一年的辛勤耕耘之后,终于盼来了收获的季节,他们怀着丰收的喜悦之情在土地上忙着收割,这时劳动虽然异常辛苦,但人们眼望累累的硕果,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所以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起活跃欢快的收割歌来表达他们此时此刻不平静的心绪。歌曲第一句多采用山歌的风格,由缓慢的速度,悠长的曲调唱出心中的激情,听来颇存精神焕发,扬眉吐气之感,其后则转为较快的具有舞蹈律动的八三拍演唱,更增添了热烈欢愉的气氛。

(五)尔喔达格惹木

“尔喔达格惹木”是茂县羌语对打场歌的称谓,汶川、理县称作“楚德”。是人工收打粮食时演唱的劳动歌。羌族地区在收割后需晒干脱粒的粮食作物主要有麦类(小麦、大麦、青稞、攸麦、燕麦),豆类(葫豆、豌豆、黄豆),玉米等。其中除玉米采用的脱粒方式比较特殊外,均是收割后经晒干再而进行脱粒。过去羌地的晒场多设于房顶。羌族的住房一般分为三层,下层为关拦各类家禽家畜之处,中层为生活起居和食宿用房,上层为库房,存放粮食和各类家具什物,再上面即是房顶,房顶的一半由木条、石片和粘土筑成平顶,用作晒坝打场,另一半盖有经堂和敞房,房顶四周构筑约半米高的低矮墙围,四周镶着白石,经堂排奉诸神灵位,供祈祷祭祀敞房堆放待脱粒的粮食和用具。脱粒时,由参加劳动的人面对面站成两排将晒干的粮食用木制连枷轮番进行拍打,使粮食子粒脱落。此时要演唱打粮食歌用以统一劳动动作的节奏,调节情绪,焕发劳动热情,演唱几乎全部采用对唱形式,由对立面的两组人一前一后进行复唱。有些歌比较殊的是上句是二拍子甲组演唱三小节,而经乙组复唱时则仅重复后两小节,使第一小节具有引腔的性质,但又同后两小节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乐句,下一对复唱句向下平行移动五度,由于将上句的前三拍紧缩成二拍来演唱,而出现了一个三拍子,使下句形成二和三的混合拍子,从而突破了前后两句的方整型结构,每段唱完在回复到开头演唱时有一种强弱拍倒置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这类歌虽经不断反复演唱而不感到平淡乏味,始终存有一种新鲜感的道理。

(六)包谷格尔惹木

“包谷格尔惹木”是羌语对收玉米时演唱的劳动歌曲的称呼。羌族地区地理气候条件适合玉米生长,种植玉米易于田间管理和收割,且产量和营养价值高,是羌民族喜爱的主食之一。因此,在羌地要数种植玉米的农活最多,故而在这类劳动中所产生的民歌也多,尤其是伴随收获玉米劳动所演唱的民歌更加丰富。每年秋收季节,羌民们在田间收成熟的玉米掰下来用背篓运回家时要演唱掰玉米歌,此歌是羌民们看见布谷鸟在兰天上飞翔,唱着悦耳动听的歌声时怀着丰收的喜悦心情,用八三拍子和流畅的旋律,歌唱吉祥鸟给他们带来了丰收的年景,给人间带来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在将掰好的玉米用背篓背运回家时要演唱背玉米歌。此类歌曲旋律富于歌唱性,节奏明快,表现羌民们怀着丰收的喜悦心情,迈着稳健的步伐,将玉米背运回家的情景。收玉米中有一道非常重要的,也是耗时最多的工序,就是在将玉米掰好背运回家后要将包裹玉米籽粒的壳皮去除,这道工序因是在有顶篷的敞房里进行,多在下雨天不能到野地劳动的时间进行,这时不分男女老幼都集中在一起做活,这样的农活因此比较轻松,除边做活边闲聊家常外,通常在这种场合要演唱撕玉米皮壳的歌。这种歌从体裁到内容都比较宽泛,体裁上除结合撕玉米皮这一特定场合演唱的劳动歌外,其它多种劳动歌曲或风格性体裁形式的歌种都可以演唱,内容几乎涉及到羌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在歌唱和想念家乡的民歌中隐约可见羌族在历史上演变的一些轨迹。歌中唱道他们的家乡原来居住在甘肃的武都,从中是否可以证明他们是从西北一带迁徙而来的呢?

在撕玉米皮歌中最多的还是表现日常生活,谈论男婚女嫁的内容。歌曲中反映姑娘在择偶时的矛盾心情,为怕找不到理想的人家而着难。

还有的这类民歌表现的是在劳动中进行对歌猜迷活动,一方面通过对歌相互间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同时又活跃了劳动气氛,打发枯燥单调的手工劳动生活。

(七)西居别惹木

“西居别惹木”为茂县羌语对背背子歌的称谓。汶川羌语“卡别格莎”,理县羌语称“西居木巴格”。羌族地区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原因,过去经济比较落后,当地除能生产吃穿所需的食粮和衣服外,相当一部分生活用品需从外地购进,当地盛产的皮毛、药材、水果也需运往内地。在20世纪50年代前这里不通公路,交通闭塞,运送货物多靠人力从这些山野小路和沿河栈道用一种被称为“背子”的木架来背运,在背运途中他们需演唱背背子歌来倾诉他们心中的积郁和痛苦,衷叹他们不幸的身世。其曲其情十分哀婉忧伤。

(八)黑里格惹木

“黑里格惹木”是茂縣羌语对积肥歌的称谓。汶川羌语称“余纳谷撒”,理县羌语称“日特如”。羌族地区适宜可耕种的土地多属山坡台地,宜于种植和生长的农作物皆为旱地作物。由于坡地水土容易流失,而使得土地贫瘠,当庄稼在下种时就需施用底肥,到了作物生长的中期则多数不再施追肥。施底肥方式不像汉族地区那样边下种边上肥,而是在冬天农闲时先在空闲着的地里将积来的肥分开堆码,经过燃烧,待春耕耖地中,用泥土拌匀成为底肥。过去羌地用作底肥的肥料均是农家肥,即以人畜粪便为主,兼有农作物稿秆和树木枯叶、蒿草等,每到冬季,人们冒着凛冽的寒风将积得的上述各种肥料用人力背至地里,这时有歌声伴随其间,这种歌称为背肥歌。

当天气进入秋冬季节,树叶干枯凋落时,羌族妇女们在一起将散落于山间树丛的枯枝败叶收集起来,放入粪池沤作绿肥,伴随其间所演唱的捞树叶歌气息悠长,富于歌唱性和抒情性,有些许山野小曲的特殊风味。

割蒿草沤肥也是在秋冬季节农闲时进行。山野荒坡上的蒿草经过春夏雨季生长已是枝繁叶茂,进入秋冬季节则慢慢枯萎,在枯萎之前正是收割来作为肥料的大好时机,这时羌民们用一种约两尺长的大型镰刀一边收割蒿草一边唱着歌表达他们欢快愉悦之情。

(九)斯察惹木

“斯察惹木”是茂县羌语对砍柴歌的称谓。汶川县羌语称作“西察撒”,理县羌语称“斯日国”,羌族大多地处高寒山区,他们生活用灶一般是在约一米余见方的灶塘时放一个三支脚的圆形铁架,厨房即是饭厅,又是客厅,晚上还可用作卧室,为了环境的洁净和取暖的需要,他们一般只以耐燃经烧的杂木柴用作燃料,而不兴燃烧粮食作物篙秆或枯枝败叶、蒿草等其它毛杂柴。鉴于此,羌民们各家各户在进入冬季之前需上山砍柴备足来年全年的生活用柴,砍柴的劳动生活既辛苦又寂寞,这时往往要演唱民歌来提神解闷。因此这种砍柴歌的演唱就几乎贯穿了劳动的全过程,包括上山途中,砍柴、捆柴、背柴下山等都有演唱。砍柴歌相当丰富,不同的曲调和唱法很多,内容具有即兴性,多是对自然景物的咏唱和当时劳动心情的感情抒发,音乐则具有山歌的某些特征。

(十)杜别朵格惹木

“杜别朵格惹木”是茂县羌语对伐木歌的稱谓,汶川、理县一带羌语称作“杜别斯国”,羌族的伐木歌主要在搬运木料时演唱。羌地因地势和气候的原因,成片山林多集中在河谷源头的高半山岭一带。且在避开烈日暴晒的背阴山面生长,人们在砍伐木材过程中一般不演唱成段的民歌,而仅有一些伴随伐木节奏动作的呼令和应声,待砍倒树木锯成原木后将木材撬动沿山坡沟槽滑至山崖脚下,然后再用粗绳把原木一头套住,另一头挎在肩头或腰间拖运回家,这时才演唱成套唱腔的拉木歌,拉木歌曲目丰富,各条河道沟谷村寨唱法也不尽相同,比如汶川县雁门乡一带的拉木歌,其曲有一般山野歌曲的特点,旋律舒展悠长,节奏铿锵有力,歌声粗犷豪放,演唱形式在一人时是独唱,二人以上就为领和或前后复唱的呼应形式,既具山歌体裁的抒情性,又有劳动号子体裁民歌的呼号特征,这类歌似是山歌与劳动号子类民歌融合的结果。

流行在茂县黑虎乡的拉木歌则体现了劳动号子体裁民歌的典型特征,旋律节奏均简单质朴,演唱气息短促有力,且采用一领一和的形式,曲调可根据搬运距离的长短自由地反复进行。

(十一)吆驴山歌

20世纪50年代以前,羌族地区没有一条公路,毛驴就成为过去时代的主要交通工具。那时,稍为富裕一点的人家均习养毛驴以驮运农牧生产和日常生活用品和多种器具,有的人家则专门饲养毛驴,常年在外,从事贩运活动靠吆喝毛驴驮脚为生。《吆驴山歌》就是在这种赶毛驴步行驮脚运货途中所唱。歌曲带有吟咏唱赞的性质,但其节拍和结构又突破了普通山歌的一般特征,节拍为非对衬性均整节拍,节奏活跃,律动性强,旋律的细部是有规则的律动运行,好似毛驴行脚时摇曳的步态,而从各乐句的整体看又具有山歌的韵味,这是由于节拍多变的自由性和各句尾较长的拖腔所至,音乐结构非常有个性,全曲由复叙性的三个乐段组成,第一段的上句3小节分两个乐逗,下句2小节不分乐逗,形成上长下短的句式,第二段上句与第一段上句相同,下句同采用加垛的手法将乐意进行扩充,使其成为3小节,这样使得第二段的上下句结构长度基本相同,从而求得上下句结构的平衡,第三段上句是第二段下句音乐材料的变化重复,只是前半句在保持原基本腔调的同时扩展了音区,第三段下句则又与第二段下句完全相同,形成合尾的效果。

(十二)打猎歌

羌民族常年生活在山高坡陡的山林地带,过去由于土地贫瘠,生产方式落后,土地多是广种薄收,每年收获的粮食不能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需求,因此,村寨里的青壮年常在农闲时节外出狩猎,获得的猎物除自家食用外,还可拿到集市上交易换回各种食物和日用品。另外,狩猎生活也是羌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生活方式,从其历史发展演进过程来看,羌族的先民早期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广阔地带过着狩猎和游牧生活,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的演进,从北方来到川西北的高山河谷地带定居下来,经济生活和生产方式从狩猎和游牧生活转变为从事农业耕耘,但狩猎和放牧生活活动并没有从此间断,而一直沿袭到当今社会,伴随这种劳动方式的民歌也就随之传唱保存至今,这类民歌的歌词所表现的内容真实地记录了这个民族早期的社会风貌,从音乐旋律中还可感受到历史的苍桑和悠远古朴的乐风,说明它是羌民族一种比较古老原始的民歌类型,其产生的年代也已相当久远。

(十三)织布歌

羌民族过去时代喜穿关头兰、红、黑三种前面颜色这基色调的衣服。服饰材料主要是山羊皮毛和棉麻制品,其中用羊毛制成衬衫和皮麻制成布衣均是在家里自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毛或皮麻用手工吊成毛线和麻线,再用一种被称作“机头”的简易工具编织成布料,再缝制成衣服,近代也有从附近汉地去买来棉花,经土法纺织成棉布的。用毛、麻材料制成的衣服为本色即用羊毛制成的衬衫有黑白两色。麻布为红色,而用棉花制成的布可以是自然色,也可经染织成靛兰色和黑色。不管制作衣服用何种材料,在加工过种中均要演唱一种“织布歌”的劳动歌曲,一类是较典型的劳动歌曲,能配合织布动作节奏演唱,曲中强弱顿挫分明的节拍,长短组合的简单节奏型,能很好地配合织布的劳动动作。曲调也仅在一个八度左右的音区内回旋,带有咏唱叙事的特点,以此调节劳动者的呼吸节奏和调动起劳动者的劳动热情。

另一类是具有歌谣体特征的“织布谣”,这种歌节奏多变,曲调在一个较宽的音域范围内上下起伏游动,表达了劳动者通过织布劳动即将穿上新衣时的欢娱心情。这类民歌在织布劳动中演唱时的速度比较中庸舒缓,富于歌唱性。而有的年青人则将此类曲调用在喜庆场合作为“锅庄舞曲”表演。这时演唱的速度较快,音乐情绪随之欢快活泼起来,使歌曲具有舞蹈性的律动特征和韵味。

(十四)采药歌

羌族地区盛产当归、黄芪、天麻、虫草、贝母、羌活、大黄、猪苓、党参等多种天然药材,这些名贵药材是大自然赐予羌族人民丰厚的生存资源和财富,是羌族人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每当药材收获季节,羌民们怀着丰收的企盼和喜悦,在三三两两集结起来邀约上山进行采集活动,围绕采集活动内容而演唱的采药歌便随之应运而生,比如挖贝母歌就是众多采药歌之一,歌中唱词是婚恋的内容。曲调则具有山歌的风格色彩,而节奏和结构的规整性,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等又有一种劳动歌曲的韵律和情趣。除外,此歌还可作为歌舞音乐在喜庆场合作载歌载舞的表演,从中实可见其民歌的广泛可塑性。

(十五)牧羊歌

羌族历史上原生活在我国北方,以善于牧羊而著称于世。当徙居现今住地而改事农耕后畜牧业仍源远流长地橙承袭下来,直到近代羌地的畜牧业还保留着两种主要的形式。一是在山岭较为平坦而水草丰茂的地方开辟牧场常年进行放牧活动,以牧业为生。二是分散饲养的家畜以早出晚归的形式,在距住地较近的高半山坡游牧,牧人多半是些老人或儿童。牧羊歌在音樂形式上较为复杂,曲中所表达的情绪也更加曲折委婉,民歌所具有的变异性特征在歌中也得以充分展现。另外牧羊歌在音乐风格上明显地受到周边藏族民歌的影响,歌中藏族民歌的旋律特征比较显明突出,这是因为藏羌两地放牧区域比较临界所致。

(十六)哦若勒

是一种在田间收割粮食时演唱的歌曲。收粮地中所有人均可加入演唱的队伍中。演唱此曲时分两组人轮流对唱,唱词一般为无具体含义内容的衬词。曲调旋律简朴,节奏富于律动性,音调土风味浓郁,和声色彩恬淡。音乐旋律进行受到些许藏族音乐的特色,歌曲节奏明快,表现了羌族劳动人民在丰收年景中的愉悦心情,上下声部旋律时分时合,和声音程多四度和八度,音响上略显清淡。

(十七)撒姆

是在劳动间歇中仅限于男声工人演唱的歌曲。曲体形式与旋律进行及其演唱风格特点与羌族山歌“尕罗”相近。但演唱“撒姆”有约定俗成的顺序,这主要体现在演唱时间上划分严格,上下午各唱不同的曲目,歌词一般无词意。

(十八)纳登秋

在收工或背粮回家时所唱,松潘热吾沟一带又称为“嘛吱”,用以祈求神灵保佑,除一组专用音调外,也可随兴致所起唱上几段“勒萨”助兴。音乐旋律格调活泼明快,表情轻松自然,演唱仍是多人组成的甲、乙两组反复对唱形式,歌词无词意。

二、结语

羌族在我国民族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羌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羌族劳动歌音乐,尤其是它的产生、传承、演变和发展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从其形式到内容,从思想性到艺术性,都无不真实地反映了羌族的历史生活习俗和社会风貌,表现了羌族人民独具一格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映衬着先辈们艺术创造的历史光辉。我们应总结羌族劳动歌音乐自身的独特规律,并结合当今时代和社会现实生活,使之在结构层次感、音乐形式美及艺术表现力等各方面更加斑斓丰富、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7.

[2]任乃强.羌族源流探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

[3]茂汶羌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茂汶羌族自治县概况[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羌族类别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李锦
坊茨即景
一起去图书馆吧
第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奖 (按获奖类别、企业音序排列)
简析基于概率预测的网络数学模型建构
选相纸 打照片
羌族人物线描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