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科技特派员制度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20-10-12 14:12朱光辉
中国市场 2020年26期
关键词:衔接现代农业新疆

[摘要]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提高科技服务质量有效衔接现代农业发展。新疆结合南疆、北疆特色农业产业,开展科技服务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了政府引导、多级协调、科技专家积极参与的科技服务体系,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欢迎。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现代农业;衔接;新疆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6.

1引言

以服务需求市场为导向,结合政府引导、创新服务模式,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推动农业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逐渐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衔接现代农业发展[1-2]。新疆政府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结合南疆、北疆特色农业产业开展科技服务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了政府引导、多级协调、科技专家积极参与的协作方式,深受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党的十八大以来,继续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攻坚要旨,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实现经济全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截至2018年底,全区拥有个人科技特派员8200名,法人科技特派员742个,活跃在13个地州的87个县市区。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服务领域覆盖了全区所有乡镇,涉及农业产业的方方面面,约90%以上的乡镇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

2 新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践

新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经验,以点到面逐渐扩展。自2002年6月自治区党委首次启动全区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联合组织部、农业农村厅以及科技厅、财政厅等13个职能部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有效衔接各地州科技服务事业发展。200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肯定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工作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试点工作扩大到吐鲁番市、巴州以及伊犁州等9个地州27个县市。到2017年自治区政府投入财政经费1775万元,实现全面覆盖27个贫困县市,带动1000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2018年再次增加财政投入经费2000万元,用于全部安排南疆四地州的22个深度贫困县,保障南疆地州如期决胜脱贫攻坚。

创新服务模式、优化结构,突出创新创业发展,协同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2009年至2017年,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工作重点由科技创业、科技服务并举向科技创新创业方向发展,重点支持科技创业,优先选聘创业型科技特派员,并给予大力政策扶持。主要成功经验有:一是,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项目在数量和经费上向由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的合作社、企业倾斜;二是,加大对创业链项目和创业贷款贴息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已获取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创业链的数目达到50个;三是,大力宣传创业型科技特派员的同时,组织专家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升科技特派员创业能力,培训学员的选派要求创业型科技特派员优先参加培训;四是,科技厅联合自治区团委共同开展农村青年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

多方协调,扶持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实体形成示范效应。通过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贷款贴息、创业链项目支持逐步扶持壮大了一批特派员领办创办的实体,在扶持政策上偏向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经费支持。创业项目经费一般2~5万元,贷款贴息几千元至十万元不等。创业链项目10~20万元。二是开展创业链评估工作。2013年8月,对2009—2011年认定并予以支持的25个创业链开展评估。评估工作总结了实施创业链的工作成效,但同时也发现了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是提出了具体措施,加快推进创业链建设。三是尝试联合同类型或同区域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联盟试点探索。强化企业与科研院所、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对接,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聚焦脱贫攻坚,强化人才支撑。顺应时代发展,结合南疆和北疆的实际,分段分期调整科技特派员的特色服务定位。自2016年至今,新疆共投入资金6000万元,按照科技人员选派精准、成果转化落地精准的原则,选聘责任心强、专业对口的1650名科技特派员深赴全区35个贫困县市开展科技服务,实现精准对接133个贫困村脱贫。科技特派员按照“一人一村”“一团多村”等多种形式,深入到基层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助力重点村特色产业发展。吐鲁番地区选拔45岁以下从事设施农业、农技推广、养殖、畜牧等专业的科技特派员,探索农村青年以科技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促增收的发展道路。和田地区将各村的团支部书记确定为科技特派员后续力量,在农村青年中大力开展沼气推广、科普工作。

3 新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思考

新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虽取得了较大成绩,但面对全区扶贫任务和自然条件限制,在新时期下科技特派员工作依旧任务重大。据不完全统计,科技特派员累计推广新技术1824项,引进新品种1925个,有553人领办、创办农业企业或组建经济合作组织以及专业协会,直接参与科技特派员项目农户近46万户,培训农民271万人次,安置劳动力就业人数达10.9万人。新时期需要提高认识、稳定政策、补充财政投入等方面需求突破和创新,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有效衔接现代农业发展、如期实现小康[3]。

丰富科技特派员经费投入渠道,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的市场化道路。目前的科技服务成效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如何基于政策性金融产品支持的基础上,吸纳全社会人才、引入社会资本转向农村,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是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特派员创业投融的重要动力,也是科技服务市场改革的关键[2]。

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高效推进各级科技管理。由于部分科技服务的成效难以短期显现,导致地方部分单位领导思想懈怠,不够重视培养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因此需要依托各级政府和重点牵头单位,在科技特派员开展农村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协助解决实际遇到的组织协调难等问题,实现“对接有需求、行动有组织、帮扶有成效”的目标[3]。

重视基层科技服务管理,完善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政策。基层科技管理是特派员制度的薄弱点,但却是落实农业科技服务的关键,直接决定农业科技服务的推广效果。目前,全区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力量有所弱化,面临着人员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基层的深入实施。借鉴学习先进省份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加快出台政策文件,完善科技特派员选派、服务管理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加强表彰宣传,健全科技特派员基本保障体系。收集各地州典型事例整理出版宣传图册,引导正确社会价值导向,鼓励更多专业人才参与科技服务推广。对具有突出贡献的科技特派员及团队、组织管理机构,每年定期举办交流会、给予表彰奖励。部分科技特派员仍属于无偿服务,导致科技特派员和基层农民之间的契合点并不多,影响了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健全利益共享机制是保障科技服务有效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袁茂, 杜晨杰,杨华,等. 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与产教融合的关系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 2017.

[2]姜靖,刘永功.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践与创新——以浙江省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19,37(2):89-92.

[3]尹希果,刘欢.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科技特派员胜任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16).

[作者简介]朱光辉(1983—),男,汉族,河南项城人,副研究员,本科,研究方向:农业科技管理与技术转移。

猜你喜欢
衔接现代农业新疆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