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0年初,全国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为防控疫情,实行交通管制,民众不外出避免聚集,餐饮门店、菜市场的客流稀疏,大量店铺陆续关停。此时,几乎零接触的网上购物方式已然是民众更佳的选择。而需求激增、商品良莠不齐、物流受阻、生鲜供应链上游的农户和地方产业带与商家联系不紧密等问题相继涌现,生鲜产品的销售面临严峻挑战。
关键词:疫情;生鲜电商;物流
一、发展规模
生鲜电商早在2005就开始起步了,发展势头逐渐平稳至2012年时止步。基于并购等商业操作,生鲜电商在2013年时步入了第二次的快速发展阶段。从2019年开始,生鲜新零售电商发展渐渐趋于“平静”,经常出现很多中小型生鲜电子商务公司减小规模、关门和融资失败以及终止服务等不良消息。电商的领导者盒马鲜生第一次在苏州进行关店,盒马的解释为:“经营策略的更改”。长期处于火热状态的呆萝卜和吉及鲜因为资金不足,现金流中断,同样被迫关门。由下图可知,即使生鲜电商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且在2013年的迅速发展之后市场交易规模有所放缓,但生鲜电商市场交易的总量仍持续上升,2018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的交易量大于2000亿元,2019年达到了3000亿元。
2020年农历新年因为新冠肺炎的侵袭,闭门不出变成了众多国民的生活日常。而近年互联网技术的良好发展,网上购物、外卖的愈发便利,使人们的消费需要也越来越多。生鲜消费的报表可知,春节期间的生鲜电商软件平均每天的活跃人数超过一千万,而春节过后的两周内活跃人数更是超过1200万。
二、经营模式
1.“到店+到家”结合模式
“到店+到家”综合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店仓统一”,服务店面四周三公里范围之内的消费人群,购买者能够选取去门店消费以及送货上门,永辉超市、盒马鲜生、京东和家乐福是此模式的典型代表。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临近消费者,门店可以实现30分钟上门的极速配送。并且,盒马鲜生和超级物种等门店可以线上购买加工处理生鲜产品的服务,尽力降低生鲜产品的损耗程度
2.平台模式
平台模式是将平台当成第三方企业,同线下的商超、零售店等进行整合,选择一二线的城市为主要业务地点,服务范围在周边3000米之内,快递时间在两小时之内,为消费者提供运送至家的服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是京东到家以及美团外卖等。
平台模式能够进行规模运营,展现品牌特效,自身带有流量热点,再辅助物流配送效率的逐步提高,消费者生鲜购买的体验感将更好。并且,整体的电商平台具有较强的大数据运算能力,能够于线下店面仓库的选址、使用者的消费的分析和供应链的完善上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同线下商家的联合中,平台不能很严格掌控好产品的质量。
3.到柜自提
到柜自提的模式是指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下单并完成付款后,物流人员基于消费者要求的时间范围把生鲜产品运送到小区的自提柜中,食行生鲜公司等为典型代表。在新冠肺炎疫情环境下,凭借此方法能够减少人员的聚集,有效降低了物流人员和购买人员的感染风险。
三、生鲜电商危险机遇并存
1.生鲜电商危险
在2005年生鲜电商行业首次快速发展,大量的创业人员加入之中,但不成熟的资本市场风起云涌,行业资源开始朝着大公司聚集,众多中小型的生鲜电子商务公司都被迫倒闭。2019年,生鲜电子商务领域又一次出现了危机,呆萝卜以及妙生活等很多公司相继进行关门、停业、裁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打破了人们固有的消费形式。很多生鲜电商平台不用进行大范围的营销推广,就有了使用者数量大量增加、订单数量大幅增长以及交易额持续增加。此机遇下,生鲜电商行业迎来了又一次发展。虽然生鲜电商行业外在表现良好,但行业危机并未解决。
(1)盲目扩张,容易造成库存积压
“抢菜大战”让生鲜蔬菜等成为了生鲜电子商务的热点,吸引百果园、中石化以及鲜奶企业等加入卖菜领域之中。迅速开店以及采购大量蔬菜,致使大量库存生鲜积压、质量下降,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打折销售。此举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感受,存在流失用户的可能性。当下的生鲜电商是“宠儿”,入局者多且竞争很大,在没有品牌和质量保障下,很难被消费者认可,生鲜蔬菜销售面临严峻挑战。
(2)短期增量,客户满意度难保证
由于交通等方面的疫情防控,难以买到日常必需的谷物、米、油、面、蔬菜等食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即使在拥有许多便利店的一線城市,生鲜平台仍成为多数人的第一选择。疫情期间,短期内食品市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和其他地方的需求迅速转移到了生鲜电子商务平台,出现了关于订单激增,营业额翻倍以及用户使用时间激增的难题。但是,订单量的增加、商品的质量下滑以及价格上涨使得客户体验好感将不可避免地降低。
第一,在订单激增的同时,往往极易导致产品质量的降低。在谷物、米、油、面、蔬菜瓜果等商品中,蔬菜瓜果是最难大量存储的。对于消费者,即便很难买到蔬菜瓜果,也不会降低其质量要求。但是,平台上消费者需求增加、冷链物流和仓储等处理能力不足,很难确保和确认生鲜商品的质量。第二,平台更关注的是交付效率而非产品质量。在“无论如何也不担心销售”的情况下,某些平台甚至不再关心产品质量,甚至不再注重用户的反馈。
(3)物流及配送时效面临大考
制约生鲜食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就是供应链的不畅通,冷链仓配不完善,源头产业链仍然薄弱。在物流配送需求激增的疫情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第一,蔬菜供应不足。“封闭城市”正在进行,农地大棚里没有蔬菜的销售渠道,在电商平台上也无法及时获得蔬菜货物供应。打开绿色通道虽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蔬菜仍然有囤积的现象,供应链不畅通,出现了“找菜难”和“抢菜战”等情况。第二,冷链仓配不完善。蔬菜尤其是多叶蔬菜不易保存,冷链仓配是延长保质期的有效方法。但是冷藏车所需的制冷机、燃油、电费都很昂贵,其运营成本是普通车的3倍,冷链仓配成本较高,生产者和消费者支付意愿低,其对于利润较低的生鲜电商公司无疑又是一大挑战。
(4)疫情后用户流失隐患
根据202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76.5%,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6.2%,普及率逐步递增。网购用户占网民总数的75%,电子商务的消费习惯已经普遍形成。基于下沉市场的出色表现,非特殊时期的电商平台的新增用户易成为长久消费群体。在防疫的特殊时期,平台订单数和交易数的增长大部分受益于疫情期间的临时用户,平台购物的群体数量增长是非常有限的。现在,各行各业已逐步复工,线下食品市场、购物中心和超级市场也逐渐开放,这意味着原本突然转移到生鲜食品电子商务的流量已开始恢复为脱机状态,生鲜食品电子商务业务已被取消。根据奇麦网站的数据,自2020年2月16日起,App Store總列表的免费列表中的Dingdong Maicai和Daily Youxian一直在下降,它们的排名甚至低于2020年过年之前,随着用户体验下降和需求的减少,生鲜电商平台应考虑下一个生存问题。
2.生鲜电商的机遇
(1)强大的政策支持,加速供应链短板破解
2020年我国中央政府的一号文件中表示:“打造农产品的储存保鲜冷链物流硬件设施的建设项目。提升关于生鲜产品的冷链物流的整体设计以及分级设置以及准则的确定。”使用中央的资金进行投资,扶持和创建一些标杆的冷链物流基地。国家帮助农户、乡镇合作社以及快递公司和产业孵化公司等创建生鲜出产地点的打包、存储、快递、加工等,关于在农村打造的保鲜存储的设备等使用电能按照日常的电费标准,生鲜电子商务需要跟紧国家的政策待遇,迅速落实冷链系统的搭建,尤其是规模很大的电子商务平台、物流平台公司,以及能够创建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以及社会的服务的组织等,给生鲜电子商务打开便捷通道。
(2)疫情下的“用工荒”,加速模式创新
在疫情防控期间,生鲜电子商务是确保居民正常生活的关键,于生产、售卖、运输的各个环节,任何一家的生鲜电子商务公司都要做好消毒杀菌等工作,但工作过程中,出现人员不充足、“用工难”的状况。与此同时,有其他公司特别是餐饮方面的公司,关门停业时间最长,工人都在待业。针对以上矛盾的状况,盒马鲜生二月份就开始了第一次尝试“共享员工”的形式,自此有大量的生鲜电子商务公司采用此方法,于相应的程度上降低了餐饮行业的损失。盒马鲜生、西贝和云海肴等公司实行“共享员工”,叮咚买菜同十多家餐饮公司联合,帮忙提供了一千多个员工的岗位。生鲜电商行业加速模式创新,恰当地调整了配备资源,合理地分配了人力资源,向其他产业提供了紧急形势下的有力支撑。
四、农企农户如何起步发力
1.运营模式进一步创新
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生鲜平台订单数量的大幅提升,使生鲜电子商务与众不同的运营架构的优缺点都明显体现。曾经流行一时的“前置仓”的办法虽然在投入中便于落实,可是因为效率低下、盈利困难所以不被使用。日后社区团购的形式会变成模式创新的风向标,并且,盒马生鲜的首席执行官表示盒马 mini会变成生鲜电商的最终形式。
在这个信息公开透明的互联网阶段,80后已正式变成生鲜电子商务消费的主力军,购买者在消费层面上具有很大的主动权,消费内容发生重大改变,消费内容被逐步细化的同时,还要满足个性化的需要。自2017年开始,“无人零售起步发展”,“无人货架的开始出现”、“无人超市逐渐落地”的信息越来越多,无人的零售以及无人的货架也将会变成重要的发展方向。
2.实行标准化仓储和运输
生鲜产品的种类繁多,保鲜的时间很短,储存难、易耗损,使得生鲜的电子商务获利很低。仓储的管控成为降低损耗状况的核心,凭借科学数字化的管理针对仓储管理进行,创新仓储模式,把损耗降低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中,进而实现盈利的目的。当下,生鲜行业具有线下店面以及商超结合等创新的仓储形式,而在日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过程中,商品的种类以及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仓储的管理模式同样需要吸收学习新的技术以及理念进行不断的优化。
物流配送的状况很大比例能影响生鲜产品的新鲜状况,但生鲜配送自始至终都是物流行业的困难之处。大量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冷鲜的肉类等货物,关于保鲜需要的温度等存储条件都是不一致的。若选取的物流于生鲜冷链配送阶段不能满足要求,就会影响生鲜的质量、造成产品耗损率高等情况。所以,农业从事人员和企业要同有能力的物流快递合作,如此才能保证农产品在“最后一公里”配送中损耗率最小。
3.售后服务要跟上
针对生鲜电子商务来说,售后服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当下,生鲜电子商务在运营的过程中所需成本较高,还会经常出现用户接收到的产品良莠不齐、货图不符等状况。尤其在疫情期间,出于各种的原因,生鲜电商产品无法达到客户的需求的情况更甚。当消费者在收到货物后发现质量问题,线下的沟通会难以进行,大多都是在线上完成,而即使和客服沟通也难以获得令人满意解决方案。身为生鲜产品生产方的从业人员以及企业都不能推卸售后服务的责任,需要积极配合电商平台,迅速地进行售后服务,帮助消费人员处理遇到的问题,确保消费者的再次购买率。
五、结语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多数生鲜电商公司的交易量迅速增长,但短时间的增长并不能决定长期的发展,在这之中所展现客户的购买特点的养成、生鲜生产者的技术提升、高质量的生鲜产品运输等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一方面,生鲜农产品是生存所必须的刚性物资,实行疫情防控之前的生鲜电商的主要使用者是年轻人,而购买生鲜的主要群体都是家庭妇女和老年人群,其购买生鲜更倾向于超市选购,但是此次疫情的出现使很多使用者优先选择使用生鲜电商平台。在此期间,若使用者了解到生鲜电子商务的优点并有良好的购物体验,他们则会转变成生鲜电子商务的忠实使用者,同时生鲜电子商务也可以抓住此次机会,打破以前难以逾越的使用者鸿沟。另一方面,生鲜电子商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最初的曲折发展到现在成为疫情期间民众的生鲜采购的主要手段,能不能抓住机遇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创建好“线上线下物流”整合的生态链。此时就离不开电商平台、物流的配送以及生鲜生产人员各单位各尽其责,完善整个链条的各环节,提高效率,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生鲜电商的高速发展也需要农业公司科学分析顾客消费需求、农民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生产出高质量的生鲜产品,提升购买人群的粘度,实现生鲜电子商务的生态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王成荣.常态和疫情下社区生鲜电商的盈利模型比较研究[J].物流技术,2020,3906:20-24+29.
[2]何婷,侯汉平,杨建亮.疫情背景下生鲜电商企业车辆路径优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1607:183-188.
[3]程实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高欣弘工银国际宏观经济分析师.疫情的长期影响:数字经济加速进化、重心下沉[N].第一财经日报,2020-02-25A11.
[4]张宇.疫情下的“抢菜大战”,生鲜电商将迎来新风口?[N].电脑报,2020-02-17004.
[5]特约评论员李宏.疫情促增“到家”业务“共享员工”何乐不为[N].现代物流报,2020-02-24A01.
[6]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秘书长邹国华.后疫情下水产品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N].中国渔业报,2020-07-06003.
作者简介:周学文,女,汉族,籍贯:江苏连云港,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专业:会计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