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财 安鲁 李甲贵 王亚宾 房玉林
[摘 要] 课程理念是建构课程体系的内在驱动力,是教与学多维空间互动下新引擎。课程总体理念是课程同化的灵魂,各章理念是课程顺化的课程目的。研究内化于心的“学习动力”,外化于行的“育人机制”,制定了课程生本的理念体系,并提炼了实践成果:(1)重构课程理念同化和顺应的互动机制;(2)构建以产品质量-从业者责任-社会共治为主线的课程理念生本体系;(3)建立“兴趣-激励-考核”为多维教学互动方式。通过主动性、内化性、创新性的多维空间,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指导或参考。
[关键词] 课程理念;多维空间;生本体系;互动机制;教学方式
[基金项目] 2017年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多维联动下课程教学创新空间构建与实践”(JY1702029)
[作者简介] 楊和财(1973—),男,陕西丹凤人,学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葡萄酒产业经济研究;房玉林(1973—),男,河南商丘人,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葡萄与葡萄酒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F40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8-0222-02 [收稿日期] 2020-03-23
一、课程理念的意义
课程理念是明确课程目的的动机之源,是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生本课程建设的粘接剂[1]。全程多维互动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教与学的重要突破点,但全程多维互动教学是对互动教学的全新概念。本人认为教与学隔离是主体主动性不均衡、不充分,“和”是教与学是主体主动、创新的平衡点,课程理念是打破二元对立、建立和而不同的新引擎,建立多维的教学空间,以课程理念得到认可为基础,拉近了教师与学生、课程任务与学习任务的距离,提高大学生课程理念视域下的学生求知欲和创新动力。
二、“葡萄酒标准与法规”课程理念体系
(一)课程总理念:饮用以安全为先导,安全以质量为根本。
从人类健康上,饮用以安全为先导。食品质量安全大如天,要以“让每个人都吃到健康食品”为使命,产品必须遵循安全、优质、高营养、无污染的理念。葡萄酒质量以标准为基础,以质量合格为根本要求,推行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上推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通过产品检测、检查、监督等行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质量健康与可靠。
(二)分章的课程理念
1.从葡萄酒品质上,质量以科技为支撑。高质量是产品理念的本质要求。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聚焦行业热点、前沿,从葡萄选育、栽培、酿造、设备、辅料(加工助剂)投入等为关键点,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关键技术,制定满足技术要求的准则和标准,建立葡萄酒科技支撑体系,实现葡萄酒全过程技术标准化,生产规范化,质量安全化,生产清洁化。
2.从生态风土依托上,质量以产地为特色。葡萄酒质量取决于葡萄原料,葡萄原料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气候、土壤、海拔、坡向等风土条件,适宜酿酒葡萄生长的产地风土条件,才能酿造出具有附加值的地理特征的区域化、等级化、专业化的地域特色产品。
3.从产品标识上,质量以标签为明示。产品标签不仅只是传达的信息,更是让最终用户对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葡萄酒内容要科学、真实、准确,明示内容起到了介绍产品、指导消费的作用,又明示了“谁生产、谁负责”权利与义务关系。
4.从全程控制上,质量以认证为提升。国家推行产品认证作为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企业围绕环境、人员、材料、设备、工序、管理等关键点,通过标准、文件、规章、法规构建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体系、绿色体系、食品安全预防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的全程认证框架,并以认证为第三方监控下生产、流通与消费,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可持续改良、革新的发展空间。
5.从市场监管上,质量以诚实为本分。葡萄酒是满足人类健康的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精一水”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葡萄酒行业质疑安全性,行业呼吁生产经营者要以诚信为本,只有诚实,才是企业的“黄金”,生产自律,得到消费者和社会认可,才能促进自身持续发展。
6.从市场秩序上,质量以法律为依据。市场竞争秩序是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必须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国家监督市场体系。生产者,面对国家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消费者监督等社会共治下,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三、实践创新
(一)重构课程理念同化和顺应的互动机制
从课程理念上,教师与学生的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要取向一致,在心理上要共鸣,这是重构教学机制的境界。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内化则是指抽象的概念和规则的习得过程。皮亚杰认为,人的任何外部刺激影响“同化”和“顺应”机制调节[2]。《法规》课程理念以安为天,这是教师和学生“同化”基点,教师以“民以食为先”丰富和加强已有的食品安全思维倾向,教学引领学生。学生以安为天,将外在食品安全的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相互补充、丰富和外化,形成师生了共济性同化的共同体。顺应机制是解决“双方所需”的机制。教师所需是学生主动学习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意愿、“为”及“不为”的法律行为。学生所需是教师食品专业化知识、专业经验。这两种所需机制是一个由外到内、由内至外的转变过程[8],在同化理念引领下,学生内化为顺应学习行为。内化是顺应的基础,顺应是新理念的践行。
(二)构建以产品—从业者—社会共治为主线的课程理念生本体系。
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互动起点,课程生成是转化的关键。课程构建以产品-从业者-社会共为主线的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生本的课程体系[3]。生本课程体系分基础层、拓展层和延伸层。生本基础提出葡萄酒“三观”教学理念,产品质量必须符合产品标准的质量观,产品卫生必须实现全程无污染、无变质的卫生观,产品安全必须产品内在成份、设备、工序、物料等危险性必须消除或控制在安全水平的安全观。拓宽层以课程内化转化为外化,提出实现葡萄酒生产标准化、产品安全化、市场规范化。延伸层以产品安全延伸到法规法律层面,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按照以诚实为根本、以法律为规制,提出“三规”(行业规制化、流通规范化、社会规矩化)的教学目标,按照行业准入为自律,设计行业准入条件、生产许可化、良好操作规范化;从流通规范上,按照产品溯源为规则,设计产品抽查常态化、市场竞争正当化、市场监督抽查常态化;从社会规矩上,按照社会共治为准则,设计政府法制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化、产品质量责任化。
(三)建立“兴趣—激励—考核”为多维教学互动方式
课程以理念为导向,以成绩为激励手段,以多元为考核方式,打破单一考试成绩,建立“课间+课下+考试”的“三位一体”考核体系和互动机制[4]。课间以考勤、课间讨论及随堂考试的互动方式,考勤是教师记学生名字,讨论及随堂考试是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课下以五选一(课程论文、葡萄酒行业案例分析报告、葡萄酒行业现象分析报告、国外葡萄酒法规翻译、微课)的大作业,课程论文培养研究性为主,行业案例、行业现象报告培养整体和个案分析能力,翻译培养国际运用语言,微课培养想象力、表現力、制图能力,充分张扬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考试以闭卷或开卷为主,检查课程学习效果。通过课间+课下+考试模式创新多元的空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5],实现“教”“学”“能”融合一体多维互动空间。
参考文献
[1]冯长宏,周珂,袁秀莲.全课程育人:重建课程的生命价值[J].江苏教育,2018,(07):7-10.
[2]付安权.论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传统与变革[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0(02):64-69.
[3]卜玉华.课程理念的历史透视与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3):64-75.
[4]陶永胜,杨和财,房玉林.基于“三观”的葡萄酒法规课程教学模块设计[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05):9-11.
[5]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Concept System
—Taking "Wine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as an Example
YANG He-cai,AN Lu,LI Jia-gui,WANG Ya-bin,FANG Yu-lin
(College of Enology,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China)
Abstract:curriculum concept is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constructing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new engine of multi-dimensi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 overall concept of the curriculum is the soul of curriculum assimilation,and the concepts of each chapter are the curriculum purpose of curriculum homogenization.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internalization of the "learning motivation",externalization of the "education mechanism",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student-based concept is developed,the practical results are concluded:(1) re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concept of assimilation and adapt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2) construct the student-oriented system of curriculum concept with product quality,practitioner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co-governance as the main line.(3)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est - incentive - assessment" for the multi-dimensional teaching interactive way.It provides guidance or reference for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rough initiative,intern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curriculum concept;multi-dimensional space;student system;interactive mechanism; teaching 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