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鹏(宿迁中学初中部,江苏宿迁223800)
在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全国“大一统”的大格局下,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因人、因地、因时地对该课程进行有序、合理、熟练的创生,是保障和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所以,从这个必然要求的角度看,作为一种合理优化和科学整合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促使其更具深层内涵,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构合乎要求的道德与法治理念,最终更有效地实现教学意图的课程创生能力,应是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中创新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就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呈现方式和实现途径来说,道德与法治教师所应具备的课程创生能力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基本材料,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教学内容具有蓝图价值和活动指南作用。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能够深入解读教材,充分挖掘、筛选和提炼教材中的资料,努力实现教育教学价值最大化。众所周知,现行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设有“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运用你的经验”“方法与技能”等栏目,这些栏目所设计的思考问题和活动内容,绝大多数对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具有直接促进作用。教师要具备精挑细选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将它们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如在七年级教材下册的第90页上有这样一张表格:
?
表格最大的特点在于直观。教师如果能将这张表直接融入课堂教学,比教师单纯的知识讲授要省时省力且高效,学生也更能简单明了地比较出“法律”“道德”“校纪校规”三方面的不同与联系,更方便快捷、条理清晰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笔者在使用此表进行教学时,没有止于学生能够填出正确答案即可,而是更进一步地要求学生再将自己填写的表内信息,尝试用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由学生手脑并用填表再到口脑并用释表,等于让学生反复对教材知识进行联系、分析、归纳和概括,达到了具体形象思维训练和抽象思维训练的相统一,促进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同化、吸收和表达,同时也考查和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材提供的显性内容,还要能够在对教材进行深度分析、解读的基础上进行超越,挖掘出教材的隐性内容,深入而高效地实现所有课程素材都为学生建构知识、体验方法和熏陶情致而服务的目标。笔者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的教学设计时,没有拘泥于教材,在坚持尊重教材、用好教材的原则下和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教学重点内容进行了恰当的提炼和加工,明确“家的意味”包括三个方面内涵,分别是“爱”“教”和“孝”。同时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案例和学生的实际家庭状况充实教材内容,更新教材中的教学案例和素材。这种把教材内容化繁为简、变虚为实的课程创生方式,使得教学内容呈现更具体、更简洁、更实际,不仅让学生正确理解“家的意味”和“尽孝在当下”的道理,而且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从当下力所能及的小事去行孝。
在一定意义上说,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的实际进行教学,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命。为此,教师要能够始终关注学生需求,在教学中有机地注入时代和生活的“活水”——密切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引入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切实做到教学生活化,努力实现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创生目标之一的“生活教育”。在这项由“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的课程创生能力中,除了源于学生兴趣或真正困惑的问题情境创设能力、与时事热点相联系能力外,道德与法治教师更需要培养如下两方面能力。
一是挖掘与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能力。学生对生活实际的感受和认知,是理解、接受和活化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自己经历的事件和同龄人身上发生的一些感同身受的事例,都极具亲和力和说服力,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绪。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二框“情绪的管理”时,一位优秀的道德与法治老师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1)让学生交流生活经验:自己由于什么事产生过消极情绪?当时你产生了什么样的行为?(2)引导学生了解课本介绍的情绪调控方法,感受方法的可行性,获得成就感,从而认可和接受课本知识;(3)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消极情绪,师生共同找寻适合自己的调控方法,以达成课本理论应用于个人实际、活学活用知识的教学意图。
二是联系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如值我们宿迁市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之际,笔者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深入街道社区、工厂企业、机关团体,以“城市变迁”为主题进行调查采访,以“城市印象”为主题搜集整理图片影像资料,以“城市未来”为主题开展辩论演讲活动等。诸如此类主题鲜明、形式灵活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认识社会、服务于社会,不仅检验了学生所学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包括社会实践能力在内的多方面素质,更进一步认识、理解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理论和直观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成就,升华了爱国爱家乡与服务社会的积极情感和思想觉悟,素质教育效果显著。
小学“品德与生活”、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改名为“道德与法治”,其中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在一定意义上突出了“法治”地位和普法任务的重要性。但法学毕竟是一门专业性和严谨性较强的学科,现实中不少道德与法治教师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学知识储备和有效的法律教学方法,因而在教授有关法律知识内容时,往往只是依据教材照本宣科,致使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只能死记硬背,进而造成教师怕教、学生难学的局面。要改变此局面,道德与法治教师唯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丰富法律知识储备;二是创新法律教学方法。
在丰富法律知识储备方面。道德与法治教师一要系统了解我国法学基础理论和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因为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律教学内容涉及的法律门类较多、范围较广,除相关法学基础理论外,诸如《宪法》《民法典》《刑法》《诉讼法》等法律大都涉及。这就要求教师应全面学习和掌握有关法的本质、特征、作用以及法的制定和实施等基本原理,学习和掌握各种法律的适用范围、价值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二要突出重点,深入掌握如《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在教材内容中权重比例大且与学生生活实践高度相关的法律知识,全面熟悉与教材相关内容的法律条文及其应用。
在创新法律教学方法方面。除用好案例教学方法外,应强化情境设置、问题导向、协作学习的议题式教学,突出法律学习的实践价值。作为一种彰显和培养学生法治理性思维的教学方式,议题式教学等同于一种间接的法治参与途径。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能够将一些抽象的法律观点、条文转化为接近学生生活的法治案例,依据这些案例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提炼、确定不同的法治议题,引导学生围绕议题探究辩论,在此过程中培育学生法治意识,启迪学生法治思维,塑造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品格。
一些成语故事或名人事迹,如“一诺千金”“铁杵磨成针”“慎独‘四知’”等,道德与法治教材作为平面媒介只能用干巴巴的文字或简单的图片来引用和呈现,教师可以用学生喜欢的相关动画播放出来,以增强吸引力;对教材中引用的一些诗歌、名人演讲等内容,可以运用配乐诗朗诵或学生模拟演讲的形式开展,以增强感染力;对于教材所涉及的重大历史和时政事件,可以用声情并茂的影视资料呈现出来,这样可以活跃课堂,增强直观形象性;对于教材设计的一些对话情境,完全可以使用当堂即兴小品表演的方式,让不同学生随机展现自己的多样才情和智慧灵光;等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恰当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学媒体,并以此精心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有力地赋予教材内容以趣味和灵气,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活泼,从而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手段创生方面,熟练应用现代媒介技术的能力不可或缺。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所具备的信息传播、多感官呈现功能无可比拟,能够把学生引入一种全新的、多感官参与感知和探究的情境氛围中,既有助于学生突破“学习障碍”,化解教学难点,又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在情感认同和思维发展中升华思想境界。比如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呈现最新的时政视频资料,就能够增强学习主题的时代感、冲击力,更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把握和理解。另外,现代媒介技术更是课程资源创生、利用与交流、共享的重要平台。借助这个平台,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有效整合、随时储存新鲜而优质的教学资源,建立包括文本资源、图片资源、音视频资源等在内的教学资源库,轻松解决教学资源积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