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庆兰
水利工程建设单位长期在政府事业单位体制下运行,类型多、专业性强,因而在实践中出现了内控意识淡薄、缺乏监督、缺乏风险评估等问题。目前,水利工程建设单位按照国家和社会要求,逐渐从事业型单位向企业性质转变,针对水利项目业务特点,健全内部控制的全方位、深层次风险管理,促进发挥优化人力资源实际作用,保障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
内部控制体系是水利工程建设单位为确保经济活动效益、遵循法律法规、财务管控可靠性,通过调节、管理、制衡、督导等手段,全方位检查、制衡和调整水利项目业务活动的现代管理模式。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单位管理水平,保证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调节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强化对内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减少意外损失和提高防范风险能力,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完成如期目标从而获取最大化的利益。科学合理化的财务控制能通过对施工项目的资金使用预算进行规划和分析实现成本控制,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保障[1]。
目前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在立项、初步设计、资金筹措、招投标、合同订立、资金支付和竣工决算等各环节相对缺少较为规范的内部控制程序,使会计的管理、督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影响到具体工程项目的落实,也影响项目资金的正常使用。
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业务开展中又直接从事水利工程管理,是实行财务独立核算的公益性和生产经营性质管理单位,长期以来适用的财务各项规章制度较繁杂,财务管理制度、会计运行方式相互不同。财务收支活动涵盖内容不多,习惯听从上级指示办事,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并不严谨。尤其是还有些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还存在事、企不分,产权、事权不够清晰,使财务管理存在较大的困难,以及存在资产难以界定、会计核算较为复杂等客观问题,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利润分配制度等新时期改革存在滞后现象。
内部控制作为近几年刚刚推行的管理制度还未深入人心,存在领导不重视、工作人员不知晓的现象。一是内部控制还未建立有效的管理工作机制,牵头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业务不熟悉,尚未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内控规范实施方案。二是未能实施规范的工作流程,实践中未能识别业务风险,明确程序,完善流程,最终制定符合规范的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的经费来源,大多由政府拨款,相应的特殊性质,容易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管理阶层对存在“吃皇粮”现象缺乏风险意识,对各项风险熟视无睹,未能建立财务综合风险评估与有效应对机制。同时也存在着管理方面不专业、不重视的现象,侧重于费用支出审批和资金缴拨管理等基础性工作。除此之外,风险管理未依靠规章制度和专业知识,会计工作就是简单的记账、报账业务,通常采用上令下达的方式进行管理,缺乏敏感的财务信息收集能力,存在结果反映滞后、面临风险时应对措施不力的现象。
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控制制度不健全、控制措施不到位、控制活动执行不力等方面,存在执行面宽、核算粗放等现象。部分单位只是简单地以财会制度作为内控制度,所能控制的内容广度不够,尚未完善创建符合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特点和实际效应的内部相互制衡制度与措施,会计岗位第一责任制、收支审批财务制度、内部制约制度等相关财务会计制度有待落实。在控制措施方面,大部分单位未设置AB岗工作制,或AB岗设置不合理,或是多年未轮岗,或未实行强制休假制度。同时,会计人员往往只注重资金的拨付,而不关注项目评估、物资采购、招标投标、合同签订、事前预算的过程管理。最后,内部监督、审计工作不力,内审人员大多是兼职职工,更多依赖上级的行政监督,很难全面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基本建设管理制度逐渐完善,建设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已经趋于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学习成功企业的内控管理经验,加大内控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监管频率,规范单位管理行为。
有效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同步结合国家各类政策规定和单位实际水利建设项目特点,制定和落实水利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有效深化、有效改革、有效提升,搭建一个持续稳定、长期发展的内控机制。会计岗位的设立应当遵循高效、适用原则,与本单位其他管理部门相协调,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同时会计岗位人员的业务水准也需满足工程建设管理需要。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建设单位需要建立健全资金使用、审批及拨付管理制度,依据规章去建账以及设卡,实现资产监管的动态化,增强资产经营与管理[2]。
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进行财务会计风险评估预判时,应注重分析风险的多样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前预算编制时间,在财政未下达预算指标之前,提前分析、对比项目资金收支预算。预算编制工作必须始终有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财务人员要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充分论证,吸取水利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等多层次相关人员,听取采纳不同意见建议,制订合规、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案。资金方面,需要明确资金流向,进一步控制施工成本,正确评价风险点和风险大小,同时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工作,核心是检查水利工程资金拨付、具体使用,深度追踪问效资金的使用情况。
水利建设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属于单位综合管理工作内容,需要单位全员参与、全员具备内部控制的意识,共同仔细分析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共同论证、评估内控制度。配套对等的激励机制,组建高效专业的项目风险评估小组,覆盖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多方位融入各种业务和行政事项。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管理部门需要充分沟通协调,加大基层人员的管理参与程度,完善和落地风险定位、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工作流程,有效预判采取的相应财务管理措施。
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能够有效地促进内部控制在水利工程建设单位中顺利实施,并且合理保证单位实现战略目标。通过会计内部控制的财务手段,精准优化人力资源规划设计、配置、培训开发、薪酬福利、考核评价、劳动关系管理等多个模块监督和管理。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交流、考核等主要因素,分析内控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会计内部控制的制定与实施,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财务层面设置规划,统筹因岗设人,人岗匹配,用会计手段减少人力资源的成本,最大限度提高工程人员人力资源有效利用率,确保工程项目不同层级人力资源的效能和效率。
内部控制体系初步搭建培育后,仍需持续结合单位内外部环境的各种调整和变化,对单位初步形成的财务内控体制有效修改和完善,确保落实动态提升优化管理过程。会计人员需要具体参与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的概算和预算审定、招投标及签约等各个过程,融入水利工程施工的逐个环节,提高项目资金效力和单位运营管理水平[3]。工程建设完工后需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将工程项目从筹建期到竣工验收的全部资金支出真实、客观和全面地反映在会计核算报表中。制度设计上,应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建立监督、奖惩体系,审计监督全方位、全覆盖,不留死角,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针对基层水利建管单位在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强财务管理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建立畅通的内部控制体系,结合内外部实际情况,优化人力资源效能,有效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同时,科学分析水利建设单位内控制度的现状,探讨内控体系创建优化路径,搭建有效内控长效机制,并辅以规划有效的保障体系,确保应对新时期市场上各类变化所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