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学教学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态度的影响

2020-10-11 05:31刘青青苏红卫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营养学知晓率问卷

刘青青,杨 艳,苏红卫

(西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临床营养学是研究能量、营养素不足或过多导致的,与急、慢性疾病相关的营养和代谢改变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学科,包括营养治疗,食物过敏、不耐受和先天性代谢障碍[1]。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营养学对促进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临床工作人员能够掌握营养学知识,将对临床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蒋朱明等[2]对我国东、中、西部13个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收治的15 098名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发现,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2.0%,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5.5%。孔亚等[3]评估720例新入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状况后发现,营养缺乏型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的比例为8.3%和27.6%。研究显示,我国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患者发生医源性营养不良与临床医生营养知识储备不足、营养意识淡薄有关。因此,增加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营养知识储备,使其树立健康的营养治疗观对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临床营养学教学对学生营养知识、态度的影响,为加强临床营养学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级学生250人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在临床营养学课程教学前后进行调查。问卷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回收后对问卷进行复查并剔除无效问卷。

1.2 方法

1.2.1 教学实施 该课程包括基础营养、住院患者膳食、肠内肠外营养、营养与疾病等内容,采用集体授课、讨论和实验的方式,其中集体授课引入案例讨论教学法。教师课前根据课程内容精选案例,提前一周发布,学生对照教材查找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2.2 问卷设计 自行设计问卷,由营养学教研室教师参考各种资料,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经集体讨论、预调查、修改而成。具体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基础营养知识、临床营养知识、营养态度4部分。

1.2.3 统计学处理 运用Epidata 3.02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课前共250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4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0%;课后共120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1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7%。参与调查的学生性别构成见表1。课前和课后学生的性别构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课程前后参与调查的学生性别构成比较[n(%)]

2.2 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

2.2.1 课程前后学生营养知识得分情况(见表2)营养知识满分为100分,其中基础营养部分有10小题,共50分;临床营养部分有12小题,共50分。课后,学生基础营养知识得分、临床营养知识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课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 3。

由表3可见,课后,学生总分及各部分的及格率和优秀率较课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表2 课程前后学生营养知识得分比较(±s,分)

表2 课程前后学生营养知识得分比较(±s,分)

课前P基础营养知识临床营养知识总分项目 课后42.89±4.85 37.65±7.56 80.55±10.04 32.50±7.55 27.18±7.03 59.69±11.78 χ2值13.521 12.513 16.396<0.001<0.001<0.001

表3 课程前后学生营养知识及格与优秀情况比较[n(%)]

2.2.2 学生基础营养知识知晓情况(见表4) 课后,学生基础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课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该多吃哪些食品”和“与大豆及其制品有关的正确说法”两题,课前、课后正确率均较低。

表4 课程前后学生基础营养知识知晓情况[n(%)]

2.2.3 学生临床营养知识知晓情况(见表5) 由表5可见,除课程前后“营养成为临床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痛风患者应注意限制摄入量的食物成分”问题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或P<0.001),其余各项知识的知晓率课后均高于课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注意的是,“判断中心性肥胖最常用的指标”和“糖尿病患者膳食控制总原则”两题,尽管通过学习临床营养学课程知晓率有所提高,但依然偏低。此外,“增加恶性肿瘤发生危险的食物”问题的正确率也较低。

表5 课程前后学生临床营养知识知晓情况比较[n(%)]

2.3 学生对营养的态度(见表6)

对于日常饮食搭配的重视程度,多数学生课前为中度重视,很重视日常饮食搭配的人较少;课后,多数学生的态度仍为中度重视,但很重视的学生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6。大多数学生愿意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且课后愿意改变饮食习惯的学生比例高于课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7。

3 讨论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是未来的临床医生,树立正确的临床营养观念、掌握足够的临床营养知识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促进自身健康,也有利于其毕业后从事临床、教育、科研工作,提高综合医疗水平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4]。学生毕业后走上临床工作岗位,拥有丰富的营养学知识,有助于其对患者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其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还会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等人群[5-7]。

3.1 学习临床营养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课前学生对基础营养和临床营养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临床营养知识得分低于基础营养知识得分,可能是因为三年级学生还未接触临床,缺乏实践经验。课后,学生基础营养和临床营养知识得分均有所提高,营养知识总分优秀率从课前的2.9%提高到60.3%,说明临床营养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

3.2 部分营养知识的学习仍需加强

虽然课程教学提高了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但学生对一些基础的、重要的营养知识掌握得仍不全面。基础营养知识部分的两道多选题“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该多吃哪些食品”“大豆及其制品有关的正确说法”知晓率偏低;临床营养知识部分的“判断中心性肥胖最常用的指标”“糖尿病患者膳食控制总原则”,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知晓率都不高,说明尽管学生学习了临床营养学课程,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所提高,但仍偏低。

3.3 临床营养学教学改变了学生营养态度

掌握营养知识与学生对营养的重视程度和树立正确营养观念是相辅相成的。调查显示,课后学生对饮食搭配的重视程度和改变不合理饮食习惯的意愿较课前变化明显,说明临床营养学教学对学生转变营养态度有积极影响,与杨艳等的研究结果[8-9]一致。

3.4 展望

自2009年卫生部下发《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以来,国内临床营养学科得到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临床工作中对临床营养学知识的需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探索有效的临床营养学教学模式。李卫敏等[10]将翻转课堂应用于临床营养学教学,并与项目教学法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代佳佳等[11]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借助“课题派”App实现临床营养学互联网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刘硒碲[12]在进修生的临床营养学带教中采用病例分析法,培养进修生以病例为导向的临床思维,提高其综合素质。教学方法的改进可以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变为实际行动,因此,今后还应当对临床营养学教学方法继续探索。

猜你喜欢
营养学知晓率问卷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漫谈大学生营养学普及
医学院校本科的营养学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运动营养学与心理学的密切关系
Rapid and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eomycin Residues in Milk*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