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常美
一、巧妙设计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设计巧妙问题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打破固有思维,在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与排列组合后,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小学数学老师通过设计巧妙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才能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中。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创新点,引导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和多个层次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小学生借助数字1、9、8三个数字进行组数比赛,让学生们发散思维动脑筋去尽可能多的用这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数字。按照传统的想法和思维,学生们可能组出的数字有19、18、98、91、81、89、198等,但是教师要鼓励学生们要打破这种固有的思维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比如只需要将数字9颠倒过来就会变成6,所以组成数字又能够增加很多个。学生们在数学老师的引导下从基础的数学知识理论上出发并对传统的学习模式和思维方式进行更新,从而创造出更加新颖和独特并且对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具有很大提升作用的数学学习方法。
二、開发逆向思维能力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按照正向思维的方式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是数学学科是讲究逻辑性的学科,学生如果具备了逆向思维能力并与正向思维能力相结合,就能够更加顺利且高效地完成解题活动。有些数学问题通过正向思维容易“钻牛角尖”并走入一个“死胡同”,既费时费力又不能够解决完毕得到问题的答案,但是一旦通过逆向思维就能很快能够找到问题的关键,既能够节省时间又能够让小学生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小学数学中的逆向思维培养主要体现在对解题过程和题目题干的分析上,学生仔细分析题干并仔细体会题干的主要意思,通过推理、演示或者倒推的方式来迅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答案。通过培养学生们的逆向思维,能够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利用教材中和习题中的教学知识来配合解决问题。例如在数学应用题中,小明手中的钱加上30元在除以4,之后乘5再减去20元等于80元,请问小明手里有多少元钱?针对这个问题的解题过程,大多数学生如果采用正向思维完全按照加减乘除的方式来进行的话,就会加大解题难度且容易出现计算错误,然而如果采用逆向思维倒推的话就很容易得出问题的答案,既省时省力又能够提高答案的准确度。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要强调学科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性以及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当从生活中发掘数学原理并将数学难题以生活化的方式来完成解决,从生活中的小事儿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水平并让小学生们学习到更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当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课程《人民币》时,为了让学生们既能够准确地认出各个面值获人民币又能够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可以通过创设生活购物场景的形式来激发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们参加模拟购物活动,小学数学教师提前在班级中设置一个售货台,将售货台上的每一件商品都标上具体的价格,让学生们体会购物并结算付钱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小学生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具体的购物细节,准确认识出不同面值的货币,而且还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运算能力,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济相结合及时有效地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学科是一门讲究逻辑性与创新性的学科,该学科强调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而且具备灵活运用数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要敢于突破固有的思维以及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计问题、开发学生逆向思维以及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等三种方式来开发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潜力,让小学生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