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媛
摘 要:四川省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位于历史上藏羌彝走廊核心区的腹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多元文化和睦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代表性区域。而白马人作为藏族的一个重要组成群体,在传承祖先历史文明的同时,吸收了周边民族的文化,创造了丰富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地域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坝州九寨沟县作为四川白马藏族重要的聚居地,九寨沟县政府对白马文化生态进行全力保护,对其他区县白马文化的保护传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白马文化;文化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九寨沟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校级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研究——以九寨沟白马文化为例”(19C001)研究成果。
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和推动下,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早已成为了世界性共识和行动。白马文化作为九寨沟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寨沟县政府为保护其文化生态做出了巨大努力,值得我们推广。
一、保护背景
汶川5·12大地震后,九寨沟7.0级大地震使白马藏族分布区的文化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威胁。正值白马文化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恢复发展之时,2017年8月8日又遭受地震,使区域内文化遗产、文化设施受到严重损坏。为此,九寨沟县政府制定了九寨沟县白马文化生态保护规划,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指导,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发展有机结合、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积极创建州级、省级乃至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二、概念界定
(一)白马藏族
白马藏族是藏族的一个分支,“白马”是古藏语,汉语意思为“藏族的兵”,白马藏族亦称白马人,是生活在“藏彝走廊”东缘的一个人口较少族群,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绵阳市平武县以及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等地。白马藏族生活在青藏高原东端岷山山脉的嘉陵江上游白水江和涪江流域的高山峡谷之中,高山林立,沟壑纵横,交通不便,气候宜人,平均海拨二千多米,最低一千二百多米。年均气温在14℃以下,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下,属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1]。
(二)白马文化
本研究中所称“白马文化”,是指以九寨沟县勿角、马家、郭元、草地、安乐、永丰、保华、双河、罗依、永和等白马藏族人口聚居较多的行政区范围作为文化地理空间,形成并保存至今的农业文明与牧业文明包容互鉴,多元文化并存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具有白马文化内涵的包容互鉴、和谐共生的特色区域文化。
3.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九寨沟县“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指九寨沟县行政区划范围内的以白马(藏族)人所分布的地理空间范围作为区域性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地理空间范围,对保护空间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载体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
三、保护现状
20世纪以来,白马藏族的社会文化有较大的改变,包括上列各项文化门类等,这种改变是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一种体现。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与趋势来看,这种融合是必然的。然而,强势的外来文化与处于文化生态脆弱区的本土文化不仅仅是融合,更多的却是发生猛烈碰撞,碰撞的结果往往是脆弱的本土文化不堪一击,逐渐失去其地方性、民族性特色,不能不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保存的一种损失。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政策推动下,九寨沟县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白马文化遗产保护也不遗余力。在不同级别的非遗名录中,白马非物质文化遗产占较大的比重,即国家级3项,省级2项,州级12项,县级16项,足见白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九寨沟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举足轻重。但从整体上说,白马文化遗产保护与其文化资源的持续发展需求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保护措施
(一)抢救性保护
实施“白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按照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相关标准,对面临传承危机的项目和传承人采取抢救性保护记录,分类拍摄传承人纪录片。成立九寨沟白马文化研究协会,对九寨沟县境内的白马藏族聚居村落展开普查性质的实地调研,在梳理和完善现有的项目及传承人四级名录体系的基础上,与县乡政府及当地民间文化保护协会等组织密切配合,按照国家非遗标准,对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的文化遗产重新进行采集、记录、整理、立档、保存、研究,確保每一项数据真实有效;实施“白马村寨文化文本记录工程”,编写出版“九寨沟白马文化丛书”;按照国家标准对实验区内重点白马村寨实施保护工程;恢复或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在草地乡重点扶持“涂墨节”活动;抢救性搜集各类生产生活传统用具及其民俗图文等建立博物馆展示。
(二)整体性保护
整体性保护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完整性和表现形式持续稳定性;二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相关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关联性因素的平衡性。针对白马文化生态的保护,整体性保护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注意保持白马生态文化保护实验区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样态,特别是对一些修复重建和整体搬迁的村寨,要保护原有的建筑格局、建筑风貌,按照原貌和功能恢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文化空间的重建,在次生灾害治理和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为其适当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第二,要以维护文化生态的完整性为目标,首先按照文物保护相关规定修复物质文化遗产,按照白马传统信仰文化与山、水、林等各种自然景观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定位于“高山药、半山果、河坝粮”的经济发展格局,协调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和生计生产的平衡与发展。对于传统节庆、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举行的场所以及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使用的工具,均按照原貌进行恢复和制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有利的整体环境。
第三,以白马传统节庆和民俗活动为中心确立和打造动态的文化空间。每年由县乡两级政府在草地乡组织举办“涂墨节”活动,打造成白马文化的综合展示与旅游品牌,即充分利用“涂墨节”等大型节庆民俗活动的开展对?舞、登嘎甘?(熊猫舞)、火圈舞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的承载和推动作用,既實现多种文化表现形式的综合性保护,也推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生产性保护
实施“实验区白马文化小微文化作坊与企业扶持计划”,由财政、银行、税收等部门出台资金贷款、税收等优惠政策,在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相关村镇,对白马人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以及具有生产性质和市场运作潜力的非遗名录项目,如?舞及其面具制作技艺、白马服饰中的刺绣技艺等等,引导传承人进行生产性保护,并培育微小文化产业作坊和企业,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性保护。
(四)展示性保护
展示性保护是指利用多途径的文化展示与传播手段来达到保护目的的方式。在目前已建成的县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和传习所的基础上,在临近绵九高速出口的郭元乡建立“白马文化博物馆”,纳入九寨沟旅游环线景观,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优势,进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展示性保护,促进保护区内文化的传播,提高民众的认知度。建立专门的“白马文化网站”,通过互联网和其他现代传媒综合展示,将白马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在各网络平台进行大力推送与宣传等,提高保护实验区的文化遗产影响力和传播力。
(五)数字化保护
建立“九寨沟白马文化数据库”,采取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检索、数字虚拟、数字出版等方式,对保护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及文化载体进行记录和再现,并由专人负责采集实时数据,定期回访更新,既有利于建设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方便文化遗产的检索和管理,又有利于建设数字综合展示馆和网站,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此外,大胆拓展思路,如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九寨沟境内白马非遗项目分布区域地图的数字化绘制,与各类导航应用软件和旅行软件进行共享,充分体现数字化保护的应用价值。
(六)校园传承与保护
由县教育局牵头实施“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教材编辑工程”,将白马传统民俗、民歌、民谣、民间故事和民间工艺等编成为校本教材、乡土教材,在文化保护实验区范围内的10个乡镇小学使用,将传统歌舞类、民族体育类等非遗项目与课间操的编制相结合,有针对性地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讲授,培养学生兴趣,并组织和带领白马藏族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传统民俗活动,通过“乡土文化校园”把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纳入主流的教育体系和架构之中,发挥学校的文化传承功能,赋予文化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并推动其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士宏.“白马”藏族族源辨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作者单位: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