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2020-10-10 05:08班海燕杨宝焱刘亚欣王雁慧
光明中医 2020年17期
关键词:根型颈椎病手法

张 轶 班海燕 田 明 杨宝焱 刘亚欣 王雁慧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因颈椎退变后导致颈椎骨刺、颈椎间盘突出等,引起颈神经根的受压和刺激,且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1]。患者临床症状不一,主要表现为颈肩放射性痛,同时伴有手指动作不灵活、肌力减退等现象,严重者还会引起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随着近年来信息化技术的提高,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临床研究发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关键在于松解所导致的肌肉痉挛,以活血化瘀来调节颈部紧张。烧山火是常用的复式补法的一种,因针后局部或全身能够产生温热的感觉而得名,能够诱发毛细血管的扩张,改善血液循环[2,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采取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效果,其手法采用山东省名中医李勇主任的“三部补泻”手法中的烧山火补法,临床应用30余年,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接收的9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33~64岁,年龄平均(47.74±10.73)岁;病程21~44个月,平均病程(31.43±8.47)个月。观察组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33~65岁,年龄平均(47.92±10.71)岁;病程21~43个月,平均病程(31.40±8.44)个月。2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诊断标准均符合《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18)》[4]相关诊断标准,且经颈部X线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神经根型颈椎病:上肢伴颈部放射性痛,伸时加重,神经根皮肤受压节段部位感觉减弱,肌力下降;X线显示:椎间孔及椎间隙缩小,且神经根管显示变窄;证候分类:①气滞血瘀型:颈、肩、上肢等部位刺痛,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②风寒湿型:颈、肩、上肢等部位麻木,颈部僵硬,恶寒畏风,舌淡红,脉弦紧。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家属及本人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不予配合者;②病程大于5年;③入组30 d内有过其他治疗。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头颈牵引治疗:患者取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10°~30°,为避免过度拉伸,切忌前屈牵引。牵引重量根据患者体质量的1/10~1/5,多数用6~7 kg。每次牵引持续时间为20~30 min,每日牵引1~2次。观察组采用烧山火针刺治疗:C3~C7夹脊穴中选择明显压痛穴位及大椎穴。采取坐位,使肩背部充分暴露在外部,对皮肤及刺针进行常规消毒,选择0.4 mm直径毫针,针长参考患者体型选择40~50 mm长度,操作者用左手拇指按压穴位,然后右手持刺针顺左右拇指边缘处直刺穴位,为掌握针刺深度,待针刺入骨面后即刻退回浅层,得气后,在患者呼气瞬间,将针刺入腧穴深度的浅1/3部位(天部),重插慢提9次;随后逆时针进针刺入腧穴深度的中1/3部位(人部),手法同上;随后再将针刺入腧穴深度的下1/3部位(地部),手法同上;最后随患者吸气,将针退至天部;上述手法,反复3次,倘热至,待患者呼气时留针30 min,出针后揉捏闭针孔;以上手法,每日1次,持续10 d。

1.4.2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证候积分变化。①疗效:痊愈:病症消失,患者肌力正常,肢体、颈部功能恢复;好转:病症缓解,颈、肩背部疼痛有减轻,肢体、颈部功能有改善;无效:病症无变化;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②疼痛程度:采用WHO疼痛分级[6]标准评估患者治疗后颈椎疼痛程度:0级为无痛,1级为轻度疼痛,2级为中度疼痛,3级为重度疼痛。③证候积分:采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定,对比2组之间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积分越低,表示恢复越好。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对比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对比 (例,%)

2.2 2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 (例,%)

2.3 2组患者证候积分对比治疗前,2组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积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证候积分变化 (例,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一般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韧带肥厚等因素,压迫神经而引起的相关病症。发病原与髓核脱出或突出,导致后方小关节处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形成骨刺,以及关节移位或松动而导致压迫和刺激有关。检查时可见颈部肌肉痉挛,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能会伴有手部肌肉萎缩、患肢活动受到限制。临床上对于此类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多数为头颈持续牵引治疗,主要目的是限制颈椎活动,减少负重,使椎动脉受压减轻或者缓解,但临床见效缓慢,且有较高的复发率[7,8]。

中医学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属“痹证”“痉证”等范畴,多是由脉络瘀滞、风寒入侵所致,因此治疗应以通经调骨、散寒祛湿、活血化瘀为主。在本研究中,分别给予2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疗效更好,疼痛程度较低,且中医证候积分较低,表明烧山火针刺手法能够有效提升疗效,有效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分析其原因在于,头颈牵引治疗是为了消除患者颈部肌肉的痉挛,以达到缓解颈椎疼痛的效果,但部分患者牵引治疗时不但无法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反而拉直颈椎,弱化了颈椎生理曲度,影响了治疗效果。普通针刺为了达到刺激和调理经络的作用,常在经络循行线上布针较多,无主穴位。而烧山火针刺手法是复式手法中的补法,有温阳散寒之功,多用于治疗虚寒性疾病。故本研究利用神经根型颈椎病虚寒的特点采取烧山火针刺治疗,先以夹脊穴接通督脉,随后以特有调气手法调节人体阴阳,操作过程中通过由浅入深的原理,进行三进三退,重插慢提,待患者有胀热感后,紧闭插针。此手法能够扩张毛细血管,使上肢血液循环加快,促进气血运行,以起到温阳散寒、扶助正气的作用。其次,大椎为“阳脉之海”,具有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此穴行烧山火针刺能够使阳气入体,不仅能够调节神经功能,激活皮肤的感官功能,且能够帮助患者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肌肉的供血情况,使患者身体能够发生温热感,从而起到活血祛瘀、通经调骨、温阳散寒的功效[9,10]。

综上所述,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采取烧山火针刺手法,能够起到攻补兼施、温通经络的作用,临床运用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根型颈椎病手法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游泳 赶走颈椎病
七步洗手法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