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钼西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2020-10-10 12:17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3期
关键词:褐铁矿云母硅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球物理化学探矿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

新疆哈密钼西多金属矿位于调查区位于吐哈盆地东南部,东戈壁钼矿西侧。该区以往地质、物化探工作取得的丰富资料,反映该区域上具有铜、钼、金、钨、银、铅、锌成矿地质背景和有利成矿条件[1]。近年来,通过地物化等综合手段应用,对区域已知矿床物探异常特征及新发现的异常进行查证,发挥物探工作立体勘探的优势,结合成矿带的成矿规律,圈定出多处找矿靶区,取得了较大的找矿成果,为该区开展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1 区域地质背景

调查区一带蕴藏着丰富的金属、非金属矿藏,已勘探证实的即有十余种,以近年发现并勘探的东戈壁钼矿最为著名按“新疆大地构造划分方案”调查区在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中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华北板块的(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北侧,属天山兴蒙造山系(一级)-准噶尔-吐哈地块(二级)-觉罗塔格晚古生代沟弧带(三级)-雅满苏边缘火山岩带Ⅰ-4-43(四级),见图1。调查区出露地层主要有石炭系、二叠系及新生界新近系、第四系。由于区域地层的沉积环境、岩石组合及后期感受的成矿作用等方面的差异,以致其在区域中呈现的含矿性也不同。区域构造类型主要由断裂、褶皱及韧性剪切带组成。从形成特点、影响区域、产出规模及其控岩、控矿特征等看,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但在深大断裂两侧小褶皱及细小揉皱较为发育。区域内华力西期侵入岩较发育,分布广泛,从深成到浅成岩均有分布。包括泥盆世、石炭世及二叠世三个侵入期,每个侵入期又分别形成了三个侵入次,以酸性、中酸性侵入为主,次为中性-中基性,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仅呈小规模的岩枝、岩脉状出露。由于各期次侵入岩浆成份与侵入对象及构造-成矿作用等的差异,以致相关的成矿特点、矿化种类亦有某些差异,铁矿及铜、金、钼等多金属矿找矿前景优越。

图1 大地构造单元分区略图

2 矿床地质特征

(1)矿化蚀变带地质特征。调查区内共圈定矿化蚀变带4条,主要分布于南部下石炭统干墩组和上石炭统沙泉子组地层中,蚀变带受断裂构造控制较为明显,其中K1与K2蚀变带均沿断裂傍侧展布,片理化、碎裂岩化、泥化以及变质作用较强。K1铜金矿化蚀变带,包括K1-1及K1-2矿化蚀变带,是调查区内铜金矿体的主要赋存区域,呈条带状近E-W向分布于调查区内中南部F2断裂带南侧,长约2050m,宽约20m~50m,出露干墩组下亚组下段,主要岩性为绢云母化千枚岩、变质砂岩,透镜状石英脉体较为发育,地层总体产状,倾向345°~15°,倾角65°~85°。该蚀变带内主要矿化有褐铁矿化、次为赤铁矿化。主要蚀变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等。K3矿化蚀变带,呈条带状近E-W向分布于调查区内南部,雅满苏隐伏断裂北缘,蚀变带长约740m,宽约10m~60m,出露沙泉子组下亚组,主要岩性为强褐铁矿化、硅化变质粉砂岩,透镜状石英脉体相对较为发育,地层总体产状,倾向195°~215°,倾角58°~79°。该蚀变带内主要矿化有褐铁矿化,主要蚀变有硅化、弱绢云母化等,岩石破碎[2]。K4矿化蚀变带,呈条带状近E-W向分布于调查区内南部,F3断裂带北侧,通过槽探工程未控制到相关矿体,蚀变带长约250m,宽约10m~35m,出露沙泉子组下亚组,主要岩性为强褐铁矿化、硅化变质粉砂岩,透镜状石英脉体相对较为发育,地层总体产状,倾向195°~215°,倾角58°~79°。该蚀变带内主要矿化有褐铁矿化,主要蚀变有硅化、弱绢云母化等,岩石破碎。

(2)矿体地质特征。调查区位于K1蚀变带共圈定矿体11个。其中工业矿体4个,低品矿体7个,其成矿类型有两种,一种是铜金-石英脉型,特征是以石英脉为主有少量云英岩化,以石英为赋矿岩性,较强的孔雀石化和较强的褐铁矿化。蚀变岩型规模相对较大,铜品位底,品位一般在0.1%~0.5%之间。矿体本身明显受北东向次级断裂的控制,以简单脉、平行脉等产出,走向在60°~75°之间,产状近于直立,脉体略北西向倾斜。规模一般长60m~230m,斜深00m~60m。

3 矿石质量特征

3.1 矿石的矿物特征

钼西铜多金属矿调查评价区已查明的矿物约40种,其中金属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磁铁矿等8种;脉石矿物有石英、斜长石、钾长石等26种;金属氧化物为褐铁矿、孔雀石、赤铁矿、铜蓝4种。黄铜矿为矿区矿床富集带及原生带中主要铜矿物,常与黄铁矿、磁铁矿共生,多沿团斑状-脉状暗色矿物条带呈添隙状、细粒浸染状分布,它形粒状-不规则状,分布于透明矿物粒间或呈集合体分布于自形-半自形黄铁矿粒间,与黄铁矿多呈连生,少数被黄铁矿交代。孔雀石:为氧化带主要铜矿物,翠绿色,呈它形粒状、粒状,浸染状及细脉状、薄膜状分布于岩石裂隙面及岩石碎块表面,常与褐铁矿共生。斑铜矿:蓝紫斑状的锖色、它形粒状,粒径0.01mm~0.5mm,含量极少,多见于矿体氧化带与原生带交接地段。可见与黄铁矿沿裂隙呈脉状分布。

3.2 脉石矿物特征

金属脉石矿物有黄铁矿、褐铁矿、磁铁矿。非金属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绢云母、绿泥石、绿(黝)帘石。

3.3 矿物生成顺序及共生关系

(1)成矿期及成矿阶段。根据矿床岩石矿物结构构造及分布特征,可将调查区成矿作用过程分变质热液期和表生期二个成矿期,其中动力变质热液期又可分为三个阶段,是矿床的主要成矿作用过程。

(2)动力变质热液阶段。①黄铁矿-石英-绢云母阶段:矿化形成于黄铁矿绢英岩化阶段,磷片状绢云母与石英呈定向排列,黄铁矿呈星点状分布,主要矿物组合为黄铁矿-绢云母、黄铁矿-石英及黄铁矿-绢云母-石英组合。该阶段有少量的金矿物沉淀,形成低品位金矿石。主要分布于调查区8线及14线。②金-黄铁矿-磁铁矿-绿泥石-石英阶段:金属矿物组合为磁铁矿、黄铁矿、赤铁矿,脉石矿物有绿泥石、绿(黝)。帘石、石英、方解石等,元素组合为Au-Fe组合,形成的矿石类型为蚀变岩型。由于晚期构造发育,对矿床形成了破坏作用,使矿床成雁列式分布。③黄铜矿-铁-石英阶段:为金矿化的晚期阶段,金矿化已明显的就减弱,是铜矿化的主要阶段。由于晚期构造发育,对矿床形成了破坏作用,使矿床成雁列式分布。表生期:不发育。主要在矿体浅表部位金属硫化物产生淋虑蚀变,这一时期主要形成褐铁矿、孔雀石、黄钾铁钒、铜蓝、蓝辉铜矿等矿物。

4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主要有: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鳞片状结构、聚粒状结构、细鳞片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细脉浸染状。

5 围岩蚀变

围岩矿化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泥化、碳酸盐化、黄钾铁矾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其中近矿围岩矿化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黄铁矿化为主。

6 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

(1)找矿标志。矿床最佳找矿信息组合:①区域性深大断裂边缘影响带,地表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干墩组的一套动力变质千枚岩,发育蚀变石英脉。②异常主元素为Au、Cu、Fe,元素组合为Au、Cu、Fe、Mo、Pb、Sb、Sn、W、Zn等。其中Au、Cu元素异常异常形态规整,套合性好,内、中、外三级浓集分带清晰。③强烈的中高温热液蚀变现象。如强硅化、褐铁矿化等。④次一级断裂带复合部位,为矿体提供了良好的储矿空间。⑤“相对低阻高极化、弱-中磁、相对高重”异常区指示矿体赋存部位。

(2)矿床成因。在矿床成因认识观点上,主要有以下两种:①岩浆热液型:依据沙垄岩体距矿体仅1千米,岩浆活动除提供成矿物质外,最明显的是岩浆的热效应,驱使地层中的金活化并向外带运移,使岩体外围有双重来源的矿物质相对富集。②中-低温火山变质热液型:主要依据是本区金矿床(点)均分布于火山活动频繁的觉觉罗塔格岛弧一带,容矿岩石主要为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该类岩石脆性大,成分复杂,不同方向热膨胀系数不一,导致容易产生裂隙,有利以矿液充填交代,矿化与火山活动关系密切。黄铁矿的Co、Ni、As等微量元素几Fe、S等主要元素均显示出火山变质热液的性质。矿物组合中有大量的中-低温矿物出现,反映出了矿物质来源于地层建造中的中基性火山岩岩和次火山岩。

猜你喜欢
褐铁矿云母硅化
芳纶云母纸力学性能和绝缘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鲍坑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赣南脉钨矿床云母中微量元素含量以及找矿意义分析
原子厚度的云母有望成为优异的质子导电膜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山湾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综合评价
东宁暖泉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关系探讨
300MW机组汽包水位测量系统
我国褐铁矿浮选及其联合选别的现状及进展
唐钢360m2烧结机低成本生产实践
浅谈赞比亚蒙布瓦地区褐铁矿“帽”与铁质砾岩的成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