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啸声 编辑/月儿
那天,病房里来了一个阿尔及利亚的姑娘Latifa,只会说法文和简单的英文。交谈中我了解到,一年前,她和丈夫Amine一起来到上海工作,不久后怀孕,开始每月到我所在的瑞金医院产检。由于国情不同,加上她平时主要以阿拉伯语和法语交流为主,英文有口音,中文只局限于打招呼,这些都让她觉得每个月都要产检“有点多”。
这个皮肤白皙、有一双深邃蓝眼睛的孕妈妈其实是一名医生,她在法国接受外籍住院医师培训(FFI)后,回国完成了小儿外科医生的专科培训。就在怀胎十月的冲刺阶段,第37周的产检结果让Latifa和她的先生紧张了一把——宝宝不幸查出有轻度脑积水,虽不至于威胁到生命,但检查结果仍似一块石头压在了夫妻二人的心头……“你对新生儿脑积水的知识应该比我丰富。”我和她调侃,她笑着不说话,眼神中藏着一丝焦虑和不安。
为确保孕妈妈和胎儿的安全,我院妇产科刘延主任、钟慧萍副主任、杨辰敏副主任经过周密的讨论,决定提前安排Latifa入院待产。脑积水会造成胎儿头围增大,复查B超也提示宝宝的头围正进行性地增大,这会增加难产的风险,为了安全起见,很多国内的准妈妈在这个时候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剖宫产。
产科以及新生儿脑积水治疗本是Latifa的专业,她对可能面临的风险心中有数,但还是很想自然分娩。丈夫由于工作原因,虽不能时时陪伴,但十分尊重妻子,支持她自己决定生产方式。为了消除主治医生与Latifa沟通时的沟通障碍,我主动承担了翻译任务。Latifa毕竟是第一次做母亲,对于分娩的过程心里还是很没底的,而且在异国他乡生产,心中难免焦虑,但当听到熟悉的语言,看到大家关切的眼神时,她也渐渐放下了内心的不安和戒备。
出于对孕妈妈民族文化的尊重,产科团队在刘延主任的带领下,再次进行严密评估,最终决定尊重Latifa意见,尝试引产——产房里,医护通过诱导有效的宫缩来促进产程的进展,曾在法国进修的产房护士曹梦迪用法语亲切地鼓励着Latifa,让她尽量放松和安心。
“明天就要剖宫产了,你准备好了吗?”手术前夜,我去病房看望Latifa。
“我准备好了,感谢你们。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到会说法语的医护人员,就像在自己国家一样。”
“瑞金医院的每个科室,几乎都能找到熟练运用法语的医生。我们一直都在你的身边,你就放心吧。”
“真好,这是一次很棒的体验!”
……
陪伴在旁的丈夫Amine在旁听了半晌,末了,他和我握手致谢,然后用上海话说了一句:“谢谢侬……”
原来,Amine已经在上海生活了十余年,学习期间主修经济专业,留校后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颇有语言天赋,和妻子不同,他的汉语非常流利,甚至还会说几句上海话。
最终,母子平安,这是对生命最大的礼赞。Amine坦率地表示,妻子这一次曲折的生产经历,让他对中国医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医生们非常尊重我们的意愿,给予充分的试产机会,你们用专业、用服务化解了我们心中的坚冰。”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西方医生特鲁多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时时提醒着我,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治愈,更多的是帮助、安慰。医者需重在医心,医患者之心,亦是医医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