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琳 钱丽波
关键词:达斡尔语言文化;音乐课堂;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编号(2019B013)课题《将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融入高校课堂的创新研究——以达斡尔族为例》而作
中国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同时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密切相关,是文化延续的重要载体。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我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达斡尔族具有悠远的文化底蕴,在开展音乐教学时,要充分挖掘这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使学生能够对民族民间音乐予以高度的热爱,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并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达斡尔族人民生活在一望无垠的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在这一草原上,除了达斡尔族之外,还有蒙古族、鄂倫春族、回族、鄂温克族,这些民族均有其自身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民族同化现象越发显著,这就使得达斡尔族的文化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发展空间。以达斡尔族音乐为例,这一民族民间音乐原本具有独到之处,但却由于民族同化问题使得这些音乐无法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需要保证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得到传承,同时,达斡尔民族音乐文化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陶冶情操,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由于达斡尔族音乐比较有特色,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中可以合理融入其文化。
达斡尔族音乐特色
由于达斡尔族历史悠久,其民间音乐颇具特色,因此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达斡尔族的音乐文化可谓多姿多彩,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与生活密切相关,达斡尔族人民能歌善舞,民歌多姿多彩,曲调丰富,除了有歌颂劳动的歌曲之外,还有与生活和爱情相关的歌曲,以及娓娓道来的民间传说叙事歌曲等,这些歌曲时而奔放、时而优美,表现手法多样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激发学生潜力,提高对音乐的敏感度。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力,有振奋人心的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插入达斡尔民间音乐,在这一音乐中有鸟鸣的声音,有马蹄哒哒的声音,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精神抖擞,对课堂学习充满热情。在音乐教学中会涉及到一些舞蹈动作或者乐器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敏感度,就可以适当穿插一段节奏非常明显的达斡尔族音乐,保证学生的动作肢体更加协调,具有良好的节奏感,还使其能够更好地感知音乐。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参与积极性。为保证学生能够对音乐学习充满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达斡尔民族音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歌曲《欢乐的达斡尔》为例,教师在正式教授这一作品之前,可以为学生简单介绍达斡尔民族的历史,为学生展示一段关于达斡尔族的影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一民族。电影观看完毕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影片中都有哪些内容?”学生会根据影片中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了解到达斡尔族生活在内蒙古与黑龙江等地区。为保证学生进一步了解达斡尔族,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达斡尔族人的服饰。在这一民族的传统服饰中,男子会穿戴大襟皮袍,袍正中间会以开衩的方式方便男子骑马。女子也会穿大长袍,袖口、领巾和袍的边缘会绣着好看的几何纹样,下摆通常不会开衩。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服饰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达斡尔民族充满浓厚的兴趣。
教师要保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使学生能够自觉传承和发扬达斡尔民族的文化。教师可以为学生挑选耳熟能详的达斡尔民族歌曲,如《莫力达瓦我可爱的家乡》,教师要保证学生能够了解歌曲中歌词的意思。当学生了解歌词的内容后,再由教师传授旋律,填写歌词,在练习歌曲的同时,还可以搭配一些达斡尔民族的舞蹈动作,将唱和跳舞相结合,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引入达斡尔舞蹈,激发情感。教师可以将达斡尔民族中的优秀舞蹈引入到音乐课堂之中。首先,要保证舞蹈动作的规范性,还要重视队列和队形的转换。第二,要遵循相应的节奏起舞,保证表情丰富,这样就可以在舞蹈的过程中融入情感。要根据音乐的节奏和速度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具有感染力的音乐,使学生能够与之产生共鸣,还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消除疲劳感,陶冶情操。教师要保证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可以放松心情,消除疲劳感,真正实现陶冶情操。在音乐课的最后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节奏比较轻松、充满抒情气息的悠扬音乐,既可以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享受,还可以消除大脑的疲惫感。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达斡尔民族音乐和相关文化启发学生,使学生能够对音乐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在多姿多彩的达斡尔民族音乐中释放压力,获得愉悦的体验,同时还可以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陈建烨,王晔,屠更旺.达斡尔族非遗类音乐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保护[J].艺术评鉴,2019(07):93-94.
[2]陈晓鹏.黑龙江省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文化特征及传承策略[J].理论观察,2018(05):10-12.
[3]敖仁,塔娜.少数民族音乐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达斡尔族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04):187-188.
[4]金祥婧.论民歌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以达斡尔族民歌“扎恩达勒”为例[J].内蒙古艺术,2016(0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