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东
摘 要:传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以先教师讲授+操作演示,后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其优点是学生课堂上现学现用,学习效率都很高,可是课后非常容易忘记,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而超星学习通却可以改变这一现象。本文从在线微课视频学习、面对面合作学习、形成性考核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超星学习通的微课学习模式,并以中职数学课程为例论述微课学习模式的实践。
关键词:超星学习通;微课;数学;形成性考核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5-121-2
利用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获取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是一种便捷、高效的学习模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超星学习通是一款由超星公司推出的交互式信息平台,教师利用该平台,可以创建教学空间并且进行课程建设以及课程教学管理。师生通过超星学习通APP,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在线浏览海量的学习资源,并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学习、互动全流程的数据记录、分析、应用,可以实时查看任一活动的详细参与情况,帮助教师进行数据统计并作及时调整。笔者在总结长期执教数学课程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录制了数学课程讲解微视频、制作了相应的教学PPT、编制了单元习题集等作为学习资源,针对试点班级,尝试依托超星学习通这一网络平台,打破教师、学生、教学资源之间的时空限制,进行中职微课教学模式的实践,结果表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微课的定义和特点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利用流媒体为载体来展示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的简短的、完整的教学形式。其实质是为了使学习者可以充分分配自己的时间来进行自主学习。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视频,以及学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等,这些教学资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使微课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的教学效果甚至超过了传统课堂。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特点包括:
1.教学时间段,一般微课的教学时间都是在10分钟左右。
2.微课的教学内容较少,主要突出的是某个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相对于传统课,微课的教学内容更加精细。
3.微课的主题更加突出、内容更加具体,微课的教学主题大都来自于真是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4.微课的传播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因为微课内容精悍,时间简短,所以可以通过网上视频,手机以及微博讨论等形式来传播。
5.微课打破了学习只局限于教室和学校等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时间,来灵活支配学习的内容、时间和地点。
二、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微课教学模式构建
微课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突破了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本文利用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构建了数学的微课学习模式。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微课学习模式是由在线微课视频学习、面对面合作学习和形成性考核评价三个方面构成,它是通过利用超星学习通的相关功能得以实施。笔者下面以数学课程为例,介绍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微课学习模式构建的实施过程。
(一)在线微课视频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以学习任务驱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在线上利用超星学习通学习数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达到教师设定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以集合的运算为例,首先,任课教师在课前通过超星学习通向学生发布集合的运算的学习任务通知,提出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学生在超星学习通上观看集合运算的视频和课件,然后所有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自主完成集合的运算的测试。完成测试后,学生在集合的运算的课堂讨论答疑区中上传笔记,还可以师生在平台上互相交流。教师在网上实时参与对学生的讨论,进行适当地点评和答疑。学生也可以针对单元内容提出疑问,由全班同学在线上共同讨论分享见解。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计入考核中。
学生通过学习通可以随时随地完成上述预习的学习任务。教师利用学习通的多项功能,可以实时记录学生登录次数、学习时间、任务完成进度等各项数据,这样,教师就可以掌握每个同学的课前学习情况和课后的作业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在发布学习任务前必须给学生推送丰富的视频课件,这些视频在课前由教师精心设计和制作的。微视频每个时长大约5~15分钟,短小精悍覆盖面广,每个视频的任务点与教材对应,便于学生按需求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课程的基础内容。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根据学习需要和自己空闲时间安排,登录学习通观看相应的教学微课视频。如学生可以通过观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习题讲解视频,进一步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题方法和解题过程,完成相应作业任务;利用平台上开放的课后测试题反复练习,自我测试,夯实基础。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课件,亲身体验到老师手把手地帮助他们解决原来不懂的问题,而不是增加额外任务和额外负担,使得他们乐于学习,找回了学习的自信心。
通过超星学习通APP教学平台,学生实现了信息化环境下的数学课程的微课学习。微课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反复多次重复学习,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要。
(二)面对面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教师与学生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面对面实时交流为主。教师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依据评价学习情况,并给予成绩。以一元二次不等式为例,首先,教师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相关内容提问,检查预习情况,给予点评,并解答预习反馈的突出问题,分析重点难点,提出注意事项。然后,学习小组分组按步驟有计划地写出解题过程,师生共同讨论解题步骤。最后,学习小组整理学习笔记,教师进行小结。
在数学课程的课堂上,通常,教师面对面给学生系统讲授课程中不等式或函数等重点难点内容,解答学生小组在线预习时反馈的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相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彼此通过协调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体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突出了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教师的人格亲和力明显增强。
(三)形成性考核与评价
超星学习通有比较完整的成绩管理系统。学生的成绩可以由作业、课堂互动、课程的视频观看情况、章节测试、考试等方面组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它们的权重。笔者每两节课设置一个章节测试,每节课设置配套的习题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点,也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数学的习题是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以在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每次课都设置了对应的测试,并且测试的客观题采取交互式模式进行。学生如果测试达不到要求会自动打回重做,并且做完之后,对成绩不满意者可以重做。取最高分为学生测试成绩。
这种形成性考核更加全面客观,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更容易激励他们的学生兴趣。有助于增强基础差的学生的自信心。
三、基于学习通微课学习取得的成效
由于中职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课程相对薄弱。尤其是数学,大部分的学生初中的数学都没有学好。而我们学校是以就业为主导的中职学校,数学课程开设的课时非常少,周课时只有四节,且只开设一个学期,这样对于有升学意向的学生和很想学好数学的学生来说,能学到的内容太有限了。而数学课的内容又环环相扣,时常有学生听不懂或者学生根本就没有认真听课,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完成相关作业要求,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果一直难于达到预期目标要求。
为了探究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微课学习模式能否突破数学课程的教学难点,提升教学效果,笔者以广州交通运输职业学校的19物流1班、19物流2班和19轨管3班作为试点班级,精心组织实施方案,与学生进行了充分沟通和互动,带领学生实施了新的学习模式。现以这三个班的学生一个学期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的统计数据为例展开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一)提高学生的时间利用率。
通过学生在超星学习通的访问情况看,移动终端手机学习通方式更受欢迎。经过统计分析,以本校的19物流1班的学生为例,如图1,其中,93.62%的学生使用移动客户端访问,只有638%的学生使用电脑网页访问。并且学生在一天当中的每个时间段都有访问,以本校19物流1班的学生在2020年4月7日的访问结果为例结果进行分析,如图2,这个班的人数是47人,当天的访问次数是228次,人均达到4.85次,除了凌晨0点到4点没有学生访问。其他时间段都有学生进行访问。这说明了超星学习通方便了学生的课程学习,提高了学生碎片化时间利用率,从而延长了学习时间。而且,从数据上看,周末的访问率也不低,这表明学生已经利用周末来学习,通过网络打破了时间和场地的限制,超星学习通提供了这种便利手段。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增加。
从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统计可以发现,到4月30日为止,发布的任务量为60,学生已完成任务点的个数达55.2个,未完成任务的个数仅为4.8个,最快的学生已经全部完成。这种情况比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从学生的学习时长统计来看,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间平均长度全面超过视频时长总和,甚至增加几倍,这不仅说明学生乐于接受课前课后视频资源学习,同时还表明,在新模式下,学习进度、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学生愿意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也更多了。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才可以比较轻松地跟上学习进度。
(三)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以本人教的三个班19物流1班,19物流2班和19轨管3班为例,其中19物流1班的学生总访问量为6692次,19物流2班的总访问量为5981次,19轨管3班的访问量为和19轨管3班的总访问量为6783次。从访问次数来看,19物流1班的学生访问次数最多。从在学习通中目前进行的19次测试来说,19物流1班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5.73,比其他两个班的平均成绩都高,因为这个班每次的微课的观看率完成量是最高的,达到100%。所以三个班的中这个班成绩的方差是最小的。也就是说三个班中这个班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最小。优良率这个班跟访问次数最少的班来说,多了9.88%,有显著差异。
可見,这种以学习通作为支撑的微课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成绩的帮助是很大的,学生对学习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有了明显的变化,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综上可知,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课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不仅能有效地促进教学交互,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还能促成越来越多的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推广应用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微课学习模式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冯伟贞,何小亚.数学教育研究与测量[M].科学出版社,2016(01).
[2]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03).
[3]张小花.浅谈微课的作用[J].职业,2016(08).
(作者单位: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广东 广州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