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咪
摘 要:几何是数学的重要分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对图形与几何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想做好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探索,就必须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夯实学生的图形几何基础,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5-055-1
几何与图形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具象化,让复杂的数学问题简约化,让陌生的数学问题熟悉化。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几何直观功能,进行图形的操作、变换和数形结合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力。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策略做出探讨。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过于模糊
在些教师在没有对学生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思考分析的情况下,就去进行教学设计制定方案。许多教师仅凭借自己的教学习惯进行知识灌输,并不在意学生听不听得懂,只想赶快完成任务。学生稀里糊涂地学习,死记硬背知识点应付考试,根本没有学会如何具体使用,只记住了知识,并没有提高能力。
2.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现在很多教师还在沿用当年的陈旧模式,自己先复述一遍知识,然后黑板写上知识点,让学生去记忆,这种方式比较落后,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上课兴趣不高,参与度不够,完全丧失了学习数学的热情。很多学生因此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锻炼,更谈不上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了。
二、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策略
1.更新观念,活用教材
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要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思考问题才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形成逻辑思维。教师要灵活使用教材,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观念,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这样才不会使自己的教学死板、单一。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活化教材,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一种具体生动的学习场景,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
2.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图形几何的教学应该紧紧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小学生形象思维记忆比较好,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采取让抽象的东西具象化的教学模式,刚开始接触几何的时候,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地形成空间观念,比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认识时,可以让学生拿量角器看一看,锐角、直角、钝角在大小上各有什么区别?它们都跟90°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还可以对比一下平角和周角等同于180°和360°,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有哪些三角形的物体,注意他们的角度大小学会对比和分类,在这样的独立思考过程中,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增强了,也增强了对生活的了解。
3.信息技术,直观形象
素质教育的改革一直在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也在渐渐走入课堂,几何和图形的数学本身是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利用电脑技术,进行图形拼接组合,让书本上的图像变成具体的,利用电脑技术进行图像的拼接组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一步一步符合逻辑的演化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思维。在学习《图形的变化》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先看一下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和旋转的例子,了解一下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2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2条對称轴,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扇形有1条对称轴,而圆和环形则有无数条对称轴。在进行图形变化时,如果单纯地靠学生的想象,很难体会到变换的模式和样子。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先做好PPT,小学生还属于直观形象思维,教师如果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物体或图形平移、旋转,也可以对图片进行放大或缩小,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图形进行缩放但不改变图片的形状。
4.图形入手,自主探索
空间的概念性学习,仅仅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远远达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的。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一部分的知识概念。教师应该多让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去进行自我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起空间的概念。对于几何图形中的知识点,如平移、组合、翻转、铺设等,可以用教学辅助器具进行搭建,从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入手,根据点、线、面、体这一发展历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和空间观念。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中“线的认识”,了解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平行是线与线之间没有交点,相交是线与线之间有交点,让学生得出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进行《立体图形》教学时,应该先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长、宽、高,教师可以拿模具演示,让学生理解这些立方体的共同特征: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在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在学习它的面积时,教师可以拿一些纸折的正方体,平铺开来,让学生看到他的各个面,再整合起来让学生看到整个立方体的形成过程。这样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教学内容丰富,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在收获基本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能力,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此同时,我们教师也要多研究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敢于创新,敢于实践,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图形与几何”教学更高效。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独墅湖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