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校地联动共享机制研究

2020-10-09 10:05杨丽蕊孔霞
艺术大观 2020年12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

杨丽蕊 孔霞

摘 要:前期,针对部分省份有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企业进行了一项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都有理论与实践脱节、企业有意愿组织建立一个合作共赢的实训基地,并且双方都有相互学习的诉求。通过分析“校地联动” 的方式及优势,进一步确定其在高效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意义;通过实例论证得出,校地联动共享机制在艺术专业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实践经验,节省教学实践,增强实践教学效率。

关键词:联动共享机制;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2-00-02

前期针对部分省份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当中的实践教学校地各自的现状和需求,进行了调研。结果得出,普遍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通常都存在着只重视对专业理论基础的培养,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教师理论层面有较深的造诣,但不能在学生的实践教学中有完美的体现,或想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平台依托。而很多企业也存在着希望能够和院校建立一种共赢模式的实训基地,同时也有专业理论和继续教育的需求。[1]

为此提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校地联动共享机制,校地联动共享机制是在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创新模式研究。通过分析“校地联动共享机制”的特征及优势,进一步确定其在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意义;通过实例论证得出,校地联动共享机制在艺术专业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实践经验,节省教学实践成本,增强实践教学效率。

一、积极推动校地联动基地的建立

在山西省晋中市高校新区大学圈的建立和形成的契机下,通过校地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以创业为导向。前期通过对一线企业的市场调研、校地合作座谈等方式,以专业的发展方向为依据,进一步确定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建立一个与现实设计公司形式相同的校内实践场地和校外进行实践的场所,实行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分段试行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实践教学过程和企业实际的业务需求紧密结合,校地合作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通过这种方式使可以极大地优化了学校的实践环境基础,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内容真正落地。[2]

在具体的运行下,合理的经济核算和费用收取,是实现校地联动共享的持续可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个自行为主体都有自身独立的利益点,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各参与主体必然会考量自身投入的资本和资源与从共享中得到的收益进行一个衡量。所以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校地两方在资源上进行共享;协调机制,经济运行模式采取4种共享模式:以按成本收费为原则,制定“公共成本价”“对等互用”“协议定价”等多种成本运行结算方式;在校地联动“优势互补”的原则基础上,双方签署共享协议,建立实验教学共享联盟,作为实施共享的协调机构和工作机构;创建“校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信息网站”,为共享提供信息发布和供需需求的沟通平台。

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校地联动这一过程中,应该注重实际、先易后难,逐步有序推进。从实操角度看,机制不同、管理体制不同等确实会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所以联动共享项目推进的开展从实际出发是开展的首要条件,先从小项目小事件开始,一切平稳进行之后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推动。逐步积累相互合作协调的经验和模式,从容易开展的共享方式和项目入手,在慢慢探索双方合适的共享领域进行障碍的突破,逐步积累经验,扩大双方共识,从简单入手逐步接触难点,由局部到全面,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校地联动共享机制。

二、坚持“引进来”的准则,丰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在前期调查中显示,85.71%的企业愿意建立共赢模式的实训基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进行校地合作的时候,除了共享设备、仪器、场地以外,还应共享信息、知识、理念、素质、管理、创新等知识资源。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对企业实际工作任务的模拟, 以及对企业资源的利用达到丰富和改善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组织企业人员与教师合作编写实训项目内容,实现企业与学生的技能互动。[3]

另外结合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教学资源库的联动共享也是一个闪光点,联动共享资源模式,以信息化资源为支持,建立具备信息发布和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可根据双方需求各取所需,进行科学的合理安排。例如:艺术设计专业中经常会开设一门《出版与印刷》的课程,企业在平台上构建印刷排版实操的实践网络课程,借助该平台,可将排版、制版、印刷、装订、检验等实践操作微课视频、基本仪器操作视频等资源发布在网上,供学生在实践课之前,全面了解实践操作过程,实验完成之后,结合实践教学视频分析自己再具体实践过程中操作的不足。学生则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进行个性化学习。完成视频学习的学生,可获得经验值奖励。同时,还可以利用平台中的测验与作业和主题讨论与交流等功能,进一步巩固实践训练环节。而企业也可以从中筛选好的设计方案或发现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企业后续力量。[4]

三、校地协同合作创新角色互兼化

前期的调查中显示有57.14%企业都有专业理论培训的诉求。邀请企业当中有提升自我素养的人员走进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培训,在这一环节中能够促进企业科研团队的研发创新能力,有力地促进企业创新理念,会大大提高企业员工的目标认同、价值统一和组织信赖。增加其产品和服务的技术附加值,增强该企业在市场中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及市场竞争力。企业人员也能够从中学习到较全面的专业理论,形式方法等内容。吸收每位学校导师的精华,开阔专业学术视野,拓展研究思路,促进专业创新。双方搭建这样一个联动共享平台优势非常明显:

首先,教师熟悉高校课程教学,在艺术设计专业理论的教授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有着较好的艺术审美和艺术内涵。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深入设计公司,并且参与真正的项目设计,会更加明确客户的真实要求。同时也积极邀请企业精英到学校来做讲座,将企业中真实的项目引入课堂,全面而系统地让学生了解到一个方案由雏形到发展,最后落地生根的整个过程。整个教学实践环节形成了教师与企业设计师相互翻转的互动教学。其次,校地共建的导师团队人员结构丰富,是由不同职称、学历、职业背景的人员组成。改变了过去单纯由学校导师指导下带来的知识面、专业设计领域局限、个人实践经验缺乏的缺陷。学生可以从每位导师那里接触到相关学科不同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以及具体实操方法,拓展知识面,扩大学生视野;基于校地共建导师团队中企业所占较大比例,这些导师大多是企业的总设计师、技术骨干等,他们谙熟企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除了需要具备较好艺术审美力、鉴赏力之外,还需要具备技术过硬的设计软件操作能力,具备投身设计一线的工作经历、设计项目参与的经验以及社会交往关系。[5]

四、全方位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基于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的特殊性质、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组织过程与形式,学校对学生课程学业应采用多元性的评价与考核。以专业理论基础、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养三大教学模块为根基,以 “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校地联动一体化”校地合作为平台,通过校地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参与教学实施,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渗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中,将学生在校内的学习与校外的实习两个教学环节相衔接,從传统的单一培养向多主体、多场所、多模式综合的“阶梯递进式”培养模式转变。在对学生的考核方面也应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运行考核机制要灵活。学院在制定艺术设计专业实践内容考核标准可以借鉴设计行业综合考量员工的标准来制定课程学业评价标准。当然在整体考核标准及内容方面还是要严格按照课程的教学大纲为基准。其次,加入企业文化精神元素。企业参与就很自然地会将考量学生的评判标准中加入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将学生的诚实守信、勤奋刻苦、吃苦耐劳等企业人品质、企业精神贯穿到学习中去。再次,发挥校地联动的作用。积极推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参加一些规格较高,认可度强的专业赛事。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等,实行学生参加各种大赛的成绩置换学生实践成绩或奖励学分的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1]张勇.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路径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3(06):99.

[2]吴佩平.感性价值构建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装饰,2015(08):122-123.

[3]刘文清.构建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05):10-12.

[4]容州.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J].美术大观,2015(10):134-135.

[5]周月麟.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参与性教学研究——以校企合作实训教学为例[J].艺术教育,2015(07):102-103.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全人教育理念下江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当前江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