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藏族舞蹈中颤膝的美学特征与教学训练

2020-10-09 10:05张铭宴黄敏学
艺术大观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训练美学特征

张铭宴 黄敏学

摘 要:藏族舞蹈中的颤膝是极具象征性,体现民族风格特色的动律,颤膝尽管并非大幅度的舞蹈动作,然其在藏族舞蹈中的地位,如“顶梁柱”般重要。通过藏族舞蹈组合《库玛拉》,分析研讨颤膝的训练方法,从而更广泛地传达出藏族人民活泼、爽朗、豪迈、英雄主义的性格与气质,让观众深切领略到藏族人民的生活美感,这便是颤膝在藏族舞蹈中的美学特征与训练价值。

关键词:藏族舞蹈;颤膝;《库玛拉》;美学特征;教学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2-00-02

藏族舞蹈种类繁多,藏族民间舞蹈中膝部动作具有“屈、伸、颤、扭”等美学特征,“颤”是其中最核心的元素。藏族舞蹈膝部的屈伸动律与其他民族民间舞蹈相比,有其自身独特之处,“藏族舞蹈动作准备时必先屈膝、上伸、下放;上提逐渐聚拢。膝部有时连续的屈伸运动,会形成极富弹性的、颤的动律;动作方向的变换,膝部又形成灵活、自由的扭绕动律,这是藏族舞蹈最基本的动作语言。”[1]颤膝这一动律是由膝关节发力,上下运动而产生颤动,无论快速灵活抑或缓慢柔韧,都似溪水般连绵不断,广泛运用于藏族舞蹈的各个舞种。

一、颤膝的美学特征

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长期缺氧,昼夜温差极大,增加了藏族民众的劳动阻力与强度。此外,藏族是一个具有虔诚宗教信仰的民族,藏传佛教深深地烙印在每个藏民心中。不同的自然环境与民族文化,造就了藏族民间舞的中“颤”的风格特点,颤膝的形成与藏族人民生活的地理环境和劳动方式息息相关。顫膝常用于堆谐、果谐、弦子、锅庄、热巴、卓等藏族民间舞蹈,藏族舞蹈的最大特点是以下肢动作为主,下肢又以膝关节颤动为核心,体现出藏族舞蹈“不颤不美”的美学原则。藏族舞蹈中的颤膝是在膝关节颤动频率适中的情况下伸直和屈伸的过程,这一过程只能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和呈现,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审美观感,无法准确地用文字加以形容。

颤膝不单是凭借膝关节的颤动来发出动作,还要有松弛度以及控制力,自膝关节颤动而起,带领全身产生舞动,加上不同层次的细节变化,打造出丰富多样的藏族舞蹈品种,展现藏族舞蹈独特的审美特征。伴随着动作的浮动变换,颤膝的幅度也有所变化,在强弱不同节奏的影响下,膝盖控制着脚步踩立于截然不同的节拍上,以此表现颤膝的节奏韵律感。藏族舞蹈中颤膝运用极为广泛,是藏族舞蹈的灵魂所在。在卓、谐、堆谐三大类藏族舞蹈中,颤膝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既分快慢,也存在轻重之别,配合上胯部、手臂等动作,体现出藏族舞的粗迈、顺畅的审美特征。由此可见,藏族舞蹈中的颤膝是极具象征性,体现民族风格特色的动律,颤膝尽管并非大幅度的舞蹈动作,然其在藏族舞蹈中的地位,如“顶梁柱”般重要。

二、颤膝的分类

颤膝根据特定的音乐节奏来带动膝关节颤动,并与舞蹈的节奏相协调,颤膝在不同类型的藏族舞蹈中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种:

(一)硬颤膝

硬颤膝是膝关节一同颤动,上身伴随着膝关节的屈伸而起伏变动,兼具连续化、停顿性特征,是藏族舞蹈锅庄舞最基础的动作。硬颤膝的节奏感非常强烈,大体均是借助于两膝的共同颤动来展现传递的,动作上必须有顿感,但又不能失去续性化特征,此外节奏还必须强烈有力度,这对膝盖驾驭的要求极高。硬颤膝对锅庄舞中的情感传递和表现具有极为关键的影响性,律动感强烈的膝部动作配搭上舞蹈演员外化的强力的踩步、交叉步等动作,加剧了舞蹈总体的热力度,渲染色彩更为浓郁。舞者围绕一个圆圈不停绕行舞动,产生一种统一和谐的运动感,总体效果强烈。

(二)软颤膝

软颤膝是膝盖颤动时柔韧性较高,上下运动富有力量感,且延绵不绝,是藏族弦子舞中的关键动律,在弦子舞中发挥着串联过度的作用,要求膝盖不可紧张僵化,要活泛灵动柔软,动作上也必须连贯,不可断裂。软颤膝对舞蹈表演者具有膝盖颤动的连贯性要求,与硬颤膝的点状颤动不同,软颤膝属于线性颤动,从膝盖开始发力,以连续轻柔的颤动来令全身产生律动感,增加舞蹈总体的柔性美、流畅美,借助软颤膝的连绵颤动,舞蹈动作变得舒缓松弛,辅以舞动的长袖,如同鸟儿在空中恣意飞翔,全面释放身体的内在活力。

(三)碎颤膝

碎颤膝是膝盖放松,弹性化地进行上下运动,多应用在藏族踢踏舞中,其频率较快,节奏琐碎,具有轻快灵动的特征。碎颤膝借助于双膝的交替变化,带动脚掌离地约15度,弹性化的膝部、脚步踏点节奏灵动,频率快速,如同孔雀开屏般盈盈起舞。相较于硬颤膝和软颤膝,碎颤膝的膝部跳动次数最多,连续中伴有停顿,但通常不为人所觉察,造成一种犹如弹簧式的颤动,却又相互连接交替的审美观感。

三、藏族舞蹈中颤膝的训练

学者指出,“舞蹈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既有其自身形式的独特演变过程,又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与民族特性、时代思潮、社会心理、文化属性等产生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2]颤膝作为藏族舞蹈的艺术风格与律动感的完美呈现,是藏族舞蹈文化的标识性符号之一,在训练中可分为单一动作训练(踢颤、掏颤、踏颤)、短句训练和颤膝组合训练。为此,北京舞蹈学院开发出专门的训练教材《库玛拉》。《库玛拉》创作于1959 年,“高如星、薛海池、李正康三位老师共同完成编创了《库玛拉》组合,组合素材是在四川康定地区收集大量藏族‘堆谐(踢踏舞)。”[3]在之后的教学传承中,大家对该组合不断进行创新和拓展,如在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基本步、退踏步和嘀嗒步,形成了如今的具有训练价值的藏族舞蹈组合《库玛拉》。

“库玛拉”的含义是“堆谐”固定的舞蹈曲牌,旋律朴质而又婉转悠扬,再加上多样的舞蹈语汇,充分表现出了藏族人民获得自由,过上幸福生活的欢悦之情。这个藏族组合以颤动律为核心,加入难易程度不一的下肢动作,达到强化训练舞者的动作协调性以及膝关节控制能力等目的,不仅让舞者感受到了“堆谐”极具律动感的节奏,还使其更好地展现出“堆谐”的舞蹈风格。

(一)采用规则的三段式架构展开合理化编排

由浅及深,自简而繁,是规则三段式架构采用的训练方式,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舞蹈动作要领,不用死记硬背舞蹈动作的顺序。颤膝组合包含诸多舞蹈步伐,如进退步、嘀嗒步、基本步等,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基础动作,还可加深对颤膝的肌肉记忆。在学习和了解颤膝动律风格时,既要训练肢体语言,又要加入适当的文化体验,教师可穿插讲解一些西藏的民俗文化与雪域风情,促进藏族舞蹈训练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掌控好节奏力度,确保均衡匀称的颤动

藏族舞蹈的动律具有综合性,一个藏族舞蹈动作中至少有两个动律存在,有时是多种动律贯穿于一个舞蹈动作,如藏族的踢踏舞,是借助于膝蓋的颤抖来增强律动感和美感的,从而彰显其独特的韵味,这是借由双腿力量发力来带动全身律动的。这类基础律动的颤动都带有强烈的节奏感,且颤动幅度匀称均衡。因此,这类舞蹈能够锻炼膝盖的韧度,具有一定的拉伸作用。由于这类动作大部分是居于微蹲状态,能够管控住双腿的肌肉,使其保持紧张态势,同时连续性颤动又有利于双腿紧迫感、僵化感的舒缓。双腿经由重复性的拉伸,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双腿的韧劲与弹性。不同藏族舞种的颤韵在振幅、频率上虽有所差异,其共同特点是进行全面的下肢颤动训练。在藏族舞蹈的训练中,只有单一的控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颤动,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舞蹈所表现出的情感才具有魅力和色彩。

在进行颤膝动律的训练时,身体要在自然位先做好准备,胸部微含,同时双手垂放于身体两侧;进行颤膝动作时,膝盖要适度松弛,重拍要朝下,上身保持适度的紧张感。在扎实掌握原地颤膝动律后,可适当加入一些变化元素,如颤踏步,双脚踮脚,交错踏地,一拍两次,膝盖放松,配合原地颤膝动律,此外,还有颤(点)步、颤跺步、颤踹、颤端步等。这些步法都是在配合原地颤膝动律的基础上,进行腿上的“端”“跺”“点”“踹”“抬”等律动变化。

综上所述,对藏族舞蹈颤膝的训练,引导我们在藏族舞蹈学习中快速找准技术要点与难点,借助对膝盖的松弛化训练来探索藏族舞蹈的基础风格特性,使我们对藏族舞蹈颤膝动作规律的掌握更为深刻,更广泛地传达出藏族人民活泼、爽朗、豪迈、英雄主义的性格与气质,让观众深切领略到藏族人民的生活美感,这便是颤膝在藏族舞蹈中的美学特征与训练价值。

参考文献:

[1]才让扎西江措.藏族传统民间舞蹈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

[2]张延杰.文化史视野下的西方舞蹈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潘志涛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渊源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教学训练美学特征
论微电影的美学和传播价值
彩球练习法在乒乓球运动员反应速度训练的应用探析
军事院校任职专业实战化教学和训练的几点思考
阆中手工打结丝毯技艺的传承人保护探议
第六代导演的美学追求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变迁浅论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
变换规则与要求提高非专业女子篮球教学训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