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素质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研究

2020-10-09 10:05王爽
艺术大观 2020年12期
关键词:欣赏课审美高校

王爽

摘 要: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并进而促进整个社会人的和谐相处能力发展。本文主要研究高校公共素质教育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实际情况,在了解高校素质教育中美育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以及音乐欣赏课程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美育作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高校公共素质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且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校;公共素质;音乐;欣赏课;审美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2-00-02

由于我国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面推进,促进大学生个体兴趣爱好的发展,展现高校大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体验,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更好的感知音乐的能力。对提升大学生的公共文化素质,以及继承与发展音乐课程起到了重要效果。本文研究高校公共素质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内容,是立足于高校公共课程发展的视角,更好地展示高校公共音乐欣赏课服务效果,为大学生培养音乐欣赏能力提供更多的保障。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活动开展,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体现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在音乐教学模式多元化发展的视角下,进一步体现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价值。所以,高校开展公共素质教育,并体现音乐欣赏课程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研究高校公共素质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欣赏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1]

一、开展高校公共素质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的具体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校音乐欣赏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上发挥了审美教育的功能。而且音乐欣赏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音乐欣赏作为艺术的教学形式,受到了大学生的关注。并且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逐渐提高的过程中,使得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活动开展更富有情趣。在审美对象更加多元化的基础上,学生作为音乐欣赏教育的审美主体,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感知感受以及鉴赏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高校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上,将音乐审美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艺术类的审美教学活动体现在美育教学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综合能力。通过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活动的发展,能够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中以高雅的情趣投入其中。在赋予学生以更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的基础上,全面地提高了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审美素质。[2]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高校开展公共素质音乐审美、音乐欣赏课程,对学生挖掘音乐美、感受音乐之美,在音乐艺术中欣赏美、追求美,以音乐的旋律接受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作品,体现学生的音乐艺术家情感。而且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人格素养以及人文素质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音乐欣赏课程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施美育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树立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的健康的文化素质发展。在传统文化魅力以及传统文化继承发扬的历史重任下,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赋予学生以更强的音乐审美学习能力,能够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于保留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高校公共素质音乐欣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音乐欣赏课教学

高校在开展文化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音乐欣赏等课程的开展重视程度不高,教师在开展音乐课程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设定不充分,教学活动比较单调,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高校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建设不足,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发展,以及人格、性格发展构成了深入影响。因此,在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审美教育的忽视,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发展,同时又障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进步。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力不强,忽视学生的审美教育,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念的发展不健全,而教师对音乐欣赏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性指导不强,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学生的审美能力下降,音乐欣赏课失去了应有作用,造成整个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内容和环节上的脱节。[3]

(二)高校对音乐欣赏课程改革重视程度不高

高校素质教育中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的改革重视程度不高,在音乐教育中难以发挥其作用,使得学生整体的审美水平和综合素养发展受到了制约,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不足,学生的审美能力下降以及审美渗透力不足的情况下,学生出现审美疲劳以及感知能力下降,难以融入音乐欣赏课程中。而且在学生的審美能力以及美育的理论课程开展不足的情况下,降低了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作用。在音乐欣赏审美能力发展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缓慢,在学生的审美观以及价值观发展不足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尤其是在高校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贯彻落实不足的情况下,音乐欣赏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进程缓慢,课程本身的教学效果以及美育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音乐欣赏课程的改革,才能与时俱进的发挥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的作用,丰富学生的音乐欣赏经验,奠定学生审美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优化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结构,发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作用,奠定高校音乐欣赏课审美教学的重要基础。

三、促进高校公共素质音乐欣赏课程审美教学活动发展的对策

(一)重视开展音乐欣赏审美课程

高校公共素质音乐欣赏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应当重视音乐欣赏的教学活动多样化发展。在努力实施音乐欣赏课程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进一步体现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作用。高校公共素质音乐欣赏课程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不断的体现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作用,并且通过审美教学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在培养学生高雅情趣的过程中,音乐欣赏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并且达到美育教育的功能。音乐欣赏审美课程,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与时俱进创新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重视开展音乐审美课程,并且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使得学生的音乐审美操作实践等多方面的能力获得全面性的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促进音乐欣赏课程改革

重视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努力增强音乐欣赏课程的专业化系统化发展的能力,发挥高校的素质教育作用,体现高校音乐欣赏教育课程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成为引导学生文化素养发展以及人文素质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美育教育,赋予学生以更多的审美知识,从而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综合性发展。结合高校音乐欣赏课程开展的具体信息,努力营造适合高校音乐欣赏课程开展的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重视音乐欣赏课程结构的调整,将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活动的具体任务目标加以细化,并融入高校教学活动中来,逐步推进高校音乐欣赏教育课程建设,从而满足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需要。高校的课程建设以及课程教学活动中,应当引入和重视音乐欣赏课程,并且强化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活动,在保证音乐欣赏课程发挥其作用的基础上,满足了高校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发展目标,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发展,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进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四、结束语

本文围绕高校公共素质音乐欣赏教育课程,针对音乐欣赏课程发展现状,以及当前高校对公共素质音樂审美音乐欣赏课程重视不够、教学改革滞后等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当前音乐欣赏课程的不足之处,并且在积极开展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培养审美能力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确保高校公共素质教育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促进音乐欣赏教学活动全面开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从而达到了改善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目标。作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音乐欣赏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促进音乐欣赏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交叉互动,促进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对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同时需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高效公共素质音乐欣赏课程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同时需要体现音乐欣赏课程的创新性,对全面提升高校公共素质音乐欣赏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玉洁,代春洋,李菲.增强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职业,2020(15):69-70.

[2]任娟,黎燕.理工类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思路[J].戏剧之家,2020(14):191.

[3]刘雯波.音乐欣赏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功能[J].黄河之声,2019(15):115.

猜你喜欢
欣赏课审美高校
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