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
摘 要:陕西民间美术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民间美术在布艺制品、民族服饰、剪纸文化、编制手工艺品等方面,都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和示范。但受到现代信息文化的影响,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常会忽略掉民间美术资源。本文尝试从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出发,结合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谈谈如何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
关键词:民间艺术;环境创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0-0-02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直接生理成熟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学习的结果,而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我国教育家陈鹤琴也认为“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
陕西民间美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它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审美体系,被历代劳动人民所承袭。陕西本土的民间美术,其布艺制品美观实用,民族服饰色彩绚丽,剪纸文化虚实相生,编织手工艺品小巧玲珑等等,都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和热爱。当下,受到现代信息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我们民族性的范畴和观念正日趋淡化,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步发生改变。对于民间美术来说,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正遭受破坏,给其传承延续带来诸多的困难和不便。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结合起来,让幼儿从小就能够认同民族文化,感受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和丰富内涵,继而能够热爱、学习、传承并发展它,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使其具有初步的审美、创造和动手动脑能力,并使其艺术修养得以提高并终身受益,成为我们这一代幼教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现状
通过对西安市内各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市区幼儿园及幼儿培训机构的教师、民间文化传承等群体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陕西传统民间美术的发展、传承及其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现状并不乐观。
(一)具体表现
1.部分幼儿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民间美术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幼儿园环境布置也未形成系统的可以呈现陕西民间美术的案例。
2.幼儿园有关民间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较少,且比较零散。现行的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中如何利用民间美术创设幼儿园环境的更是寥寥无几。
3.部分幼儿园,教师虽然对幼儿进行陕西民间美术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但其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连贯性,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具体原因分析
1.民间美术传承出现问题,断档现象较为严重。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民间艺术(包括民间美术)作品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遭受到挤压和破坏,其传承与发展亦遭受到严重影响。传承过程中其创新程度不够,就很难适应当代人对审美的要求。由此导致不少民间美术的群众基础越来越薄弱,地域性差异越来越小,得不到很好的丰富和发展。
2.在校及刚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关注和认知偏少,喜爱程度也不高。尤其是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手工美术作品缺乏认识,反而会更喜欢一些新潮或时尚的工业制品。我们应认识到,目前完全依靠学校的教育和引导,难以使学生们能够深入地挖掘和整理,传播优秀的传统民间美术。
3.幼儿园及幼儿培训机构的从业教师及部分家长对于优秀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的关注不足,在认知和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会导致现在的幼儿们在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中很难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民间美术,也导致了幼儿及家长们很难发现、接触和理解传统民间美术,使得其难以应用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用民间美术的意义
陕西民间艺术可谓是绚丽多彩、琳琅满目。例如华县和临潼的皮影、陕北和周至的剪纸、凤翔的泥塑和年画、咸阳以及渭南的面花,还有其他各地的民间布艺、编制手工艺等,历史悠久,选材严谨,制作精美。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线条运用上,都虚繁简相宜、韵味独特;色彩运用上,更是对比强烈;表现题材也是丰富多样。总体来说,陕西民间艺术欣赏价值很高,同时富有强烈的教育意义。
在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1]
由此可见,将民间艺术引入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该从小做起,使幼儿体验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启蒙引导作用。另外,在打造“中国梦”、推进全世界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利用健康而又积极向上、并贴近幼儿的传统民间美术资源进行系统的民间艺术教育,能够有效地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陕西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具体应用
(一)提取民间艺术的美术因素
我们提倡将陕西民间美术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其实是在加深对传统文化精神理解的同时,对民间美术符号进行撷取、移植、改造和创新,并结合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功能性需求, 将美术元素运用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之中。
如凤翔泥塑,其本身就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尤其是幼儿的喜爱。我们可以对诸如座虎、挂虎、卧牛、五毒、十二属相、金瓜、吉虎、鹦鹉等玩具类泥塑的形态及色彩进行撷取和提炼,然后再设计并运用在幼兒园的走廊、墙面、楼梯等地方,营造操作性、探索性、艺术性、教育性、参与性的民间艺术环境氛围,让幼儿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美,继而去热爱并学习。
再如临潼皮影、周至皮影、阎良新兴剪纸、周至剪纸等。我们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可以运用抽象提炼的手法,借助这些古老艺术的特征进行创造性的构思。若在区角活动中巧妙地将剪纸、皮影艺术融为一体,借用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物质条件和新的艺术手段用屏风的形式展现出来,将会给古老的民间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给幼儿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感认知,激发幼儿的探索、创造、表达的欲望。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用陕西民间美术
对于整个幼儿园的教育体系来说,幼儿园环境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实施媒介。如何借助陕西民间美术元素,让幼儿在自然愉快的氛围下展现并认识到自我的能力,并从中获得对自己的认同,我们有着以下的探索:
1.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素养,增强教师运用民间美术进行资源环境创设的能力,丰富教师运用民间美术资源进行环境创设的方法。让幼儿教师主动地去选择和了解民间的美术资源,全方面、全方位地去了解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价值,感受民间文化的丰富内涵,在提取民间艺术的美术因素的基础上,挖掘民间美术的教育价值。
幼教老师还需要不断地更新观念,于民间美术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应用中寻找创新性,结合时代特点,以不同的环境创设形式来弘扬民间文化艺术。民间美术资源丰富多样,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该以幼儿为本,合理地筛选适宜的、具有教育价值的民间美术内容。
2.幼儿园的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等,选择与民间美术有关的活动,让幼儿体验古朴自然的风俗民情。例如以“热闹的春节”为主题,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剪窗花、捏泥塑、制作花馍、看皮影戏、创作年画等活动。
区域活动是辅助教学活动的一种最佳形式,创设蕴含民间美术元素的各种区角活动,努力营造创设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比如可以在益智区、美工区、科学区、表演区等,投放一些富有陕西民间美术特色的学习材料,帮助和鼓励幼儿通过自主的学习和游戏来获取知识经验。另外,教师也可増加一些区域,如泥塑屋、手工坊等,为幼儿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幼儿通过与区域的互动,不仅增加了对民间美术的认识,更提高了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3.幼儿园环境布置的时候,除了体现一定的审美情趣外,尚应积极地把一些体现陕西民间美术的作品巧妙地融入当中去。比如在走廊里,在楼梯里或在墙面装饰中,把幼儿制作的包含陕西民间美术元素的画作、剪纸、手工艺品等自然陈放,激发幼儿参与环境设置的积极性。使得整个环境布置在丰富幼儿们感知觉经验的同时,还能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并使得幼儿发挥其创造性。
4.加强民间美术资源环境创设的多方面支持,构建有利于幼儿园开展民间美术教育的可持续生态性环境。可以积极地邀请陕西民间艺术方面的各种专家和人士,给幼儿教师和幼儿进行直观的示范,讲解泥塑、皮影、剪纸、编制手工品等方面的知识。积极地联合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关中民俗博物馆等,作为学院的教育资源,让幼儿不仅感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还能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迫切建设美好家乡的愿望。
四、结束语
目前,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民间美术资源的运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希望更多的幼儿园、幼教机构和幼儿教师,都能够主动地勇挑传统民族文化傳承的重任,为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积极创造了解和认识陕西民间美术的机会,让幼儿可以尽早地接触陕西民间美术,尽可能更多地传承其中所蕴含的优秀品德和丰富内涵。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20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