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常州地区居家养老空间设计

2020-10-09 05:10王秀彩
艺术大观 2020年20期
关键词:常州市空间设计居家

王秀彩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常州地区养老模式现状和存下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老年的心理及生理特征给出在宅养老居住空间设计的建议,在这过程中融入艺术设计的相关内容,期望为研究常州城镇老年人在宅养老的空间规划设计提供新的思考方式,为在宅养老空间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居家养老;无障碍通行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0-00-02

常州市卫健委、常州市老龄办会同常州市人社局、常州市民政局2019面重阳节共同发布了《常州市2018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常州市共有百岁老人324人,每10万人中有百岁老人8.48人,位居江苏省前列。据统计统计显示常州市高龄、空巢、失能半失能比重逐年增加。随着老年人口比重日益增高,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老年人不仅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而且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在解决当前的城市发展问题时,在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为老年人提供既住得起又感到舒心、自在的养老场所,是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后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老年人心理特征的影响,居家养老或者说在宅养老是中国人首选。

一、常州养老模式与适老性设计现状分析

在常州养老方式有在宅养老(在宅养老又分独居养老和与子女共同居住养老)、养老机构养老、老年人公寓、养老住宅、日间照护中心等方式,受国情和传统文化影响,大多数老年人都希望居家养老,在自己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小区,更希望跟自己的儿孙生活在一起,受多年来计划生育的影响421模式下的家庭结构,现在老年人都有自己的住房,市场上为老年人设计的空间少之又少,多数是以健康的中青年设计,家居的舒适程度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所以当下为老年后半生打造完美居住空间,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就是当下要求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老有所居”更具有实际意义和积极意义。

二、现阶段常州地区居家养老存在问题

根据调查目前常州地区居住类建筑高度发达与大量建造的今天。在居住中面向老龄化社会的适老性住宅和老龄护理设施,在数量上还不及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大部分依旧停留养老机构的福利性养老层面,远远落后于市场日益兴起的追求个性化适老空间设计需求。现阶段常州市面上不论是样板房还是居住商品房还是老旧小区住房空间定位消费群体都是身体健康的中青年人,设计方案都没有考虑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并且缺乏艺术设计理念,这种供需之间日益显著的矛盾使得是适老居家养老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三、居家养老室内场所设计理论

(一)感官刺激与直觉功能康复

据相关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知觉功能的衰退与外部感官刺激相对不足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即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气味触觉等感官的刺激,能够有效增强老年人的知觉敏感度,同时植物具有安神镇定、消除疲劳、帮助睡眠的作用。部分植物的香气可以治疗疾病,缓解焦虑,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露台和阳台花园的设计时可以适当加入植物设计,增加老年人的自然体验感,有助于老年人舒缓情绪。人体感受感官在经历强烈的色彩刺激之后会产生神经冲动,进而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与情绪。

(二)无障碍设施与运动功能康复

老年人的居室空间设置应配备相对完备的无障碍设施,设计人员在进行无障碍设施设计的过程中,应与老年人的运动机能以及康复状况进行巧妙的结合。较为常见的无障碍系统有扶手和坡道,在室内空间内,扶手是相对普遍的。设计人员在进行扶手设计时,应与老年人的日常行动路线进行巧妙契合,使老年人在可以借助扶手进行步行和运动,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进而增强老年人的运动功能。坡道主要设置在室内的位置,用于联通室外台阶和室内地坪,设计人员在进行坡道设置时应合理布局坡道的坡度,根据老年人的臂力情况,来合理调整坡度,使老年人可以借助臂力进行爬升。

(三)空间活动和心理满足

设计人员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满足老年人的日常所需,还要满足适当缓解老年人的孤寂感。交往活动是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为此人们也提出了“居家空间设计要以交流场所为核心”这一观点。在公共区域,设计人员根据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形式,设置了理发、阅览、餐饮、棋牌、健身等等小场所。供老年人交往所用。除了休息之外,多数的老年人会在公共活动区域参加活动,据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重视交流场所的合理配比,根据老年人的日常交流形式以及活动爱好,进行灵活设计,满足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交际所需。

四、居家养老模式下常州地区住宅适老设计建议

(一)行空间设计

作为老年人的居住空间设计,首先要满足基本的行走空间无障碍通行,行走无障碍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能满足轮椅畅通无阻,轮椅一般通行尺寸是900mm,地面无高差,材料防滑。扶手是空间安全的必备,墙面设计扶手,从家门口、玄关、到室内的主要行走动线、浴室内等方便老人在不使起身做下不再吃力,也方便老人在不用拐杖的情况下扶着墙面把手也可以无障碍通行。推拉门的轨道设计在顶界面,地面没有轨道障碍方便老人进出不会有磕碰,轮椅能无障碍通行。

玄关空间作为家庭的入口空间是老年人经常出入的地方,首先进户门要加宽一般要大于900mm,最好采用母子门,取消高差和门槛,地面材质应采用防滑地砖和防滑地板。此外,在行走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融入艺术理念,可以使设计特色更加明显,使老年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更加小心。

(二)灯光照明设计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视觉感知能力会减退会。会有老花眼、青光眼等视觉疾病,对光环境敏感度会降低,对光环境强度、适应性调节时间加长,在居室内工作或读书看报时,照明亮度是一般家居照明的两倍左右,室内的光线差别要限制在最少限度内。Line实验证明老年人对光的感受能力较弱,眼睛的晶体透光性差,对色彩的辨别能力低于年轻人得25~40%左右,分辨暖色比分辨冷色更容易。

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除了色差外,有时也会变的畏惧光,因此在居住材料选用上尽量避免选择会反光眩光的材质,也要避免在视线范围内出现过量的点状照明。反光主要出现在立面,例如玻璃柜上的玻璃门不仅会反光还会映照出人影。徒增幻影的误会,过于光亮的地板,抛光石英砖或者涂上亮面漆的木地板,会产生眩光,产生视觉暂留及视线不良。采光通风,在條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应采用一次光源,特别是卧室,客厅空间。尽量在南边保证充足的阳光和自然风。昏暗的灯光会对视觉感知器官眼睛造成不适,增加视觉负担活动,会使老人产生消极情绪,过强的光线,会使感觉刺眼眩晕,容易产生幻光,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老年人的心理及生理特征,人工照明设计师不能简单地用节能灯吊灯作为光源,应采用光线柔和的散射光漫射光,不同功能空间其照度也不相同。[1]

卧室空间应保证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一采用光照柔和的光线。卫生间厨房间空间狭小,危险性大,应采用充足的光照,利于老年人视觉分辨能力。在保证各个空间主光源符合老年人视觉需求后,可以搭配一些辅助光源增加空间光影的层次。此外,在灯光照明设计的过程中采用艺术设计理念,使灯光在照明的基础上散发艺术气息,可以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色彩,使生活充满希望。

(三)智能安全系统设计

卧室床两边要设置一键紧急呼救系统,床头柜上要安置固定电话机。并设置亲人和护理站一健通功能并且数字要放大。卫生间经常使用淋浴,要注意防潮透风,避免老年人在使用淋浴时缺氧产生危险,应安装紧急呼救系统,使老年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得到救助。卫生间可设计智能马桶,自己开盖,关盖冲水,避免老年人弯腰开关或者忘记冲水。厨房间设计坐凳旁边也应设一键呼救遇到问题及时呼救。老年人记忆力差,肌力下降,会忘记关掉煤气阀,对老人的生活提供更多舒心安全帮助的是自动断电断火的,煤气灶并要安装漏气报警装置,增加安全性应设置智能化开关。橱柜台面下面,应设计容膝空间,该空间不小于650毫米,(轮椅宽度在630毫米)方便老人使用轮椅或者做着操作方便。所有柜门设置在离地400~1800范围内,方便老人存取物品,不用做过多的肢体动作。厨房内设置坐凳并加设扶手,吊柜可以设置一键升降式,深度在200毫米左右。防止站立时碰撞到头部。[2]

老年人起夜次数变多,因设计感应灯减少在卧室里寻找开关的困难,又避免老年人起夜时的磕碰。还可以设置一键关灯功能,在任何一个空间都可以一键开关灯,任何空间的灯避免在出门时还要到处关灯。客厅采用语音播报系统可以语音,对电视进行操作、台避免老年人对电子产品使用困难。智能安全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很多安全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生。

五、结束语

居家养老为老年人住上舒适安全方便温馨的生活环境,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在住宅设计时必须以老你人为中心,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便利为目标,在这过程中融入艺术设计理念,使设计方法更具特色以及吸引力。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为居家养老问题解决起到一定的作用,为居家养老改造设计提供参考,降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隐患。

参考文献:

[1]钱亚华.居家养老住宅室内空间适老化设计要点[J].农家参谋,2020(09):208.

[2]蓬懿,吴剑锋,朱意灏.居家养老模式下适用于普通住宅空间的养老产品设计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12):25-27.

猜你喜欢
常州市空间设计居家
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冠英小学教师作品
《室内空间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中考有约
借助数轴易解题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SOHO模式下的现代办公空间设计—婚庆展示区效果图》
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
微生高的往事
初四居家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