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爽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已对教师职业资格实行“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基础上,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并建立教师教育院校对师范生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的制度;加快推进允许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开展教师教育院校办学质量审核,审核通过院校的师范毕业生可免试认定教师资格,便利师范毕业生就业,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本次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属于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多数教育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促进优质师资培养、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手段。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在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从封闭向开放转型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构成了此次改革着力要解决的问题。
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考试改革更有利于教师队伍“量质齐升”。我国教师教育肇始于1897年,是年盛宣怀在其创办的南洋公学中设立师范院。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正式招生,标志着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产生。此后,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相继受到日本、美国的影响,确立了以独立设置的不同层级的师范院校为主、部分大学下设教师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教师培养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体系,除了独立设置中等师范学校和师范专科学校以外,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把综合性大学下设的教师教育机构全部集中到师范院校。此时的师范教育体系是相对封闭的。伴随着社会发展,对更高质量教师、更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需求日益突出,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师范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是必然的趋势,以此吸引多元人才进入教师队伍,逐步破解传统师范院校同质化严重、模式单一、特色不明显、办学质量不高的问题。
1995年,《教师资格条例》颁布实施后,教師需要持“资格证”上岗,而师范院校毕业的师范生不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毕业后自然获得,这一政策一直延续到2013年8月《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颁布。该《办法》规定,“试点工作启动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自此后入学的师范生若想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必须参加考试,与非师范生没有区别。而本次改革,重新恢复了对教师教育院校专业性的认可,对师范生获得教师资格证的要求进行了调整。总体上可以说,自1995年以来,随着教师资格考试的普遍推行,教师市场的准入制度与机制逐渐确立。
我国当前教师队伍仍然面临“量”与“质”的共同压力,在相当一部分地区,教师队伍数量紧缺,结构性问题突出,专业素养亟待提升。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能有效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破解:教师资格条件的标准偏低,对教师教育专业的要求不高,对报考者所学专业、所修课程、教育实习经历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教师的专业性引领不强;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单一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资格认定的可信度;教育教学能力的测试缺乏有效性,弱化了对教育实践能力的评价和考核,难以考察教师能力;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与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体系不衔接,未形成一体化支持体系。
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社会现实和需要破解的突出问题,站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来看,我们除了要保持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同时要进一步发展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方面的优势和特色,集中、高品质地培养优秀教师,满足社会发展、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需求。因此,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依然可以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进入教师队伍,这是保持了开放性;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制度,把认定权交给通过办学质量审核的教师教育院校,也是进一步落实师范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教师教育院校办学活力,培养更多优秀的教师,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
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是教师教育院校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契机。本次改革对我国开展教师教育的高等院校来说意义深远。第一,这次改革的系统性特征非常鲜明,不是具体解决某一问题的局部改革,而是提升教师教育院校办学质量整体改革中的一环。此次改革之前,教师教育院校师范生获得教师资格与其他非教师教育院校相同,都要经过教师资格证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认可教师教育院校在教师培养上的“专业地位”。当然,我们不能假定专业性和高质量是教师教育院校天然具备的,不同教师教育院校间差距较大,这需要与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相关联。
事实上,教育部2017年就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决定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本次改革要求开展教师教育院校办学质量审核,审核通过的院校免试认定教师,正是与系列相关改革的有效衔接。我们也可以看到本次改革并非简单的“一刀切”,对待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加快推进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其他师范毕业生根据所在院校办学质量审核进度推进,进一步强化质量观。
第二,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更有利于激发教师教育院校的发展活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理顺了师范生从事教职的程序和关系,教师教育院校办学自主权扩大,可以将师范生的培养重点放在回应地方和区域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特色上,而非资格考试训练,更有利于凝练教师教育院校办学特色,更有利于建立起开放、一体化、能力为本的职前教师教育体系。一旦良性生态体系形成,将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教师教育院校,从而改善教师队伍质量。
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将教师培养和教师资格认定有效衔接起来,对于教师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教师教育院校发展的重要契机。至此,开放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制逐步完善,师范大学、综合大学和中小学等多元主体共同承担起培养教师的责任,教师培养形态实现创新。教师教育院校要进一步加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践等资源体系建设,加快做好专业认证,以评估促进发展;综合性大学要发挥专业优势,开设厚基础、宽口径、多样化的教师教育课程;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政策,逐步将修习教师教育课程、参加教育教学实践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的标准,共同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周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