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国企项目投资效益的策略构建

2020-10-09 11:21刘丹明
理财·经论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投资项目国企

刘丹明

摘要:从“产出/投入”关系式中考察项目投资效益,可采取: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追求投入最小化,以此指导国企的项目投资活动。从中所具化出的投入最小化目标的实现途径便是根据投资项目的资本有机构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并在资源集约化配置中提升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项目;国企;投资;效益

在国企改革背景下需要不断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其中提高国企项目投资效益成为重要途径之一。从“产出/投入”关系式中考察项目投资效益,理论上可采取两个途径:1.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追求投入最小化;2.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追求产出最大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下,以及基于我国实体经济目前的发展状况,应以第一个途径来指导国企的项目投资活动。从国企组织资源视角认知“投入”,其主要由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构成,且财力资源是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之间的润滑剂,从中所具化出的投入最小化目标的实现途径便是根据投资项目的资本有机构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并在资源集约化配置中提升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由此便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一、框架分析

(一)价值构成

在经济学层面可以将项目的价值构成定义为c+v+m,其中c为不变资本v为可变资本m为经济剩余。不变资本为国企用于采购生产资料时的资本,在项目中可以具化为专用性设备、原材料、能源等;可变资本为国企用于购买劳动力时的资本,在项目中可以具化为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的薪酬。在项目价值一定的情形下,则需要从项目投资利润率(P'=m/(c+v))中评价项目投资效益。为获得满意的项目投资效益,在P'的表达式中应努力压缩项目资金在c和v中的投入,此时就需要进一步从资本有机构成中把握c与v的合理比例。

(二)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的资本的价值构成,表达式为c/v,需要在历史视域下认知国企项目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化趋势。在“互联网+制造”的新型制造体系中,信息化、智能化成为国企项目建设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和智能化极大节约了劳动力的投入,所以使c/v有逐步提高的趋势。从这一经济原理出发,在项目建设中的人工成本具有较大的压缩空间,但此時又对项目建设人员的岗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P'=m/(c+v)的分子分母同除以v,分子构成了剩余价值率m'=m/v,分母构成了c/v+1,这就意味着在项目资本有机构成保持不变的情形下,需要提高m'以提升投资效益,而提高m'的途径之一便是通过提高员工的岗位能力从而提升其劳动时的紧张度。

(三)资本循环

资本循环为国企项目投资效益评价提供了动态视角,这里将引入资本循环公式G-W…P…W'-G'。根据资本循环原理,项目资金在时间维度上将先后经历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同时,项目资金在空间维度上还需按比例分别处于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由于国企诸多投资项目存在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特征,所以资金在生产环节停留的时间较长,且处于生产环节的资金量也最大。显然,生产环节影响着资本的循环速度,直接制约了国企项目投资的资金效益。

二、制约国企项目投资效益的因素

(一)不变资本投入方面

反映为投入在专用性资产、原材料等物化劳动中的不变资本,占国企项目投资金额的60%左右。因此,在不变资本投入中实现精准发力将增大项目投资利润率。然而,在实践中企业难以做到精准发力。抛开由行为失范造成的不变资本投入虚高,因劳动力成本上涨而导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成为影响国企项目投资效益的因素之一。另外,对项目建设方案的论证不够充分,导致企业未能充分预见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周期,也将因追加不变资本投入而影响项目投资效益。不变资本所物化的各类生产资料在使用和配置中也时常出现不经济的现象,这也将制约企业项目投资效益的提升。

(二)可变资本投入方面

国企项目建设所需的人力资源一般包含两类,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属于国企专职人员,一线施工人员则属于劳务输出公司。由项目的资本有机构成c/v所决定,需要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间形成合理的量值配比,而反映在项目建设实际中则可能存在技术组织架构偏离项目资本有机构成所规定的标准技术组织架构。其中,未能对一线施工人员实施集约化管理和配置,将极大侵蚀企业项目投资收益。同时,在社会伦理道德和劳动保障法规的约束下,将使可变资本投入出现虚高的问题。

(三)投资项目选择方面

这里需要从国企整体的资本循环中考察项目投资效益问题,即国企项目因存在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特征,所以决定了国企项目资金将长期停滞在生产环节,这就对国企整体的资本循环产生了影响。若国企各投资项目之间存在合理的竣工时差,那么A项目的采购环节资金便能够由B项目竣工的结款来补充。然而,当前国企在项目制管理模式下,较为忽略从财务管理视角统筹项目投资活动,这就使国企项目资金存在时松时紧的局面,前者将降低国企项目投资的资金效益,后者则将使国企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三、提高国企项目投资效益的策略

(一)全面完成对目标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

全面完成可行性分析和论证的关键在于增大财务决策所占的权重,并在综合决策分析中能够行使“一票否决”权。具体的实施办法如下:1.国企财务部门与项目投资形成业务对接,财务部门委派专员全程参与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2.国企财务部门开展项目投资效益分析,并根据已有项目的运作情况和计划竣工时间,在资本循环分析视域下对目标项目提出决策意见和建议;3.应规避历史传统项目、政策规制项目,以提升国企项目投资的战略性。

(二)统筹项目生产资料调配,整合不变资本投入

国企在主营业务范围内完成项目建设,项目所需的专用性资产和原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通用性。本文建议,国企应组建项目计划管理部门,在企业管理层的授权下统筹项目生产资料的调配,这样就能在不变资本投入中防止出现重复采购和增大持货成本的现象。国企项目通常分布在国内和国外各地,在国内若存在调配难度和不经济现象,则可以寻求金融租赁的方式向项目投入可变资本。

(三)根据项目建设模块滚动计划可变资本投入

国企工程技术人员主要完成项目方案设计、项目监理、竣工验收等工作事宜,所以项目中的不变资本将主要投放于一线施工人员的工资中。本文建议,由于项目建设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可以事先将项目按功能模块分割为若干个独立模块,并按照项目建设的技术流程引入滚动计划法,在阶段性验收的基础上对一线施工班组进行考核,并对下一阶段的施工模块组建施工班组,这样既能确保施工班组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又能弹性化配置人力资源。

(四)优化项目建设模式,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压缩工期

企业在项目投资中需要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压缩工期,这就需要从优化项目建设的模式入手。本文建议:1.国企与劳务公司之间应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一线施工人员的跨项目、跨区域转换,并专项完成具体的施工模块,以提高单位工效;2.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过程管理,通过提高原材料成材率和节约耗材使用,提高物化劳动对活劳动的吸收效率,进而在工期一定的情况下增大项目经济价值。

四、结语

本文认为,从“产出/投入”关系式中考察项目投资效益,理论上可采取两个途径:1.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追求投入最小化;2.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追求产出最大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下,以及基于我国实体经济目前的发展状况,应以第一个途径来指导国企的项目投资活动。

参考文献:

[1]韩岗峰.政府投资项目如何做好代建管理才能达到投资管控的要求[J].科研,2016(6):110.

[2]李璐.公司制项目投资的风控机制分析及应用[J].商,2015(43):176.

[3]程秀力.关于政府项目投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投资综合效益的思考[J].中国工程咨询,2020(6):83-86.

[4]那锋,孔庆东.基于财务价值和业务价值的集团客户项目投资效益前评估模型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20,18(3):114-117.

猜你喜欢
投资项目国企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国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动态关系治理的新视角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
房地产泡沫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