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的融合策略

2020-10-09 11:15于莲花
教育·校长参考 2020年9期
关键词:研学创客融合

于莲花

2015年至2018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明确指出:要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探索STEM(多学科融合)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将创客教育和STEM教育显著地融入课程体系中。创客教育和STEM教育成为当下教育变革的“关键词”;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实现全人发展成为了教育的首要任务。

作为一所面向未来教育的新校,山东省威海市望海园中学在建校之初就成功加入了由中国教育科学院发起的“中国未来学校联盟”,成为“山东省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公民。而面对学校特色发展,单一的国家课程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所以,以创客教育为抓手,全面推进落实STEM教育,寻找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最佳融合点,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从家庭、社会、学校三个维度进行开发,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进行研究,探索出一条非常有效的融合之路。

学校层面

优化选课走班及PBL模式——推动STEM课程的实施  积极推行选课走班模式,逐步实现各学科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项目式教学,实现跨学科学习。目前我们数学、英语、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的选课走班开展得顺利而高效,学生在选课走班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明确了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团队协作,这些素养都是STEM教育培养的目标。

开展导师家庭“立项”活动——夯实STEM项目的落点  可以开展“导师制”,以导师家庭为单位,组建项目小组,进行合作探究。鼓励每位导师带领自己的跨年级的“家庭成员”,争取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一个项目,这必将成为全员推行STEM教育的落脚点。

加大师资培养力度——解决STEM发展的瓶颈  除了专用经费之外,学校还需要设立单独的师资培训经费,用于提升团队成员的科技创新素养,保障科研课题顺利进行;也可以购买课程,保障特色项目顺利开展;亦或是积极联系社会各方力量,为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助力。

推进“三级”项目——探索STEM教育的融合点  一是普及项目。所谓普及项目就是面向全校同学开设的涵盖所有学科的社团,这对应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的五大项目。二是优势项目。在所有社团当中,可以确立优势项目,作为培养特长生的平台,如我校创客社团24个,占比约52%,同时,也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创客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继续提升能力,成为学校STEM教育的领跑者。三是特色项目。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发特色项目,以项目为亮点,为学生打造STEM教育的绝佳场域。我校结合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开发了三大特色项目。首先是利用建筑楼体的夹空层,开发无土栽培及菌类培养实验室,面积约500平米。其次是挖掘创意小裁神社团的潜力,将艺术、数学、历史、科技等要素全部融合。第三是升级生物学科的彩虹秘密花园社团,融合化学、生物、地理、艺术等学科。

借力全员创客教育——筑牢STEM教育的根基  我们以“创客公开课大讲堂”和“创客工程体验”為抓手,通过理论讲解以及实践体验,实现全员创客,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养打牢基础,全面推进STEM教育做好、做大、做强。

一是创客公开课大讲堂。开发校本课程,定期面向全校同学开展创客公开课大讲堂,带领学生了解基础的科技知识,点燃学生的科技创新梦想。

二是创客工程体验。为了配合上述的理论讲座,我们可以在学校开辟不同的体验区域,如我校将创客大街按区域划分为有趣的物理电路、动力运输、智能家居、机器人等级训练、机器人的世界、创想未来六大主题,并将相应的开源硬件共享,让学生在创客项目的体验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跨学科融合。

家庭层面

设立家庭“智库”  据说STEM教育的灵感来自于美国的车库文化,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创新创造的环境。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我们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开发适合孩子的家庭“智库”,在家里为孩子设立工作室,鼓励家长和孩子从生活需求点出发,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打开亲子沟通新模式,将STEM理念融入家庭。

深挖家长资源  师资匮乏是STEM教育的瓶颈,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为STEM教育助力。目前,在我们学校家长参与的项目有创意小裁神、创新编织、无土栽培等,今后将继续从科技、数学、工程等方面积极引进家长资源。

社会层面

研学基地铸平台  研学活动是STEM教育实践的良好平台,我校借力于各种研学基地,让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可以重点开发具有科技元素的研学项目,同时还可以鼓励班级自主对接威海本地的科技研学资源,也可以规定每位学生每学期参加科技研学的课时数。

成果检验促提升  科技智造的成果最终要服务于社会,而社会正是学校STEM教育成果的检验机构。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比赛,组织各种科技展示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热情。

总之,创客教育也好,STEM教育也罢,目的都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我们以课程开发为热点,以比赛活动为赛点,以项目推进为亮点,以实践体验为落脚点,让学生在创客与STEM相融合的大环境下,真正成长起来。

(作者单位: 山东省威海市望海园中学)

猜你喜欢
研学创客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刚柔并济
破次元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融椅
校园创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