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胡彩凤
摘 要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职课程需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完善教学资源。以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程为例,在认清计算机公共课现状的基础上,基于超星泛雅平台,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及课程考核设计,探究信息化课程建设的新模式。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程;超星泛雅平台;课程建设
1超星泛雅平台
超星泛雅平台是一款网络在线教学信息平台,平台中已建成涵盖多学科、多领域的在线开放课程,为教师提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教师可以基于平台并利用平台自身庞大的资源建立线上课程,学生可在线学习课程资源,完成教师发布的知识点、作业、问卷及考试等相关内容,师生间可在线进行教学与互动。今年受新冠肺炎的影响,为保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网上教学方案,截至目前,全国大多高校已引入超星泛雅平台[1],并在本校范围内推广使用,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现状
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是面向全校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普及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思维”[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掌握,进而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日常事务的处理,以及运用计算机思维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可见,计算机公共课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在授课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情况复杂、学习方式单一、课程更新慢、评价体系欠缺、课程互动不佳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完善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在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将信息化教学和课程相结合,提出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信息化课程建设。
3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信息化课程建设
基于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情况复杂、教学内容广泛、课堂互动不佳等制约因素,提出基于超星泛雅平臺的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点、课中根据教师创设情景探究式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和疑难点讲解、课下巩固/完成作业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3.1 课程内容设计
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课程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学习任务(通知):学习任务在教学全过程起到指引的作用,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通知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章节内容的学习[3]。
章节(知识点):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知识点宽泛且独立,满足制作短视频的要求。教师可按照每节课的授课内容将课程拆分成10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录制视频可以采用喀秋莎、PowerPoint2013、EV等录屏软件[4]。教学的“知识传递”在课前进行,教学视频应包含教学内容的讲解,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观看知识点段视频。在短视频录制过程中教师可以插入客观题(选择、判断),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资料:在超星泛雅平台中,资料由课程资料、题库、作业库、试卷库四部分组成。其中仅有课程资料对学生可见。教师可根据课程线上组建题库、作业库及试卷库。课后教师可发布作业供学生练习,使学生及时消化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
问卷:在超星泛雅平台中,教师可随时根据课程需要,发布问卷供学生作答。问卷结果可实时显示学生的作答情况及选项比重,教师可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实时调整课程内容及授课方式。
统计:在超星泛雅平台中,统计模块分为班级统计、资源统计及课程报告三个子模块。班级统计子模块主要体现学生访问(课程学习进度)、学生综合成绩分步及课程任务点类型分布情况;资源统计模块反映资源基础统计数据及各资源类型分步/占比情况;课程报告模块由课程成绩综合情况统计表及课程成绩综合情况对比图组成。通过课程统计,教师可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干预、优化,有利于课程教学方法的改善。
3.2 教学模式设计
利用超星泛雅平台授课实现学生的差异化、分层次教学,学生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选。同时,基础相对差的学生也可利用课余时间抓紧时间学习,针对教学疑难点,学生也可在线寻求老师的帮助,与教师进行一对一对话。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进行个性化的在线辅导。
利用超星泛雅平台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放到课前来进行;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辅导;课后,教师发布作业巩固知识点。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增加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促使学生认真观看教学知识点短视频,并针对学习遇到的困难,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3 课程考核设计
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课程考核方式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主要包括:在线学习时间、参与课程讨论的次数、作业完成情况等,上述指标共同组成学生课程评价体系,并实时记录在课程数据库中,便于随时查看,教师可督促未完成的同学尽快完成学习任务。
4结束语
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变了传统“理论+实践”教学模式,优化了学生考核方式,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记录。对教师而言,在整个信息化课程建设过程中,在丰富课程教学资源的同时,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对学生而言,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容易找到自身学习盲点,在课堂学习中带着问题学习;课后,学生也可加强练习,让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建明.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14):78-80.
[2] 章三妹.《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0):187,194.
[3] 胡希锋.MOOC背景下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2):196.
[4] 付荣华.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实践研究[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9,28(4):55-58.
作者简介
李平(1986-),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