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悦
摘 要:明清时期,西方科技快速发展,许多传教士纷纷前往中国传教,与此同时他们也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玛窦对《几何原本》的翻译,大大促进了我国科技词汇的发展,也对之后的科技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技翻译;利玛窦 ;《几何原本》
一、利玛窦进行翻译活动的背景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到中国及印度的航线被开辟,西方殖民主义者受《马克·波罗游记》的影响,开始决心向东方“寻金”,试图对中国进行海外掠夺。与此同时,耶稣教会为不断扩大其自身的影响力,争取东方的新教徒,也开始向东方传教。1580年,意大利人罗明坚在肇庆建立了一所教堂,此后以利玛窦为代表等人纷纷前往中国进行传教。
1577年,利玛窦离开罗马,1583年到达中国后开始传教。利玛窦刚开始进行传教时并不是很顺利,基督教思想并不被中国广大百姓所接受。为此利玛窦转变了策略,当他从罗马来中国时,利玛窦带了许多用品,如地图,星盘和三棱镜等,因此利玛窦转变了策略,开始向中国民众展示地图以此来宣传西方科技。在当时,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远远先进于中国,因此利玛窦开始大量向中国人介绍天文学,数学,采矿冶金,军事技术,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事实证明,此方法果然奏效,利玛窦这些行动吸引了许多平民百姓,同时也招来了很多知识分子。通过对这些科学知识的介绍,可以引起中国统治阶级对西方先进知识的重视,同时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传播教义。为促进中国人对西方先进技术的理解,利玛窦等人开始与中国士大夫一起展开翻译活动。
在翻译初期,利玛窦就决定了要最先着手翻译《几何原本》这本书。利玛窦认为,中国人无比重视数学,但当时中国人提出多种命题,但这些命题大多都是假设和猜想,并没有进行准确的数学证明。但欧几里德所著的《几何原本》却提出了与之不同的观点,欧几里德认为“命题是依序提出的,而且如此确切地加以证明,即使最固执的人也无法否认它们。”利玛窦认为《几何原本》这本书能够引起中国人足够的兴趣,于是决定从此书开始翻译。于是从1606年9月到1606年5月,徐光启每日同利玛窦进行三到四个小时对此书的翻译,二人合力翻译完成此书的前六卷。
二、利玛窦翻译思想
利玛窦在进行对《几何原本》的翻译时,采用多种翻译方法和技巧,以求达到中国人理解和介绍西方先进技术的目的。
徐光启曾提到与利玛窦共同翻译时所体现的翻译思想:臣等愚心以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会通”与“超胜”这两个概念对于今天的翻译活动依然有很大的启发,只有真正的通晓并掌握了,才能够有可能超越与争胜。
利玛窦在进行翻译科技术语时,对部分词汇采取了由泛指到特指的转化。在中国古代“金”“木”“水”“火”“土”是指物质存在的五种基本形态,可以泛指多方面事物;而利玛窦在进行翻译时,用这五种基本形态与“星”相连,分别指“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五种星体的名称,使其达到特指的含义。
此外,在进行科技词汇翻译时,利玛窦将部分词义进行了具体与抽象的转换。“点”“线”“面”“角”是《几何原本》一书中最常见的概念。“点”原指小黑点或小的痕迹,引申义为两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没有长度,宽度,厚度,仅有位置;“线”原指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引申义为一个点任意移动构成的圆形;“面”原指头的前部,朝向,面对,引申义为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图形;“角”原指兽角,或像兽角的物体,引申义为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利玛窦在翻译过程中,赋予部分只有具体含义的词汇以抽象含义,也大大增加其科学性。
在进行《几何原本》汉译的过程中,体现了利玛窦在翻译方面的创新,他将译入语和译出语做到了等值对应的同时,将部分词汇由实指含义转化为虚指含义。在当时,“盘”主要是指用来盛放东西的器皿,多为扁而浅的用具,例如菜盘,茶盘等。但在《几何原本》中出现“天盘”“地盘”“盘心”等说法,这些词汇中的“盘”已失去了其原本用来盛放东西的含义,而是因其体现天,地的形状而命名。可见,为达到翻譯等值的目的,无须一味追求其实用功能,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对其虚化。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完成的《几何原本》是由西方耶稣会士与中国士大夫所展开的翻译活动,在翻译过程中首创了许多科技术语,如点,线,面,角等数学概念沿用至今。《几何原本》是被业界所公认的优秀教科书,利玛窦将该书翻译后大大促进了我国各阶层对数学思想的启发,同时促进了明清时期数学领域的发展,该书翻译后为我国科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加速了我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此之后,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著作不断走入中国大门,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其在科技史及科技交流史上的价值同样不容小觑。
参考文献:
[1]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李颖.从翻译史上的几个重要时期看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3]张西平. 百年利玛窦研究[J]. 世界宗教研究,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