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芬 钟凡
摘 要:6S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它是5S的升级。近年来6S管理模式被引入到我国企业的管理中并产生了非常好的反响。由于其出色的管理效果以及先进的思想理念非常契合于实训室的管理,因此不少高校都将其引入到实训室的日常管理中来。如何开发出6S管理模式的潜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实训室管理,已成为当前学校管理者所应着重思考的问题。本文就6S管理在实训室日常管理中的应用做出探讨。
关键词:6S管理;实训室;应用策略
一、6S管理的概述
(一)6S管理的起源
日本企业的5S现场管理是6S管理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两者的目的都旨在统筹与规划生产现场的各种要素,以提高管理效率。在工作中,工作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人员的心态,从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5S管理正是在人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才逐渐形成的,通过将工作中的各种要素进行有效地归纳整理,改善工作环境,使工作人员在一个舒适、井井有条的环境中进行工作,从而提升产品的质量,从这一层面来说,5S管理也是工作态度和观念的体现。
(二)6S管理的概念
6S管理是5S的升级,6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由于这六个单词日语的罗马拼音皆是以s开头,故称其为6S。6S管理是一种创新性的管理模式,它最开始被应用于日本的企业管理中,着眼于日常工作中的办公环境、办公效率、员工健康、安全防范等方面的不足,并针对这些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为员工创造出更加高效、清洁、安全的办公环境,这一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5S管理体系。
(三)6S管理应用于实训室的原则
整理:对实训室的各种物品进行整体的分类归纳,按照其有用程度分为有用和无用,有用则留之,无用则弃置之。
整顿:将实验实训室的收纳空间划分类别,将整理原则中被保留下来的物品按照规定的位置摆放,将其摆放整齐并用特殊的记号加以标记。其目的是为了使实验室的物品有所归处,放置于固定的位置,方便教师学生搜寻和及时补充易消耗品,也能有效防止丢失,从而缩短实验过程中的无用时间。
清扫:清扫工作相较而言是一个更加日常的工作,为营造清爽的学习与工作环境,清扫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每日都要将实训室内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论是视野范围内还是视野范围外,都要完全清理。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在实训室中由于卫生问题所导致的交叉污染,从而确保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为其健康做出保障。
清洁:将上述三个过程进行到底,并进行制度化管理、经常保持实验实训室环境的美观。这样做的意义是保持实验室美观的环境,杜绝一切由于卫生问题所造成的隐患,同时整洁、规范的实验环境更有严密谨慎的学术氛围,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实验进展。
素养:每位进入实验实训室参观学习的学生都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严格遵守规则;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应该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对于学生提出这些要求,不仅仅是为了其能够更好地进行实验,往深层面想这其实是在培养其规律做事、条理做实验等良好习惯,也是培养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并且这还有利于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安全:重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培养他们每时每刻都要具有“安全第一”的观念,以防患于未然。由于实验过程中通常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实验的风险是难以评估的,让学生树立安全观念有利于保护其在实验过程中不受伤害,从而提高其安全保障。
六个部分间相互联系的紧密关系是6S管理得以发挥作用的基础,整理、整顿与清洁、清扫一同,为实验实训室的良好工作环境提供保障,素养和安全则从使用者的意识方面,培养他们责任感和安全意识,这也是维持6S管理所必须要具备的意识,六个部分是一个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整体。
(四)实行6S管理的优点
(1)有利于提升实训室环境,减少外界环境对于实验的干扰。6S管理中的整理、整顿、清扫三项内容都是对于实验实训室整体环境的清扫整理,这大大提高了实训室环境的整洁程度和进行实验的安全程度。况且不少实验本身对于环境的要求极高,良好的实验环境有利于减少实验进行所需要的時间,提高其精确度与成功概率,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2)有利于实训室的资源整合。一般学校的实训室为了尽可能全面的满足学生对于实验的需求,通常会加入各种各样的资源,例如化学仪器与化学工具,物理模型,生物材料等等。大量实验器具的添入固然是好事,但是其也为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负担。而6S管理模式的整洁理念就刚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它要求实验实训室内的物品按照一定的规则摆放,实行废物弃用的原则,这些措施无疑大大的整合了实训室的资源,有利于学生更快的寻找实验器具,从而节省了其时间成本。
(3)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其危机意识。6S管理中的素养与安全两项,着重指出了学生在进入实训室时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乱拿乱放,遵守规则,积极主动并时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这一点有利于学生养成规范实验、井井有条的良好习惯,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实验精神,更为重要的是,它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素养。
二、探讨6S管理在实训室管理中的运用
(一)6S管理的准备过程
(1)加大宣传。要想6S管理模式能够快速的在学生、教师群体中铺展开来,必要的宣传是不可少的。管理者应该与各个班级班主任联系,向其讲述6S管理模式的实施以及重要性,并要求其向学生做出介绍,让每一位学生都得知6S管理的重要性。
(2)合理布置实验室。实验室的布局一定要经过综合考虑和仔细设计,首先在硬件的布置方面,为保证学生的实验空间,房间的宽度亮度必须达到标准。不同功能的实验室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房间都需配备窗帘,以防止一些对光较为敏感的仪器的损坏,同时还要满足各个不同功能实验室的特殊要求。以网络实验室为例,在进行布置时要注意到其在实验中的分组特点,因此在布局时,要安排能容纳小组讨论的位置,还有一些专业的实验室需要频繁地用电,因此每个实验工位上都必须安装电源,并且提供充足的照明。
再者,在软件方面,考虑不同实验室的定位和功能,以此为基础安装不同性质的软件。可以将计算机的硬盘进行分区,不同的区域安装不同性质的软件,避免了相互影响,也提升了电脑的处理效率。此外,教师上课要用的软件,应提前告知管理人员进行安装,并在开课前检查安装情况,以免耽误课程进度。
(3)建立实训室管理小组。6S管理想要切实有效地实行,就必然离不开一个井然有序的管理小组。具体的实施如下:将实训室的管理教师分为大组长,负责日常检查实训室的器物损坏状况、实训室环境的打扫状况以及检查实训室的器物完整情况;同时其拥有指派校内工作人员对实训室的安全问题进行定期检测的权力。然后每一个班派出两名成员担任小组长,组内的成员就是每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小组长负责安排实训室日常的清理工作,并负责带领学生进入实训室做实验以及检查实验过程中的规范问题。
(4)制订实训室相关准则。教师在制定相关准则时一定要严格遵循6S准则,例如遵循整理与清扫的原则,在规范中加入清扫完全、清理干净的守则;遵循整顿的原则,为学生制订出物品排放的固定位置并要求其严格遵守;遵循素养守则为学生制定相关行为的规定,例如在进入实训室时需要戴手套、脚套,进入后不得大声喧哗等;遵循安全的原则,为学生制订相关防护措施,例如在接触有毒化学试剂时必须要在教师的陪同下进行等。
(二)6S管理的应用
(1)定时开展小组成员会议(不包括班级内除小组长之外的人员)。为了确保6S管理模式切实有效地运行,管理者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在会议上针对6S管理模式在试行期间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与其他成员商讨改进措施。只有这样,6S管理模式才能更加贴近于高校的实际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2)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在6S管理模式中,卫生问题可谓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日后的实训室管理中,作为管理制度的最高者,大组长一定要切实的落实好卫生检查工作,并在发现卫生清理不到位的情況下及时的向小组长反馈。
(3)物品摆放排查。物品摆放位置的正确与否关系着实验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因此小组长定期的检查物品的摆放位置是否正确就很有必要。因为一旦物品摆放位置不正确,相关学生在做实验时被其误导从而用了错误的试剂,轻则只是实验的失败、时间成本的增加而已,重则甚至出现严重的爆炸问题,这对于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建筑的安全都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4)安全性检查。由于实训室并不是封闭的,其日常中人员流动虽少,但这也足够为其增添一些安全隐患了。例如有人从中进来不小心打翻了某种试剂、学生在进行完实验课程后忘记锁门、有学生在其楼道内嬉戏打闹等等,上述情景的发生都不利于实训室的安全与稳定,会无形中给其增添安全隐患,因此定期的派校园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就很有必要。
三、结语
虽然6S管理模式优点十分明显,例如整洁性强、安全意识高等等,但其毕竟是从企业管理中引进来的,其对于学校的实训室管理未必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安排6S管理模式就很有必要,同时这也是每一个实验实训室管理者所应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伍祁蔚.6S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462.
[2]李红.“6S”法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J].市场周刊,2019(11):38-39.
[3]庞新苗.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实施6S管理的意义[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8):78-79.
作者简介:李婉芬(1988—),女,陕西韩城人,本科,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实验室管理与实验实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