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诗怡
【摘 要】近几年家装类节目热度持续增长,本文以《梦想改造家》播出时发生的几个事件为例,运用网络传播中议程设置矛盾性的理论,分析网络传播是如何影响观众对于节目的口碑和评价,并运用网络传播途径给节目推广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梦想改造家》;网络传播环境;议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6-0137-03
一、国内家装类电视节目的概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装修需求增加,家装类节目也迅速发展起来。从2005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交换空间》的推出,开启了国内对于家装类真人秀节目的探索。紧接着2014年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2015年北京卫视《暖暖的新家》的相继推出,使家装类综艺节目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开启了此类电视节目的新局面。每期节目挑选一个极端户型或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邀请设计师免费进行家装改造,解决其居住难题,这个模式成为此后很多家装节目的一种标准节目脉络。国内的家装节目都是以素人家居环境改造为主,有温情故事,有奇怪户型,成了素人装修对象的选拔标准,也成了家装节目吸引观众屡试不爽的一种手段。观众在观看家装类节目时,更喜欢看和自己生活贴近、具有一定家装借鉴意义,或者是能从中看到设计师鬼斧神工般对房屋进行改造的节目。所以,这类节目成了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一棵“常青树”也不足为奇。
二、同档节目在电视传播和网络传播中的不同收视表现
笔者在研究家装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主打素人类家装节目在当季电视平台常规播出时,刚开始都反响平平,激不起什么水花。但在网络平台播出的时候,却呈现了“逐年回暖”的现象。以2014年在东方卫视上首播的节目《梦想改造家第一季》的收视率为例[1],根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显示,十三期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平均在每期0.34左右,市场份额平均在每期1.66左右。由此数据显示,在东方卫视第一轮播出的时候,该节目并没有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在《梦想改造家第一季》的网络播出平台爱奇艺上,节目的整季播放指数从2017年到2019年在稳步地逐年上升。播放指数榜反映了内容的累积播放效果、播放指数、综合评估用户历史的多项观看行为数据,反映了内容长期的受众覆盖与观看质量。[2]
从上图我们可以分析出,这几年《梦想改造家第一季》的受众覆盖量随着年份的增长越来越多,观看质量也随之增长。观看的人数变多,和节目相关的话题变多。作为这个系列节目的第一季,在播出了五年后,仍然可以获得越来愈高的关注度,除了节目内容本身质量精良以外,和网络传播的方式和特点也有关系。
网络传播作为一场新的传播革命,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电脑、手机、平板、数字电视等各种新媒体软件和设备已經逐渐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各种传播形式的主要媒介。[3]网络技术的便捷性和网络传播的普遍性为内容的信息发布降低了投放门槛和审核制度,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成为“新闻”的报道者、“内容”的制造者。
而对于电视节目而言,在信息化的时代,及时把握住网络平台传播节目的优势和先机,可以为节目赢得更多的关注度、会吸引更多人去观看节目,同时节目组还能收获一批稳定有垂直分类效应的节目“固定粉丝”群体。很多观众在第一季播出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档节目,而随着后几季节目的口碑不断发酵,大家开始看这档节目,甚至“追”完前几季的节目也大有人在。这一现象说明网络传播的持续性很强,节目的“后劲”充足。现在很多观众习惯于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观看节目,而他们一旦发现了自己喜欢的节目,甚至会在网络上重复观看,“二刷”“三刷”的现象已经很普遍了。
三、网络传播中议题设置的矛盾性分析
议题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大众传媒可以赋予不同类型的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媒体机构从客观公正的视角来影响人们对于这一社会事件的基本判断。[4]网络传播同样在对于节目传播的议题设置运用上,也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它一方面弱化了议题设置,却又在另外一方面强化了议题设置。
(一)网络传播一方面弱化了议题设置
学者程洁总结出在网络传播对议题设置理论的影响中,提到“受众的地位相对被动,对媒体设置的议题更多的是只能选择接受或不接受,其自由选择被局限在各种媒体提供的不同信息中。网络的大容量增加了议题设置的难度。网络时代多元化的传播者、开放的传播渠道、复合式的传播形态都弱化了专业媒体为公众设置议题的效果。”[5]我们每天会面对手机上推出的各种门户新闻里的通知,很难有甄别出真假新闻的能力,或是判断哪些是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信息。而挑选的过程也耗时耗力,甚至每天都会做重复的工作去筛选、甄别,所以很多人的选择是“被动接受”所有信息,不论好坏,照单全收。
现在观众的注意力已经被各种信息分散了,他们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熟人圈中热议的话题,而这些“习惯”对于电视节目的破坏力是巨大的。现在不仅是电视频道推出的节目变多,互联网的综艺节目数量也呈井喷式的趋势发展,观众有太多的选择,但是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却是有限的,很多时候都不知道应该收看哪一部节目。一部分高评多、质量高的节目逐渐被人们遗忘,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现在通过网络媒介,很多观众在选择收看哪一期节目时,大多数是因为热议度高或者有明星参与其中。
而《梦想改造家》这档素人类的家装节目也源于一次很偶然的网络传播契机。2015年,微信公众号“设计干货”发布的一篇文章《梦想改造家——王平仲:百年“连体夹缝房”7招秒变阳光小高层》,介绍了《梦想改造家第二季》中王平仲设计师改造的一套在上海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弄堂夹缝房。家里所有的外墙都是邻居的,要改造拆除都很麻烦。一家五口人居住在三层楼的房屋里,每一层楼的面积都很狭小,男主人患有血友病,上下楼梯也很不方便,所以这套房屋也号称节目播出以来最难改造的一套。在“设计干货”的公众号平台发布这篇文章以后,它的浏览量瞬间破了5万,让很多人开始关注《梦想改造家》这档节目,并对其中的家装改造开始自发性地探讨。读者也会转发到微信朋友圈里,形成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多次传播。
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内容只是在讲述设计师在改造房屋中的一些小巧思,却无意中也为节目的宣传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无论是设计、家装方面的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读者,都对这个房屋的前后反差对比产生了赞叹,并主动有意识地去观看原版节目,与更多人讨论这些改造的户型和方法。毕竟文章里描述的图片和文字还是没有从电视节目里看到的画面更直接。《梦想改造家》依托于节目的设计专业性,在设计圈的公众号里打响了名气,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传播圈。这个节目依托于网络传播,实现了节目的话题探讨度和热度。如果仅仅是依靠节目组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和微博渠道,可能都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二)网络传播另一方面强化了议题设置
我们同时要关注到网络传播在弱化议题设置的同时,也强化了议题设置,它建立在三个假设基础之上:1.大众传播影响到的有力性。即认为大众传播媒体能操控公众对社会现实的认识,甚至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2.受众是孤立的个体。即认为受众几乎是无知的,无法掌握丰富的信息资源,没有分拣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思考能力弱,轻信权威。3.从众心理让受众对传媒设置的议程以及强势舆论产生趋同行为。即认为受众会按照设置的议题来选择阅读感兴趣的内容,屈服于“多数意见”的压力来选择应持的观点、立场。[6]所以,我们也可以推断出,作为受众群体,它们单个力量是孤立、分散的,而它们的集合体却是强大有力的。在集合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这种“高度集中观点”会迫使其他单独力量去赞成它,产生一种主流趋势。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发声的可能性,当所有人的声音都发出时,相同意见和相同声音会迅速找到伙伴,进行集结,类似于微博上网民自发写的话题标签。而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却由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理,他们的声音会被其他声音所“淹没”。另外,一起事件的发生也可能有多种结果,“反转”事实的戏码在网络世界中也很常见。公众对于这些和他们生活距离较远的事实,其實不太关心发展结果,只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去为某一件事出一口气,他们更重视参与事件的快感。所以,对于任何一个想要获得长时间关注的议题而言,有没有人讨论远比讨论的结果更重要。
在《梦想改造家》播出两季以后,有很多观众自发性地去回访这些被改造的房屋,然而他们却惊讶地发现那些被设计师巧妙翻修的屋子变得杂乱不堪、让人生厌。观众们带着这样的愤恨在网络平台上开启了对节目组的“讨伐”,这次他们的话题是质疑节目的选择标准是否存在“作秀”成分。而节目组在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做出了各种解释以后,也没有得到众人的肯定,索性在第三季的节目里专门设计了一期去“回访”那些前两季被改造的房屋。用镜头带领观众去看看这些房屋的现存状况如何,为什么会有网传图片里的那种状况。不得不说,这一招还是很巧妙的。节目组的官方文字解释远不如一期节目回访来的效果更直接,观众看完了节目以后,便理解了那些房屋和业主的情况,不再对改造效果与实景不符进行抨击,反而是对人性的善恶、有没有珍惜设计师辛勤劳动的成果展开了讨论。
电视节目的观众会因为某一些负面评论,对节目展开批评的前提是他们观看过这档节目,产生了喜爱之情,不希望这些美好的东西有任何的瑕疵。所以他们基于这个心理,在找到持有相同意见的人以后会迅速抱团,集体攻击节目组,甚至会影响那些未看过节目或者未对节目产生不满情绪的观众的想法。这种现象在如今的电视市场上也并不少见,收视率较高、粉丝群体较多的节目都容易出现类似的“红黑”事件。如何去解决这些口诛笔伐,除了耐心地解释以外,还需要以让观众接受的方式来解决,巧妙的挽救措施和诚恳的态度才能挽回观众收看节目的初心。
四、提高家装类节目在网络上传播影响力的建议
如何运用网络传播的方式去扩大电视节目的影响力,最大化地传播节目也是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首先,网络传播分为三种渠道:网站传播、即时通信传播和网络社区传播三种方式。[7]它们构成了网络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社交软件。针对不同的传播平台,应该有不同的传播形式,这样才能更加精准地投放到收视用户群体上。
(一)把相同的改造元素进行整理、重新剪辑
网络社区是网民的聚集地,在这里大家习惯于“口口相传”,去推荐自己喜欢的内容。有时也会“人云亦云”,去趋同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所以,如何在网络社区抓住用户的眼球,让他们产生观看节目的欲望变得尤其重要。很多用户每天都会花1-2小时去观看“短视频”,并且颇有兴趣。家装类节目可以从这个角度着手,对已经播出很多季中的节目和内容,进行剪辑。比如小户型改造方法;不通风或是采光不好的房型应该如何改造;门、窗户、墙壁、地板如何替换;厕所、厨房、卧室都有哪些布局的窍门等。把多期节目的内容可以重新打散、按照内容排序,再次编辑成一个个实用性强的短视频,在网络社区里重新投放,会让更多的用户了解这类节目,从而带动新一轮的话题讨论热度。而这些短视频的诞生和传播,对于广大装修群体来说是一次福音,节目组也可以借势推广自己的节目,从而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让观众在第一次看节目时更侧重于欣赏节目的叙事过程,感叹改装前后带来的差异效果。而第二次在网络社区平台观看短视频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了解如何把节目中的巧妙设计运用到自己家里,这也会让观众获到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设计师对改造进行二次解读
家装类节目作为一档专业的服务类节目,不仅要满足节目的温情叙事功能,也需要专业的设计实力作支撑。每一档家装类节目邀请的设计师也是业界知名人士,而他们在每一集设计不同房屋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理念。播出的节目时长有限,无法完整记录下设计师的改造轨迹和心路历程。节目组可以再次邀请设计师做访谈,对每一个细节的改造重新打量,做成动画、慢动作讲解视频等形式,让他们重新解读自己的作品有何优势和限制条件。利用专业化或综合化的网络平台上去二次传播节目内容,激发更多人观看节目的兴趣。或是让参与节目的设计师们相互点评对方的改造作品,使观众更直观地认识不同建筑的优缺点,提升设计理念的价值。这也使得家装类节目的宣传概念又一次得到了升华,让“设计”获得人们的尊重,而不再认为“设计”是免费或理所应当的,它应当有自己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三)利用多平台去传播节目内容
网络传播中很容易出现“马太效应”。实质上是一种优势和劣势积累的过程:一旦存有优势,这种优势局面就会不断加强;反之,若处于劣势,则这种不利情形也会继续加剧。[8]在宣传和推广节目的过程中,一旦聚集了人气和口碑,这种利好便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同时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观看,比如近期播放的很多文艺类节目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好口碑,一步步拉回节目收视的劣势状态。而家装作为一档素人且是服务类的节目,这两个因素在如今的电视市场上都不占优势。如果想要迅速扩大节目的知名度,必须找到多平台利用多渠道去传播节目的内容和看点来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比如在多平台的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在抖音发布短视频,在微博发起对节目的大量讨论。只有通过多平台聚集人气和流量,才能在互聯网时代为自己的节目争得一杯羹。
五、结语
家装类节目作为电视节目中较为小众的一个分支,一直拥有稳定的收视群体,才能在各个电视平台的激烈角逐下逐渐长为一棵“常青树”。本文用网络传播在议题设置过程中的矛盾性,分析了网络传播会给节目带来的优势和劣势。节目组可以依托网络传播的途径,也不能忽视网络传播带来的弊端。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网络传播的方式去为节目带来更多人气和流量,也成了这类节目必须要考虑和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梦想改造家第一季[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2%A6%E6%83%B3%E6%94%B9%E9%80%A0%E5%AE%B6%E7%AC%AC%E4%B8%80%E5%AD%A3/18409666,2014-10-23.
[2]爱奇艺.爱奇艺进一步完善内容评价体系[EB/OL].https://www.iqiyi.com/common/news20181130.html,2018-11-30.
[3]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0.
[4]毕耕.网络传播学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45.
[5]程洁.网络传播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57.
[6]程洁.网络传播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58
[7]程洁.网络传播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23.
[8]程洁.网络传播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