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焱 徐哲
【摘 要】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全面推行市场化转型,类型电影的话题成为社会热点。类型电影是影视商品化的一种创作方式,模式相对固定。中国的类型电影与好莱坞的类型电影生产系统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类型电影的概念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会受到时代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商业化是未来电影市场的基本规律,类型电影是电影商业化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类型电影;意识形态;电影美学;新类型电影;创新突破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6-0114-02
一、中国电影呈现多样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几代中国电影人勇于承担使命,创作出了大量电影。这些影片以不断开拓的题材内容和多样复杂的类型,展现中国的社会变迁,反映时代精神。在积累与交流中,中国电影的题材类型不断发展、丰富、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电影文化景观。
建国早期,中国电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独特的类型与现实主义题材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大量电影表现工农兵形象,革命历史题材、军事惊险题材等题材占比较大,很多英雄形象至今记忆犹新;少数民族影片与中国历史相结合,有益地探寻了电影的语言和情感设计,维护了民族团结;戏曲片、儿童片、讽刺喜剧片、名著改编片、纪录片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深得观众喜爱;还包括人物传记片等,都为中国类型电影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1]。
改革开放阶段,中国电影发展潮起潮落。电影导演在实践创作中探寻自我命运,展现鲜明个性,反思民族文化,不断解放思想和创新影像风格。第四代导演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探求时代中的个人命运。第五代导演有着独特的民族化诉求,巧妙地打破传統,追寻中国电影的审美特质,推崇电影创新与意境,通过本土化的叙事方式、现代化的视听语言,营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电影意境。第六代导演“自我命名”,放弃重大的历史民族题材,将纪实美学融入作品。
世纪之交阶段,电影的类型化发展加速。“冯氏贺岁商业喜剧电影”反映平民意识形态与社会变迁,可以看作是早期具有“类型”味道的中国电影。在此期间,有不少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展示出了青春情感和文化特色。导演关注和思考“人”在世纪变迁和时代变革中的个性表达。新世纪之后,电影题材更加多样。很多新生代导演加入电影创作中,港台合拍片增加,电影文化出现繁荣局面。张艺谋电影《英雄》采用市场化和工业化的运作,使电影的产业观和营销观等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国逐渐进入大制作大投资的“中国式商业大片时代”,其他小成本电影、喜剧电影也不断出现,多种类型影片共存。
新世纪之后,电影的产业化和类型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国式大片大量出现,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影院,但电影大片激增的同时,却缺乏全球性的叙事经验,不少影片形式大于内容,观众逐渐审美疲劳,中国式大片亟待转型。后来,东方魔幻电影将国产大片的工业水平提升到了新高度,电影后期特效技术不断升级。随着电影市场的改革,更多青年导演开始参与到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中,促进了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类型电影的融合。小成本、小人物、多线并行叙事的喜剧片也逐渐受到观众关注,中国电影“大片”带动了小成本电影。公路喜剧类型电影不断扩展着喜剧新美学;青春电影拓展了爱情电影的范畴;玄幻魔幻类型电影糅合多种风格技术;警匪犯罪侦破电影小众化;艺术电影风格独特,自成一体;港台电影导演北上合拍电影,促进了国产电影市场的多元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现实题材的电影和社会主旋律电影在电影影像语言和拍摄手法方面实现了全方位的升级,同时科幻奇幻电影和动画电影实现了票房突破。新导演关注社会现实,与观众形成情感共鸣,讲述新时代社会现象。主旋律电影在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上也取得巨大突破。中国电影正向着类型不断健全、产业全面发展、技术不断与国际接轨的方向稳步前进。截至目前,动作类型电影《战狼2》、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和科幻类型电影《流浪地球》,位居国内电影票房前三甲,电影题材不同,类型不同,风格多样,呈现繁荣态势。
二、从意识形态看中国电影体制的变迁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电影尝试类型化的探索时,中国的市场还大部分处于封闭状态,尚未融入世界市场。影片题材以革命历史为主,表现特殊年代的革命思想观念。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逐渐变得开放。军事、战争、历史等题材的影片叙事宏大,现实题材影片的观念意识也不断调整。此时,谢晋的《天云山传奇》(1981)、《牧马人》(1982)、《芙蓉镇》(1987)等影片成为反思社会的特殊代表。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现实主义审美视角和个人情感表达,张暖忻的《沙鸥》、吴天明的《老井》等影片,或记录生活,或挖掘人性。张艺谋等执导的现实主义风格鲜明的作品,创造了经典的艺术形象。《少林寺》创造的高票房高观影记录,体现了电影创作者对电影题材、表现和传播机制的不断探索。2000年以后,中国电影逐渐尝试构建明确的本土意识形态,社会环境的新变化提升了电影创作的自信。在大片兴起的时代,创作主体的主观构造成为践行电影题材探索与艺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意识载体[2]。概括地说,中国电影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为主导,多元文化兼容共存的模式。
三、中国电影美学的特征
社会变革影响着电影美学的发展,中国的电影美学也在不断地自我革新与成长。早期西方电影理论进入中国,巴赞的纪实美学、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影像本体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思潮等成为当时的理论参考,推动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电影与戏剧离婚”、“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的文学性”成为当时探讨的主要问题。新世纪以后,中国电影创作重点关注社会民生,尤其是关注底层人民。全球化新媒体时代,现实主义题材开始商业化、市场化,理性、沉着地批判社会现实。《我不是药神》的成功说明了观众对社会题材电影的关注越来越高。
改革开放的文化转型为娱乐类型电影的“合法”提供了优良的背景。电影学者逐渐对电影的娱乐美学功能展开探讨,尽管娱乐电影是艺术还是产业存在着争议,但娱乐片作为“文化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逐渐达成共识。如公路喜剧类型电影《人在囧途》等,通过“旅途”的叙事方式,折射人们的思想形态和社会现实,使美学形态逐渐世俗化和生活化。中国加入WTO以后,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娱乐商业类型的电影创作走向多元。
受到好莱坞商业电影美学的影响,中国的主旋律电影从特定的概念影片演变成为范围更广的“新主流大片”。从传统的革命历史,到现代的国际军事行动,全球化视野下的叙事、主题等,充分展现了现代强国的国家形象和爱国主义情感。
四、新类型电影的突破与超越
中国商业类型的电影要想完成突破,需要推动创作观念、电影语言、工业技术等全面地接轨世界标准,《流浪地球》、《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说明中国电影中的东方形象与文化被广泛认可。
(一)创作观念的革新
从电影的发展历程来看,陈旭光认为必须建立商业、媒介文化背景下的电影产业观念和电影“工业美学”观念[3]。电影的娱乐功能、工业功能和商业功能,要符合中国独特的语境、文化和情感体现,应符合中国的价值体系。“新生力量”电影导演,应明确新的电影观念,与时俱进,包容多元文化,求真务实,热爱电影,尊重观众。遵循电影美学的原则,具备类型电影产业市场观念,很好地将中国的社会现实与文化传统相结合,尊重中国式的伦理本位的要求,这样的创作理念才符合改革开放以后的时代精神和心态。
(二)电影语言体系的新构
对于中国的类型电影来说,需要找到新的类型编码,不能仅仅袭用好莱坞模式,更不能一味遵从中国电影传统意义体系内的叙事规则[4]。在类型叙事的过程中,要考虑人物、场景和故事的社会功能。《红海行动》、《战狼》呈现出的新叙事、新类型,是“中国和中国人与世界关系”的全新表达[5]。
中国类型电影的创作,在镜头和视听语言上也要越来越国际化。
(三)提高电影工业技术水平
在中国的类型电影理论发展与创作本土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东方文化美学特点的中国式类型电影创作模式[6]。武侠电影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青春爱情电影展现了青年文化的崛起,香港合拍类型电影特色鲜明,中式奇幻类电影特效震撼,这都离不开工业化制作以及多种类型的重叠与包装。中国电影的类型化发展之路,也是中国电影的市场培育之路。
(四)“类型作者”与“类型观众”的协调
“类型作者”不仅仅限于传统导演,他们创作类型丰富的电影唤起观众的“类型意识”,观众的“类型意识”也会影响类型电影的创作。把握电影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类型意识”平衡,处理好类型电影、商业、体制与创作者的互动关系,未来类型电影才可以健康良性发展。
五、结语
几十年来,中国的电影理论与美学思想与时俱进,中国的类型电影也需要新定位。电影在類型化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市场环境以及内容与观众的关系,要关注本土传统文化。如此一来,未来的中国电影创作才更有价值。
新的语境下,电影工作者要重视电影的创作质量,这是电影创作务实和发展的根本。在媒体融合的新时代下,不断解放创作思想,优化电影的类型结构,学会改变和调整,抓住机遇,冷静理性分析、处理问题,推进资源整合,大视角、高眼光审查问题,才能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中国电影全球化、工业化脚步加快,新电影人也将在前辈的基础上构建起更精湛的类型电影,支撑亚洲电影的建设,与好莱坞商业电影、欧洲艺术电影等共同塑造世界电影体系的新景观。
参考文献:
[1]宋家玲,周冬莹.中国当代类型电影的建构与发展[J].当代电影,2008.
[2]丁亚平.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创作流变及其发展策略[J].当代电影,2018.
[3]陈旭光.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电影的美学重构和文化流变[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
[4]吴冠平,张伟.新创意阶层的崛起与新类型电影的建构[J].传媒艺术,2018.
[5]杜庆春.中国电影怎样构建新的“世界体系”——新叙事、新类型和新人物的诞生[J].北京电影学院,2018.
[6]陈旭光,石小溪.中国当下类型电影的审视:格局与生态、美学与文化[J].民族艺术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