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化背景下外语类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2020-10-09 11:05钟奕菲党林夕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教育国际化

钟奕菲 党林夕

摘要:国际化背景下,外语类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受到更大冲击。高校应适应形势变化,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明确外语类学生使命担当,积极探索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加强对外交流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外语类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关键词:国际化;意识形态教育;外语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新职能,彰显着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高等院校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全面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如何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更好地适应国际化趋势,针对外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特殊性和国际化背景,有针对性地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目前外语类学院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

1加强外语类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意义

1.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国际化背景下,高等院校不仅应注重培养外语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国际视野,更要培养其中国立场和家国情怀,使之成为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新时代外语人才。

1.2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高校是众多思想和文化的汇集地,是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平台,也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高校师生作为知识和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其意识形态安全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捍卫和促进我国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2国际化给外语类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挑战

2.1学习内容的特殊性带来的价值观冲击

国际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外语类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外语原版教材、外语原文学习资料。有效利用这些学习原版原文学习素材,能更好地培养地道的语言表达,增进语言积累。但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言学习素材的背后,往往也蕴含着思想的输出。西方国家的原版教材,往往也蕴含着西方价值观的思维方式。长期接触这类学习资料,如没有加以甄别和思考,很容易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冲击。

2.2日益频繁的对外交流带来的文化碰撞与冲击

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师生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为了提升教学实效,许多高校都聘请了外籍教师教授语言类课程。在高校教师队伍中,也不乏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这一点在外语类学科中的体现更为突出。国内高校也在积极开拓海外交流项目,每年派出交流人数不断增长。因语言学习的优势,外语类学生对外交流更具优势,在此过程中也更容易受到其他国家文化的冲击。

2.3西方文化涌入带来的传统文化认同冲击

全球化浪潮下,西方文化涌入中国,以强势的姿态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外来的新鲜事物,青年人往往有较高的热情。且外语类学生因专业特殊性,对外来事物和新鲜事物有较高的接受度和包容度,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更容易失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3国际化背景下外语类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思考

3.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明确新时代外语学生的使命担当

当代外语类学生容易受到西方思想思潮影响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不知自己为何读书,不知自己使命何在所致。因而,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明确新时代外语学生的使命担当对坚定其政治立场有着重要作用。第一,在外语类学生的新生入学阶段,不仅应向学生宣传专业培养目标,还应明确在“立德树人”上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第二,培养外语类学生的家国情怀。鼓励学生立大志,立远志,立壮志,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

3.2积极探索专业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

将专业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有机融合,一方面满足学生语言学习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在语言的学习中捍卫和促进我国核心价值观。第一,在“第一课堂”中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本土思政元素,编写、选用符合加强意识形态教育需要的教材,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育人功能,做到专业教学和思想理论教学同向同行。第二,在“第二课堂中”鼓励外语类学生不仅要接收“引进来”的优质教育资源,更要带着中国故事“走出去”,向世界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将语言学习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双语学习、翻译、比赛等更具实用性,更为学生所喜爱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3.3加强出国交流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化,外语类学生有了更多对外交流的机会。作为直面西方思潮带来冲击的群体,出国交流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第一,高校应建立起出国交流学生的行前教育机制。在师生出国交流前,高校可安排专人对出国交流学生进行行前教育,有条件的还可以安排一对一的谈话指导,详细告知其在国外学习、工作、生活期间应遵守的纪律以及注意事项。第二,建立出国交流学生在国外期间的沟通联系机制,由专人定期主动联系交流學生,了解其思想动态及出国后学习、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提供及时的关心和帮助,避免其在国外期间因无法适应国外生活等原因陷入理想信念迷茫。

基金项目: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华南农业大学党建研究专项课题(项目编号:DJ2019025)。

作者简介:钟奕菲(1992-),女,汉族,广东广州人,硕士研究生,华南农业大学学生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筠.高职院校国际化背景下意识形态教育对策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64-65.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教育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高中生意识形态教育探析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陌陌唐岩:以新品提速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