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玲燕
摘要 信用体系的缺失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会计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和会计行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会计信用体系;会计行业;问题
会计信用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计行业及对会计主体经济决策的应用、市场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会计信用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下,会计信用问题也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如会计信用缺失等。
会计信用缺失的危害体现在对市场经济秩序产生严重破坏,对国家、社会公众以及相关会计资料的使用者利益造成损害,给会计队伍自身的形象以经营主体的生存发展带来影响等方面。会计信用问题往往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这其中既有会计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环境因素。为了使会计行业走出“信用沼泽”,需要兼顾多方面,调动多方的积极性,实现会计信用的体系的建立及完善,最终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一、会计信用体系的现状
近年来,会计信用缺失案例在国内外屡见不鲜,从美国的“安然事件”到中国的“蓝田事件”。这些事件无一不暴露出当今社会信用制度缺乏及不完善等问题,而且会计信息的造假丑闻也使会计行业的公信力受到严重的质疑。虽然当前已有少数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始积极推行构建会计信用体系,如山东、重庆等地下发了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的文件,但目前全国还缺乏统一的制度文件,有关会计信用体系建设的评价指标、信息管理、分类监管文件等也不够完善。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会计信用体系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现行会计信用体系的制约因素
(一)缺乏法律保障
规范的法律法规能够对会计信用起到约束作用,但基于会计信用的界定问题和组织隐私权、知情权等方面的因素,国内至今尚无相关的法律法规或制度对会计信用作出明确的约束。目前在制度和规范缺失的背景下,不完备的会计制度要在道德等非制度的支持下才能得到有效的运作。部分长期处于非制度制约状态下的企业就会使用各种手段,对利润进行人为调节,或出现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缺乏监督管理
在日常经济业务中,完善的内部审计能够对会计行为起到监督作用。但对于会计信用而言,仅仅依靠内部审计这一手段进行监督和控制还远远不够,它更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独立审计机构等外在监督机构的共同监管。但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对于会计信用的监管力度较弱,而社会第三方审计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会计信用的监管需求。
(三)缺少奖惩机制
在法律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现行的规章制度对守信行为没有进行应有的保护和奖励,对失信行为也没有进行严厉的惩罚和打击,导致违约效用超过同等时间、同等资源下守约带来的收益,使更多经营者选择违约而非守信,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使失信行为愈演愈烈。
(四)信用意识薄弱
诚信是我国从古至今一直倡导的优良传统和道德观念,会计信用不仅仅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诚信”,还包括会计人员的基本准则和职业操守。而在如今以经济利益为主要驱动力的社会中,在法律法规欠缺的环境下,会计人员很难仅仅依靠自律抵御各方面的干扰和诱惑,真正做到持身守正。
三、完善我国会计信用体系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法规体系
会计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全面实施,从根本上来说离不开法律体系的保障。基于我国目前相关法律法规缺乏的现状,为了推动会计信用体系的建设,需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狠抓法律法规奖惩制度建设。同时,也需要对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加大会计信用执法力度。
应通过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政府会计管理部门、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应当分别承担何种法律责任。通过这种由上而下的制度规范,明确会计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责任,最终实现依法治信,创造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企业环境。
法律法规的完善能为政府治理会计失信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实现有法可依,合理处置失信行为。法律法规的确立也能够警醒会计人员谨慎执业、重视会计信用,增强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与风险意识,从而提高会计信用水平。
(二)建立和完善会计信用监督体系
建立会计信用监督体系需要相关行业协会及管理机构在政策的支持下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并通过这种管理标准形成一种行业规范。行业规范形成之后,每一家企业的会计行为都需要在这一行业规范的框架下运作,相关的行业规范也为企业的会计行为制定了底线。制定相关规范之后,会计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可以以此为依据对企业进行监督。这样一个相关部门牵头,全社会参与的监督体系,能够提升各企业对会计信用的重视程度,每年的监督公示也能促使企业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改正。
(三)建立信用激勵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
建立信用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在鼓励守信企业坚守本心的同时,也对失信企业进行惩罚,这种赏罚分明的机制才能够真正让企业重视会计信用。
在具体实行过程当中,可以对财务信用较好的企业给予较高的评价等级以提高该企业的社会认可程度,从而帮助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对于出现过会计失信行为的企业,则给予较低的信誉评价甚至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
至于这类等级评价机制的具体实行方式,可以参考税务部门对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进行综合打分评价的定级方式。对企业在一定周期内的会计信用状况进行打分定级,根据最终分数分为ABCD四级。评价等级的判定可以通过扣分制最终确定,年度评价指标得分90分以上(含90分)的为A级,年度评价指标70分以上不满90分的为B级,年度评价指标40分以上不满70分的为C级,年度评价指标在40分以下的为D级。信用等级的直观表达能够使相关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会计信用情况及在行业当中所处的水平,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四)加强信用文化建设
信用文化建设能够为建立会计信用体系提供思想基础。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以信用作为核心思想,加大相关诚信方面的伦理道德教育宣传,建立起“义”和“利”并重,和谐发展的现代信用理念。在信用文化氛围营造的过程当中,还需要确定实施主体,明确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行业自律这四大实施主体。个人信用是整个会计信用体系建立的基石,企业信用是会计信用体系建立的重点,政府信用是跨级信用体系建立的关键,行业自律是信用体系建立的保证。
(五)完善会计信用教育体系
加强会计人员的信用理念和制度教育是实行会计信用的先导,一个缺乏信用意识的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很难遵循客观公正、依法办事的思想。会计信用教育实际包含会计信用理念、信用制度等多方面的教育。其中,会计信用理念是基础和前提。信用理念教育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树立良好的诚信观念,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品质。
在具体实行过程当中,需要多方式、多途径、多维度的对信用教育进行普及。一方面,可以在会计人员每年参与的继续教育中,着重加入关于会计信用的课程,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增强会计人员的信用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在相关会计知识学习之初,建立起会计信用体系。会计教育不应该仅仅只是传授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还应该介绍正确的道德标准和诚信观念,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尊严感和使命感。
(作者单位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岩.我国会计信用体系建设的障碍及对策[J].交通财会,2012(10).
[2] 耿菲.会计信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华北金融,2010(2).
[3] 倪莉.论我国会计信用体系的构建[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