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鹏
摘 要:2020年初国内外形势发展给社会各方面带来了巨大影响,笔者根据某学院毕业年级就业进展及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实践提出了信息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精细化支持的三大工作体系,有效提升就业促进工作成效。
关键词:2020年;大学生;就业促进
随着国内外各方面形势的发展,2020年的毕业年级工作遇到很多新的挑战,笔者以西部某高校行业特色研究型学院为例,就新形势下的就业工作进行了实践分析。
一、基础情况分析
笔者详细分析了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发现,由于班级学风好,保研比例近20%,保研成绩裸分较高,使得高分未保研学生较多,因此考研学生较多,占比近60%,考外校学生又占其中的40%。同时,由于学业竞争大,学生素质能力拓展方面积累不足,在求职中的非专业能力优势不明显。此外,有20%的同学找工作,且近一半来自偏远地区的同学以返乡就业为主。从求职方面来看,由于专业不属于学校主流专业,在学校大型招聘会、主流就业企业等方面都不具有优势,需要另辟蹊径,有针对性开展工作。而2020年年初开始的社交隔离、居家学习等防控举措,更引发了一些较为普遍的新问题。
首先,考研、签约等相关时间节点后延明显。使得与复试、毕设、考研完找工作等往年各项事务间有序错开的情况完全不同,对学生的决策、同步处理“多线任务”等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其中,国家线相对往年延迟整一个月,各学校复试线、复试工作也因此整体推迟一个月。使得部分考研、特别是复试失利的学生有较少时间准备找工作。
其次,学生居家状态下学习、生活遇到新的挑战,心理状态出现新的变化。学校除了提供日常的教育教学基础服务,更多的是一个集中的物理空间和研讨、交流的氛围,同辈、师长、行业之间的交流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综合学习的重要基础,而家庭作为一个生活空间,学生作为相对独立的成年人,长久在家学习出现了环境适应、家庭矛盾等问题。
最后,线上交流、面试等削弱了信息传递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线下交流可以传递除语言以外的语气、表情、形态等多种信息,线上交流的信息传递非常有限,长久会使得学生之间、和老师之间产生隔阂,有效的信息传递受阻,部分企业也对于线上招聘存在一定疑虑,学生难以通过招聘中的朋辈交流等获得快速提升的效果。
二、实践解决思路
综合以上新挑战,经过对当下就业形势研判,逐渐总结形成了信息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精细化支持的三大工作体系,对新形势下的就业工作形成了有力支撑。
(一)信息化管理,覆盖毕业生发展全流程
通过麦客CRM客户管理软件,为每个学生建立单独的综合信息档案,根据学生个人发展状态、就业毕业促进阶段,以问卷调研的形式形成全流程的数据搜集分析,跟进学生发展状态、心理状态,针对他们遇到的困难及时响应。同时,用大数据分析学生整体的状态,以线上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及时通过技能培训讲座、毕业发展座谈会、政策说明会、主题班会等给予干预,能集中解决的问题集中解决,提升工作效率。
此外,通过建立就业促进的各类线上群组、公众号平台等,及时搜集和推送研招政策、招聘会、企业信息、就业政策等相关信息,形成多元信息的有效触达,为学生发展提供全面、有效的支撑。同时,通过在线群组为學生解决一些紧急问题,及时回答学生的疑惑。
(二)人性化服务,创造线上链接的良好体验
尝试腾讯会议、zoom会议、B站直播平台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线上交流互动的体验,开展线上面试模拟指导、心理辅导、朋辈互助讲座等,鼓励学生更多以视频的形式开展交流,让线上的环境更贴近线下的状态,促进各类信息的流畅传递,为学生觉此提供丰富的信息。
(三)精细化支持,全员全过程育人,分类分方向培养
通过前期信息化管理,对学生分类分方向做了梳理,并且就重点学生详细了解了其本人和家人的想法,通过线上辅导使其确认本人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和矛盾,确立近期、中期目标,通过定期反馈、反思和复盘来实现个人的不断发展,克服“多线”并行处理中的焦虑。
同时,全方位支持毕业年级学生发展,邀请领导、导师等都主动一对一结对帮扶,及时跟进学生发展情况。为学生就业推荐、调剂协调等方面提供充分的支持,尽量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切实支持到学生个人成长。其中,对西北等偏远地区学生在西部计划、基层就业等更符合地方发展现状的就业渠道上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支持,让基层就业成为一种大家认可的、能够平常心看待的良好选择。
三、案例思考和工作建议
(一)拥抱变化,适应新常态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大潮之下,人类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变动和调整期,经济新常态带动了社会各方面发展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大学教育,特别是毕业年级工作更应该积极观察和拥抱变化,用主动思考、主动作为、创新思路去迎接挑战。
(二)以人为本,支持学生发展
教育就是做人的工作,学生发展有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可循,在具体工作中既要注重经验积累和应用,也要注重理论指导和专业化研究,以更为人性、贴心的服务支持学生,以学生发展的视角提升工作成效。人性化的服务能够让学生在和我们工作的接触中潜移默化的得到熏陶,将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等隐化为文化氛围,吸引和培育学生的三观,从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