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习倩
【摘 要】目的:研究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实施宫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择取64例我院纳入的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利用奇偶法对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其中分为32例。参照组手术措施为腹腔镜,实验组予行宫腔镜治疗,讨论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临床疗效(93.75%)高于参照组(71.88%),实验组阴道出血、发热、腹痛、水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率(3.13%)低于参照组(21.88%),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行宫腔镜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宫腔镜;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9-0067-01
子宫角妊娠是指患者受精卵与子宫角位置着床,一般多发于输卵管近端粘连、残角子宫等患者之中,患者记忆发生孕囊破裂问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1]。对此,本研究就未破裂型子宮角妊娠患者治疗措施进行分析,讨论宫腔镜治疗的效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纳入的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64例,利用奇偶法,其中分为实验组(n=32)与参照组(n=32)。实验组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年龄分布19-38周岁,均值(29.68±5.42)周岁。参照组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年龄分布19-39周岁,均值(29.71±5.45)周岁。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年龄未见显著差异性特征(P>0.05),其校准结果对比值与统计学要求一致。
1.2方法
参照组手术措施为腹腔镜,在患者盆腔植入腹腔镜,并对其宫内情况进行太差,应用电凝刀或电凝钩实施子宫角剖开,予行常规宫角楔形切除术治疗,并切除患者输卵管[2]。实验组予行宫腔镜治疗,将患者宫颈扩张至11#,应用葡萄糖作为灌流液,实施硬膜外麻醉后置入宫腔镜,对患者的宫腔形态、孕囊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进行探查,切除其孕囊后确保其清除效果,术毕排出其宫腔灌流液[3]。
1.3统计学分析
全部64例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病案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之中,以X2检验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临床疗效及阴道出血、发热、腹痛、水中毒等并发症发生情况,(n%)是其表述方式。统计学判别标准是P<0.05。
2 结果
2.1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比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临床疗效(见表1),实验组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临床疗效(93.75%)高于参照组(71.88%),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2.2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阴道出血、发热、腹痛、水中毒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比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2),实验组阴道出血、发热、腹痛、水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率(3.13%)低于参照组(21.88%),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子宫角妊娠是病理性妊娠的一种,随着其孕囊的发育,患者记忆发生着床位置血管侵蚀、孕囊破裂等问题,故患者发生大出血的可能性较高,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对此,本研究给予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宫腔镜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参照组,实验组阴道出血、发热、腹痛、水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宫腔镜治疗方式能够降低对患者的损伤,并对患者宫腔内部情况进行全面探查,以便于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治疗,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水平,可保障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患者的手术安全性。
综合以上结果,宫腔镜于未破裂型子宫角妊娠治疗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捷文,李红雨.子宫动脉栓塞术结合宫腔镜清宫和甲氨蝶呤结合宫腔镜清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疗效对比[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6):105-106.
[2] 韦雪莉,孙信,黄钰芙, 等.Myosure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在宫角妊娠治疗中的应用—附12例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9,20(6):534-536.
[3] 孙艳平.纵隔子宫两侧内膜夹角与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后 纵隔残余和妊娠结局的关系[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6):774-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