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原则与方法的实践探究

2020-10-09 10:51王伟李亭
关键词:原则小学英语方法

王伟 李亭

摘   要:会话教学是英语学习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以一次会话教学研究课为例,从情景性、整体性、活动性和人文性四个原则出发,通过三次课堂实践初步探讨适合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方法,并对此进行反思,为小学英语会话教学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9/22-0067-05

一、引言

小学英语会话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交际能力,提高会话技巧,最终习得并自如地驾驭语言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会话教学是英语学习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会话教学,学生可以进行听、说、读、写各方面技能的训练,可以说这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最有效途径。而许多教师在会话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种种误区,客观上影响着学科育人观的落地生根,如:文本资源挖掘深度不够,对文本主题意义的理解流于表面;会话语境的创设仅仅服务于片段式对话,真实化、生活化的“大情景”稀缺;教师重视会话活动中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过程中育人因素的提炼等。本文通过对一节会话课反复实践和反思,初步探索了适合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并进一步思考英语会话教学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的影响。

二、英语会话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来自北京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3L9,本单元的主要话题Help。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是描述Maomao手里拿着许多书,需要Sara帮忙;奶奶在玩填字游戏,不会玩,需要Baobao来帮忙的故事。

2.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一年级起使用本教材学习英语,任教的班级人数31人。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表演积极,对英语有一定的兴趣,且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初步养成根据发音规律自主认读单词的能力,具有小组合作的意识。虽然比较了解“帮助”这一话题,但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寻求帮助的句子存在一定难度,且学生连续表达的能力尚需要提升。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教师采取了歌曲激活旧知唤起新知、创设真实情景促进语言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基本原则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团队成员进一步明确了会话教学应该坚持的四个原则:情景性、整体性、活动性和人文性。

1.情景性。交际离不开语境,因此会话教学也应该力图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下进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情景,在自然的情景中习得语言,使用语言并最终提升语言水平。情景下的语言才是生活中的语言,自然生成的语言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和使用场合,并在此过程中体会情感,内化语言,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就本节课的情境创设而言,有三点设计:(1)创设生活中很常见的三个情境,即遇到“难题”一脸疑惑的同学、被繁重家务活缠身的妈妈和找不到目的地的游客。学生基于此情境,灵活运用所学功能句型“Would you please…?”创编对话,并演绎有关帮助的三个小故事。(2)在学生表演的环节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道具,营造与之匹配的场景,注重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体会人物情感,既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又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为助人为乐的育人目标做铺垫。(3)在操练环节创设了小男孩因受伤而行动不便的情境,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创编符合该情境对话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功能句型的理解。

2. 整体性。整体语言教学法强调语言学习的整体性,认为语言知识不是孤立的,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出发。在会话教学中,处理会话文本的环节应该特别注意整体呈现。语言输入和输出都应该遵循整体原则,通过听、看来获取功能表达方式,通过说、演来培养学生真实交际能力。纵观本节课,整体性原则反映在以下四点:(1)虽然两段会话文本的故事不具有延续性,但考虑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向他人寻求帮助,于是选择了整体呈现两个会话文本。(2)在处理会话文本时也是先从整体理解层面入手。比如在观看完两段课文视频后,设计了两个问题,分别为“How many stories are there? ”和“Do they have anything in common? ”(3)在讨论完文本的重要细节信息之后,让学生自主朗读两段文本,再次整体输入,以加深理解。(4)不论是在创编对话的操练环节还是在表演的产出环节,都可以引导学生对情境进行整体表达,会话内容有前提、有经过、有结果,注重多话轮交流。

3.活动性。现代外语教学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要求创设多种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反复感知、体验、操练语言中最终掌握语言。活动的设置要求多样性,实效性强,并充分尊重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本节课的特色活动是表演,因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主动帮助、关心他人,所以设计了两个表演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收获帮助他人的成就感、快乐感,除此之外,还设计了“Act and Guess”的课堂活动,教师表演,学生猜动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强了学生对有关动词短语的理解与记忆。

4.人文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提高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基于此,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文本,提升育人意识,从人全面发展的角度,去观察学生、解读学生,将立德树人贯穿在整节课中。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人际交往”话题中“合作与交流”子话题项目。其语言功能围绕“请求与提供帮助”展开。基于此,笔者在本节课设定了“能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体会帮助他人、关心他人带来的快乐,从而增强主动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意识”这一德育目标。选定此渗透点,既紧扣教学内容,又紧贴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指导性作用。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产出环节先向学生展示了3幅身处困境的人物的照片,分别是不会玩魔方的同学、家务缠身的妈妈、找不着北京站的游客;再与学生就照片中三位主人公的具体困难和解决方法展开简单讨论;鼓励学生用所学的表达方式以及寻求帮助的功能句型来创编新对话,并将这些帮助他人的场景大胆表演出來。设计意图:特意选取了遇到困难的同学、家人、陌生人这三个群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生通过表演这些小故事,体会助人的快乐感,使学生懂得可以在实际生活中通过礼貌寻求帮助来解决自身困难,通过主动关心与帮助他人收获快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课后反思与启发

1.备课:日常备课时首先要关注课堂的类型,不同的课堂类型应侧重不同的学习方法。比如本节课为听说课,对话的类型属于人际交往,在授课时就应侧重对学生听力技能与策略进行培养,还要关注在人际交往中礼貌使用语言。

2.文本学习:在学习新文本时教师应引领学生有层次地学习,将意义理解与语言输入分开来学习,便于学生先把文本形成整体理解,再在理解情节的基础上更明确地去学习新的语言知识。

3.操练环节:课堂的语言操练环节应该在意义驱动下展开,合理的情境创设不能浮于表面,学生首先要去理清情境,再去分析情境,最后才以情境为依托去有效操练语言知识。

启发:“课堂操练环节应在意义驱动下去实施”这一理念给笔者很大触动。反观本课操练环节的实施,虽然情境创设贴切、有创意,但是并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理清情境中受伤小男孩面临的困难有哪些、这些困难的主次之分、解决这些困难的多种方式、解决这些困难的最优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对情境和语言的意义理解,被束缚在固定语言结构的操练中,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关注语言的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因为学生有探究的过程。比如本节课的操练环节就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更理性的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综合考虑多种解决方式后选择最佳解决方案,而这种思维的培养或许才是日后学生会牢记的。

三、结语

会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在会话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基本原则与方法,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   兴,袁   媛.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原则和路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94~95.

[2]李   娜.小學英语中对话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6,(3):69.

[3]江   萍,杜   静.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原则与方法的实践探究[J].基础外语教育,2019,21,(2):54~61.

[4]吕美玲.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原则及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67~68.

猜你喜欢
原则小学英语方法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