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
[摘 要]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富民工程。在工程建设中属移民工作最难,尤其是丹江口库区的移民安置问题。在集中大移民工程中,克服了涉及地区广、移民不理解、安置后期问题多等问题。虽已过去近10年,然而在大移民过程中形成的奉献牺牲、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责任担当、自立更生、勇往直前的南水北调大移民精神将永存,将成为新时代干事创业、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丹江口库区移民;大移民精神
[中图分类号] C9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0)10-0031-06
丹江口库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地,移民搬迁和生态保护成为两大重任。南水北调中线是指从丹江口库区调水北上,主要供应华北地区城市的饮用水需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14年12月建成正式通水,丹江口库区大移民从2008年开始筹备搬迁、2009年试点移民搬迁、2010-2011年集中大搬迁。距今虽然已经过去近10年时间,然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大移民精神将永存,成为新时代奋斗的强大动力。
一、南水北调从构想变为现实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把“南水北调”纳入国家水利治理战略,历经几代中国人的艰苦奋斗,终于实现了这一跨世纪的伟大战略工程。
(一)南水北调的伟大构想
新中国刚成立时,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中国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洪水泛滥和北方干旱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人民群众深受其害。1950年夏初,毛泽东主席在批阅“淮河水泛滥”的报告中看到,有群众因躲水不及被洪水淹死的,有的爬到树上被毒蛇咬死的,报上来统计的死亡人数达489人……看到这里他难过地流下了眼泪。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决定亲自到黄河去视察,他从北京乘专列途经济南、徐州,到兰封县,来到黄河大堤上。在向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了解情况后,毛泽东主席说:“长远打算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这是南水北调宏伟构想的首次提出。
从此,南水北调的构想,正式提上议程,作为国家水利治理战略不断地进行考察论证。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东线是从长江下游扬州取水,经过泵站群逐级提水,流经山东、河北、天津,主要供沿途北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中线是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库区取水,自流经过河南、河北,到达北京、天津,主要供给沿途和首都人民生活用水;西线是从长江上游四川雅砻江取水,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補充黄河中下游水量不足。东线工程从2002年12月动工到2013年11月建成通水,中线工程从2003年动工到2014年12月正式建成通水,西线工程还没有开工。治水如治国,治水成败不仅决定禹兴鲧亡,也决定国家或民族兴衰[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不断增强,南水北调从构想变为了现实。1980年7月22日邓小平视察汉江丹江口工程,观看船只过坝和大坝上游水库,了解丹江口工程规划设计情况[3]。之后,中线工程开始进入了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前期调研论证过程。2005年9月丹江大坝加高工程正式奠基,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正式动工,并于2014年12月12日建成正式通水。
(二)南水北调产生大量移民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丹江口库区前后产生两次大移民。第一次大移民,是修建丹江口水库产生的移民。从1958年至1973年修建丹江大坝开始,库区民众先后经历了多次搬迁。其中,1965-1975年为大规模移民搬迁阶段,动迁总数约38.3万人,在本县后靠内安21.1万人,迁到外县、外省安置17.2万人。如湖北省内迁移到京山、汉阳、武昌、嘉鱼等地,有迁移到省外的,最远的迁到青海、新疆等边疆地区。修建丹江口水库的初衷,是为南水北调打基础,因此此次大移民亦称为南水北调初期移民。第二次大移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上马产生的移民。2003年底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的永定河倒虹吸、滹沱河倒虹吸工程开工建设,标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建设[4]。2005年9月丹江大坝开始加高,丹江口水库蓄水位抬高,满足“调水”需要,这意味着库区环境容量减少,产生大量移民必须迁出库区。为此,丹江口库区需要再次搬迁移民34万人,分内安和外迁。有些移民不愿走,但又不能留,水利工程的移民一般都具有被迫性、政策性和时限性等特征。
(三)移民故土难离
1. 丹江口库区与水情结。祖祖辈辈生活在丹江河两岸的鄂豫两省群众,与丹江水相伴相依,同时也遭受着洪水的威胁。丹江口库区群众长期以来都在与洪水抗争的同时展开节水行动。一是抵御洪水灾害的行动。鄂豫两岸群众曾因抵御丹江河(汉江最大支流)洪水,各自修建“丁坝”来改变水势,也正因为此曾多次发生水事纠纷,甚至出现械斗事件,后经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建设,在河岸修筑防洪坝才得以解决。二是建旱地水窑缓解人畜饮水困难。丹江口库区多数乡镇属于石灰岩地质,土壤保水性差,曾出现连年干旱,常年饮水困难,地方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大力修建旱地水窖,解决人畜用水困难。三是饮用汉江水。沿丹江口水库的大片良田常年靠抽水灌溉,沿江城市靠抽水饮用,做到科学用水。四是开展节水行动。丹江库区广泛开展蓄水、节水、护水行动。如湖北省委号召全省于2011年至2016年,开展“三万活动”,即:万名干部、进万家、挖万塘活动。五是与水情深难分。丹江口库区移民,即使远迁到千里之外的异地,每年端午节也要赶回老家,参加一年一度的汉江龙舟赛。
2. 丹江口库区与京、津之缘。“一江清水送北京”,增进了与首都人民之间的感情交流。北京、天津与丹江口库区按照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对口协作工作方案的批复》,建立了长期对口协作关系,从医疗卫生、办学教育、干部交流、技能培训、项目扶持等方面援助丹江口库区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
3. 丹江口库区与共和国紧密相联。丹江口库区人民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946年6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破坏停战协定[5],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解放军中原部队在李先念、郑位三等带领下,分南北两路军向鄂豫交界以西突围。李先念、王震组成的北路军,在鄂豫交界的丹江河荆紫关遭到阻击时,必须强渡丹江河。此时,蒋介石三次密令国民党将领刘峙、胡宗南,“务于荆紫关以南将李部围攻歼灭”。中原突围部队在丹江河沿岸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凭借船只和引路顺利渡过了被洪水所困的丹江河,为中原突围赢得了时间,中原突围也拉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
南水北调不仅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也肩负着解决北方供水不足的重任,更印证了中国各项事业的巨大变化。
二、南水北调大移民的艰难历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力不断增强,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财力和技术不难,难就难在移民,尤其是外迁大移民,他们家乡难舍,乡情难断,谁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如何实现“和谐、依法、稳定”的移民搬迁,成为做好大移民工作成败的关键。
(一)“和谐”移民搬迁
南水北调三条线路,东线直接从长江提水输送,西线没有开工,中线需要蓄水自流。三条线路中,中线工程移民搬迁任务最重,不仅涉及渠道沿途的移民,更主要的是丹江口库区移民。丹江口库区共需要搬迁移民34万多人,其中湖北移民18万多人(外迁7.7万人)、河南移民16万多人,限定在省域内安置。湖北的外迁移民,主要涉及到十堰市的丹江口市、郧县(郧阳区)、武当山旅游经济开发区、郧西县,外迁移民分别安置在武汉、襄陽、荆州、荆门等26个县市区、192个安置点。河南的外迁移民,主要涉及到南阳市的淅川县,安置在郑州、平顶山、新乡、许昌、漯河、南阳等地的多个安置点。四年任务,两年完成,三年扫尾。即丹江口库区,集中于2010年、2011年两年时间搬迁,2012年扫尾,2013年蓄水试水,2014年正式调水。
怎样顺利实现搬迁任务?
1. 村支书带头“破题”。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赵久富是郧县安阳镇余嘴村书记,是第一个报名、第一个签字、第一个装车、第一个被拆房的移民,余嘴村也是郧县第一个试点移民村。赵久富担任村书记26年,本身不属于移民对象,但为了带头,他带领61户移民,告别80岁父母,迁到600公里外的黄冈市团凤县。此外,还有一大批忠诚于党的好村支书、一心为民的基层好干部。如村支书刘继武,外迁任务在即,妻子突患癌症晚期,他知道实情后痛哭流涕,最后妻子永久离开了故土,只身迁到了外地 ;原村支书艾大明,搬迁到安置地区后,又和村支书一同带头外迁,到了新地仍然为村主任,于2018年长眠他乡;郧县城关镇牧场沟村支书龚万梅,外迁武汉蔡甸继任村支书,由于坚持严把政策关,搬迁到新地后,一直忍受着个别移民多次上门骚扰的痛苦等,这些都彰显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担当和使命。
2. 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湖北移民看十堰、十堰移民看郧县,郧县移民看柳陂,柳陂移民看大桥(村)”,郧县大桥村一时成为最难啃的硬骨头。大桥村是由两个村合并而成的,合并后的大桥村党支部长期瘫痪,移民工作难以“破题”。后通过反复调研,经县委和镇党委同意,改组村党支部,成立了移民临时党支部,结果很快打开了局面,推动该村移民工作顺利展开。
3. 视移民为亲人,以情感人。耐心应对移民开始躲藏不见面的现象,包括让移民群众代表或者全体移民反复去安置地选择建房地点,让移民们看了又看,选了又选,直到满意为止。
4. 建立干部包保责任制。实行干部包保移民户,一包到底。同时,通过“我回家乡帮移民”化解移民心事,包保干部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以真情感化移民。
(二)“依法”移民搬迁
172米以下淹房或者淹地的村民,按《移民大纲》都必须搬迁。移民离别时的心情常常是复杂的,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如堵塞交通、责备干部、越级上访等。对于不能够按照签字搬迁的移民户,在公证部门公证后,由移民包保干部代替抓阄,具有法律效力,最后也须征得移民的认可。对于移民户必须是“人走房倒”,即移民搬迁后,房屋立即拆除,以免出现安全事故和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对于移民的合理诉求,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解决。相反,对于一些移民的不合理诉求或者过激行为,应坚决予以依法处置。
(三)“稳定”移民搬迁
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目标要求,一是实行有土安置。农村移民必须保证人均有1.5亩的责任田;二是后期扶持。属于移民身份的,保证人均每年直补600元移民补偿费,连续扶持20年;三是实行成集镇或者整村、整组移民外迁,以利于适应新安置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尽快融入当地。四是企业迁建,实行补偿重建。实现“稳定”搬迁,是移民工作压倒一切的前提条件。郧县后期搬迁过程中建立了包搬迁户思想 、包矛盾排查、包上访劝返稳定等干部10包责任制。在南水北调大移民大搬迁中,湖北搬迁120批次,出动车辆1万多台,包保干部2万多人。河南搬迁200批次、参与人员20万人次,最终都实现了“车不掉漆、人不破皮、和谐搬迁”的目标。
三、可歌可泣的南水北调大移民精神
新时代是一个需要英雄精神的时代。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指出,“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南水北调大移民总体反映的是牺牲奉献精神,也是英雄精神的真实写照,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谱系序列。南水北调大移民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感人事例、英雄事迹,培育出了奉献牺牲、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责任担当、自力更生、勇往直前的南水北调大移民精神。
(一)奉献牺牲精神
丹江口库区人民面对的是两次淹没,两次大移民,多次搬迁。自50年代以来,丹江口库区移民几代人在“国家需要”的任何时候,都勇于把家乡奉献给祖国,牺牲自己。1958年9月1日国家南水北调“引汉济黄”的首期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始,1968年国家又批准兴建黄龙滩水电站工程(丹江口库区支流),湖北省郧县、丹江口(时为均县)31万亩良田淹没、383万亩森林因工程用材需要被砍伐。在此期间,31.3万移民奉献美好家园,实施了大迁徙。在建设丹江口、黄龙滩“两大工程”中有2588名群众因公致残,175名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黄龙滩大坝建设期间,因土石疏松发生特大滑坡事故,当场牺牲35名群众、砸伤100多人,个别遇难者不满20岁。2003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马,“停止令”下达后,不仅丹江口库区“172米”水位线下实物停止建设,丹江口库区多年培植的柑桔产业、茶叶产业及渔业、渡船等产业也因为移民迁走而不得不放弃,这意味着要从零开始开辟新的生活。一期修建丹江口水库大坝时,淹没均县、淅川、郧县三座县城,其间进行了多次搬迁;二期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大量移民再次后靠或搬迁,库区民众失去了太多太多。
(二)艰苦奋斗精神
南水北调,历经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并走向新时代。丹江口库区人民艰苦创业,通过兴修水利,抽水浇灌,改良梯田,战天斗地、苦干实干,以一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坚韧毅力,硬是把一个贫困落后的丹江口库区,变成了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地处秦岭南麓汉江流域中上游,鄂豫陕渝交汇地带,集“老、少、边、穷、山、库”于一体,被称为“穷山恶水”。丹江库区移民一次次地搬迁后靠,在荒山岗上开荒、种地,在山沟里重建家园,生产条件艰难、生活条件艰苦,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困难时期,还必须靠集体力量,坚韧不拨,勤俭节约,相互帮助渡过难关。
(三)实事求是精神
走具有南水北调特色的移民之路。移民大搬迁之初,经验认为“移民夜间不能走,条件不成熟不能迁”。可实际上,夜间出发更有利于搬迁,夜间行车有利于移民赶在白天搬进新家,只需要做好搬前各项准备工作。通过搬迁前的周密部署,移民外迁过程安全有序。在具体搬迁过程中,鄂豫两省送移民的方式也略有不同,湖北大都由遷出地派人护送到安置地,而河南大都由安置地来迁出地接移民,河南更加体现了一种中原文化的特点。实事求是,是做好南水北调移民工作的重要法宝。
(四)责任担当精神
大移民大搬迁与汉江生态经济带保护同步进行,有利于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向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涉及鄂豫陕三省,维护“一江清水永续北送”是共同的责任:河南管好“渠首”、湖北守好“大坝”、陕西护好“泉眼”,这既体现了责任,也体现了担当!
(五)自力更生精神
外迁移民和内安移民的共同目标,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打好脱贫攻坚战,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好。初期移民始于“大跃进”(1958年)年代,高峰正值“文革”(1966-1976年)期间,面对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大移民,历史上无例可循,由于对移民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单纯“重工程、轻移民”,依赖“以水撵人、先迁后安”的移民方式,导致不顾环境容量盲目后靠。加之建设时间进度难料,致使库区移民“滚雪球”式反复搬迁,移民辗转不定,库区干部整日忙于移民安置。直到1984年,国务院批复《关于丹江口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意见的请示》[(84)国函字102号]决定,由国家统筹专项经费3亿元,计划分10年逐步解决移民遗留问题。在国家移民政策、精准扶贫政策的强大支持下,移民群众不等不靠,发挥主观能动性,置办产业、兴办事业,竭力改变贫穷面貌。
(六)勇往直前精神
进入新时代,丹江口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三省的高铁、高速公路、机场、生态城市建设竞相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实现速度与效率、规模与质量的同向发力,走向高质量发展。
四、大移民精神的时代价值
南水北调大移民精神虽然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但它绝非片面、暂时、阶段化的。它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命脉相系,与中华文化精神紧密相联,它不仅包含了中国人民的治水智慧,也是伟大祖国富强的标志。南水北调,从伟大构想到最终实现,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心血和努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强大力量。南水北调大移民精神是中国精神、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集中真实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中国人民守望相助的品质和库区人民奉献牺牲的美德,它的内在价值与精神实质随着时间的流逝将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一)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南水北调,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思想,集中人、财、物等优势资源现实的重大工程。南水北调,成败在水源、关键在移民。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由国家统一协调,建立受水区与水源区对口协作关系,建立移民安置区与水源区配合机制,调动全社会力量支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特别是把“移民”作为天大的事,精心组织,实施好一次次的移民“集团军”出征行动,这些无不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
(二)彰显了中国人民守望相助的品质
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南水北调的实施,历经半个世纪最终实现。从南水北调整个工程实施过程来看,反映出我国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讲求科学、发扬民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攻坚克难。南水北调移民,规模之大、强度之高、任务之重、跨度之长,不是单靠一人一力所能完成的,它是集全国之力,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2010-2011年,在大移民过程中,湖北、河南两省分别成立高规格的移民工作指挥部,各级党委书记担任政委、行政负责人担任指挥长,统一指挥、统一协调,高度配合,打赢了移民搬迁攻坚战役。正是在广大人民群众守望相助、密切配合、积极参与支持下,才实现了“不伤、不漏、不亡一人”的大移民目标,为世界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移民搬迁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彰显了库区人民奉献牺牲的美德
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奉献牺牲的精神,是对丹江口库区人民最真实的诠释,反映了家国情怀,成为库区人民的美德。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丹江口库区经历了两期淹没,两次大移民,多次搬迁。库区人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的奉献牺牲。一是移民干部的奉献牺牲。一些移民干部呕心沥血地工作,仅十堰市就先后有6名干部牺牲在移民工作一线。二是移民群众的奉献牺牲。内安移民一次次地后靠,好田好地一次一次地被淹。外迁移民,抛弃蒸蒸日上的产业 、离开熟悉的环境、割断多年的人脉、改变了已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留下了自己的祖坟。三是城市的奉献牺牲。损失了耕地、产业、企业、招商引资的项目、税源。2003年“停建令”下达后,库区淹没线下长期得不到很好地恢复。
南水北调大移民大搬迁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在大移民过程中彰显出的南水北调伟大移民精神将永驻,它必将成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戮力同心,干事创业的无限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 朱海风,等.南水北调工程文化初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 《国家行动 人民力量》编委会编.南水北调大移民纪实[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8.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责任编辑:汪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