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价值追求

2020-10-09 10:19张紫薇熊占路张可可李奕张玉汪宏波
决策与信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安全感获得感以人民为中心

张紫薇 熊占路 张可可 李奕 张玉 汪宏波

[摘    要]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无论是取得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过程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放弃每一个生命,不计成本全力救治,竭力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紧紧依靠人民,积极发动和组织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体现出一个人民政党的鲜明本色,也彰显着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图分类号] R1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0)10-0014-06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从诞生之初到现在,无论经历怎样的内忧外患,都始终致力于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地宣示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近百年来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身的使命与追求。2015年底,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将这一思想升华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今年伊始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属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之最。疫情暴发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迅速作出反应,打响了以人民为主体的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在疫情防控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真正体现了我党对解人民之需、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福这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的价值追求。

一、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生命至上,全力救治

“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习近平同志的话语掷地有声,映射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光辉,也是对疫情防控救治工作的最高指示。

增加资源供给。疫情初期,作为重灾区的武汉,病人激增,病况复杂,流言四起,民心躁动,而医院检测能力、收治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患者诊断难、入院难。在重重困境面前,党和政府崇尚科学,尊重专家,以断腕之勇,痛下决心,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全力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一是增加病床供给。以“中国速度”火速建成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投入运营15个方舱医院,分批征用40余家定点医院,让“人等床”变成“床等人”,大大舒缓了“一床难求”的困境,实现了患者的应收应治。二是调集医护人员。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火速在全国、全军调集了346支医疗队、4.2万名医护人员千里驰援困境中的武汉和湖北。其中,全国重症医护人员中近10%(1万多名)的力量汇聚于此。除了重点驰援武汉外,还采取一省(市、区)包(湖北)一市的举措。三是调配医疗物资。在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统一部署与强有力协调之下,各类紧缺的医疗物资、防护物資向湖北快速调拨,及时保障疫情防控所需。如全国四分之一的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俗称人工肺)集中在湖北,彰显了生命无价的情怀。四是提升检测能力。疫情初期,核酸检测能力不足导致大量疑似患者无法检测、收治、确诊,引发了部分民众的慌乱。通过调集人员、增添设备、加强培训、增加机构、采用新技术等综合措施,将核酸日检测量从1月28日的200份左右提升到4月17日的4万人次,再到后来武汉市近千万市民的统一大检测、大筛查,确保了社会的稳定。

平等救治患者。在疫情猖獗的危急时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患者平等救治是“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追求的应有之义。在疫情防控救治过程中,这一思想贯穿始终,既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也统筹兼顾非新冠肺炎患者的就医需求。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上,救患若一,所忧同也,不因年龄、性别、贫富、职业的不同而差别化对待。据统计,武汉市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3000多名,其重症发生率高达40%,尽管救治难度巨大,但救治整体成功率接近70%。除了救治普通的新冠肺炎患者,武汉还专门指定了救治被感染新冠肺炎的孕产妇、儿童、血液透析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的定点医院,以保障这些特殊的新冠肺炎患者也能得到专业、及时的救治。无论是108岁的老人,还是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亦或是体外膜肺氧合治疗73天的中年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中国不放弃每一个患者,应收尽收,创造出了震撼世界的生命奇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有些国家对待老年新冠肺炎患者的冷酷做法则令人寒心。

在疫情早中期,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是当时的主要矛盾和民生焦点。各级政府在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重症慢性病、肿瘤等非新冠肺炎患者的就医需要。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向好,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被有序合并,逐步减少,并逐步恢复了大部分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扩大常规医疗服务供应量,满足居民日常的就医需求。例如在今年2月初,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床位严重短缺,为落实“应收尽收”“全力做好救治工作”等指示精神,武汉协和医院将肿瘤中心院区紧急改造成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定点院区。而随着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床位增加,及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该院区在运行32天后正式关闭隔离院区。经过全面消杀后,恢复收治肿瘤疾病患者。

兜底治疗费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曾向人民庄严承诺:到2020年,实现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既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存权,也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或成现实。为解除患病家庭的后顾之忧,早在今年1月22日新冠肺炎暴发不久,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明确提出“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疗机构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的“两个确保”原则,将维护人民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全力以赴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治疗费用由医保、大病保险等按规定额度先行支付,由财政对余下的个人负担部分予以补助。面对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元的治疗费用,若是没有国家“兜底”,大量的患病家庭将面临绝境。

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31日,中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5.8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3.5亿元,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其中,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减少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也有力保护了公众健康,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也是保障2020年实现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国家幸甚,人民幸甚。

相比较而言,在经济更为发达的西方国家,每一个患者平等的医疗救治权却无法得到完全保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西方某大国有数千万人没有医疗保险,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美元的重症监护费用给普通民众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据一项调查显示,该国七分之一的成年人表示,如果他们自己或家庭成员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将因为担心负担不起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

二、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实事求是,透明公开

疫情防控阻击战以人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场人民战争,必须人人参与,需要人人知情。保障信息透明公开是政府执政能力和责任担当的有力体现,公开的是信息,传递的是信心,凝聚的是力量。信息公开透明,将能湮灭谣言的滋生,促进公众情绪和社会的稳定,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基础上,给人民群众提供心理上的慰藉和安全感,从而有序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

普及防控知识。新冠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在对新冠病毒人和人之间的传播方式、传播能力有了比较准确的认识后,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随后,各相关部门通过主流媒体普及疾病和防护知识,引导民众提高对新发疾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

发布疫情信息。恐惧源于未知。消除人民群众恐慌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及时地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准确信息。疫情期间,一方面通过召开不同层面的新闻发布会,公布疫情防控最新信息,组织权威专家针对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答疑解惑。另外一方面,通过官方网站、权威媒体、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实时疫情信息,向人们公布全国和每个省区市的疫情防控资讯。科学研究表明,对疫情的未知会直接造成民众的恐慌情绪,但随着信息不断公开、防控措施见效,公众对疫情认知趋于理性,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恐慌情绪。信息的真实有效、公开透明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起到了安抚人心、稳定情绪的作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警惕性、主动防范的自觉性和战胜疫情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疫情期间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人民群众在特殊时期正常有序地工作、学习、生活。

辟除疫情谣言。谣言总是与突发事件相伴而生。伴随着疫情的发展,“解放军进城全面接管”“实验室病毒泄露”“成都男子武汉经停10分钟被感染”“疫苗上市”等各种谣言先后充斥着网络、自媒体。在特殊时期,疫情相关的谣言极易给人们传递恐慌情绪,扰乱社会秩序;同时还会误导公众,对正常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困难。各级党委政府、主流媒体、权威专家针对各类谣言及时、准确地辟谣,确保真实信息、有效信息实时传递给人民群众,让公众全方位了解疫情防控动态,促进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修订疾病数据。今年4月17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报,公布了修订后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据和死亡人数。在通报中,不仅列出了修正后的数据,还公布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数字核查采集过程,并详细列明出现数据差异的原因。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负责任的修订,体现出对已故同胞及其家属的尊重,也是对西方舆论指责、质疑中国“瞒报”新冠疫情死亡数据的有力驳斥。

三、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依靠群众,联防联控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積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尽管疫情来势凶猛,但我们党具有一以贯之地相信并依靠人民群众的优良传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那样,“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古语云: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在疫情防控中,我们看到广大的医护人员积极投身抗疫一线,用自己的生命与热血筑起一道阻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广大的工程建设者不计报酬、夜以继日,再一次用“中国速度”建成高质量的野战医院、方舱医院,与病魔抢时间;广大的公安干警纷纷投身到守护医院就诊秩序、保护小区(道路、学校、公共场所)安全、坚守城市出入口等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点区域中;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主动报名,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积极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如社区团购、送货上门、卡点监测体温、检查证件,自发组队运输、配送、分配生活必需物资及必备药品,保障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还有更多的普通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佩戴口罩、配合体温检测,勤洗手、勤消毒,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控制购物、聚餐、出行等习惯,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如“葛优躺”“家里蹲”等形式同样为防疫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说:“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只要同志们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我们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在抗击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英雄的湖北人民、武汉人民与全国人民戮力同心、守望相助,共同战“疫”,共克时艰,才有了这来之不易的抗疫战略性重大成果。

四、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倾听民声,汇聚民智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备受关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亿中国人都涵盖其中,涉及所有人的生命健康。在这种背景下,既要倾听民声解民忧,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也要汇聚民智成合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倾听民声解民忧。听民声、畅民意、解民忧、纾民困,是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央指导组副组长、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指出,特殊时期,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增强仁爱之心,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多办强信心、暖人心、合民意的急事实事好事。疫情防控固然重要,但是群众困难也要及时解决。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地12345热线、微信“疫情督查”以及社区网格群等服务平台纷纷担负起倾听民声、服务于民的责任,收集疫情防控线索,分门别类受理人民群众的咨询与诉求,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与困难,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没有按时限解决问题的单位再次督促提醒,以高效的工作和贴心的服务为人民群众答疑解惑,给人民群众吃下一颗“定心丸”,引导人们科学、有序应对疫情。除了线上服务,还有线下随机走访与“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访检查。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后,通过下社区实地走访调研,针对老百姓期盼早日“解封”的迫切诉求,于是在兼顾解决群众诉求与科学防控疫情的基础上,开展“无疫情小区”创建,酌情调整居民在小区内活动等级,有序拓展居民生活空间,逐步恢复正常生活秩序。除了“禁足令”,群众关切的另一大诉求是非新冠重症患者“买药难”问题,对此,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组织调研与暗访,发现购药的市民队伍排得很长,市民现场反映买不到急需之药,王忠林立即要求当天内把武汉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重症慢性病定点零售药店增加到50家,缓解患者就近购药难;并要求同步开通网上预约,畅通重症慢性病患者的医保支付渠道,做到“疫情无情人有情,要让大家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猜你喜欢
安全感获得感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让产权“安全感”来得更实在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