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知识环境下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探究

2020-10-09 04:00欧琼妍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7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图书馆

[摘 要] 泛在知识环境下衍生出新的智慧型图书馆,利用硬件和软件等现代化信息资源及技术,达到传统图书馆资源虚拟化、服务模式多样化的目的。其服务模式和工作内容的转变,都更好地体现出图书馆是一个有机体。融合延伸出泛在知识环境下的智慧图书馆,为探究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的特点与优势,文章将以南宁师范大学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 泛在知识;图书馆;智慧校园;创新服务模式

[课题项目] 2020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规划课题“情境感知背景下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探讨”(JFYB2221)

[作者简介] 欧琼妍(1985—),女,广西贵港人,硕士,中级馆员,南宁师范大学期刊部主任,研究方向为图书馆服务模式及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5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7-0375-02    [收稿日期] 2019-11-28

基于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是建设智慧校园的主要环节。南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始终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服务理念,向高校学生和教师提供书刊外借和阅览等常态化服务,并提供个性化移动服务。图书馆在落实泛在知识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的实践过程中,应改革创新服务模式,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学科服务。文章将从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知识发现的意义出发,分析南宁师范大学图书馆服务概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创新服务模式的策略。

一、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对于发现知识的意义

泛在知识环境下的新型图书馆由静态空间转变为动态化空间,应具备开发知识和知识创新的能力。图书馆人应转变工作理念,强化图书馆知识发现的功能,发挥数据挖掘的价值,让传统图书馆真正转变为智慧型有机体。图书馆发现知识和挖掘知识的功能还体现在建立价值链上,突出强调“价值链”主体主观能动性[1]。价值链的主体具有创新知识能力,在沟通交流中达到增值和传播知识的目标。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因客观因素局限于有限馆藏空间里,缺乏知识传播、知识交流和知识创新的渠道及途径,没能及时传播到读者手中。基于这种情况,南宁师范大学图书馆根据教师和学生需求,通过建立共享知识和个性化服务的微信平台为师生提供书刊查询、书刊借阅和书刊阅读及电子资源推介指导等服务,促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真正实现移动服务与知识共享双赢。

二、南宁师范大学图书馆概况

南宁师范大学图书馆由长岗校区图书馆、明秀校区图书馆、五合校区图书馆构成,总面积3.3万m2。截至2018年12月,纸质图书馆共201.7万册,电子书刊共288.64万册,光盘资料共2.3万盘。此外,中外文纸质期刊共计24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共有30个。图书馆根据南宁师范大学区域性师范生教育特色,将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相融合,学科发展需求和文献资料采购相一致,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师科研与培养人才的需求,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馆藏体系。此外,还提供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文献检索等多元化服务,并利用微信平台和移动图书馆向师生提供移动化服务。据统计,每周开馆时间高达101.5小时,其中,书目信息检索系统、电子资源系统、微信平台和移动图书馆24小时开放。图书馆将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图书馆作为主要推手,强化推送信息服务、资源宣传,提供图书续借、预约及委托等服务,提供移动阅读和在线阅读服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功能得到延伸,并逐渐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转变。

三、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在智慧校园中创新服务模式策略

(一)拓宽服务面

拓宽服务面对于建设智慧图书馆具有重要的作用。南宁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服务,其开展的服务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参考咨询服务:通过QQ咨询、邮箱咨询、微信咨询等展开咨询服务,咨询内容主要围绕图书资源利用、查找文献来进行。

2.学科服务:为更好服务师生,提高图书馆服务层次,应该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深入挖掘并整合信息资源,引进最新的学科咨询服务,并纳入教学研究过程中,为师生学习、教学、科研提供便捷。

3.读者培训:图书馆在新生入学之前上线新生入馆教育系统,并要求新生在线闯关通过后方可开通借阅权限。为了让师生更好地掌握图书馆资源,尤其是电子资源,帮助读者掌握电子资源利用技巧与方法,图书馆会不定期举办与“电子资源”相关的系列讲座,主要介绍图书馆数据库和使用方法,内容具有丰富化和实用性。另外,为保证读者培训具备针对性,结合读者需要,会根据学科或者专题展开讲座,同时也会根据院系申请进行安排。

4.文献传递:教学科研需求快速增长,图书馆单一化服务模式并不能满足其需求。为此,图书馆通过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举措弥补本馆资源不足的问题。为满足广大师生获取其他馆文献信息的需求,图书馆申请成为高等教育文献系统和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馆员,依靠CALIS、CASHL海量文献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优质快捷的文献传递服务,帮助读者获取文献信息。除此之外,图书馆还提供馆际互借服务,更好满足师生对文献资源的需求。

(二)提供高质量服务

圖书馆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知识共享库,针对教师与学生需求构建关联链,深入到教师教研、学生学习中,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深层次服务[2]。根据教师教学领域和研究方向差异,建立知识库,及时更新数据库信息,优化数据库资源体系,满足教学科研需求。图书馆还应根据教师不同需求,积极展开学科推送服务。为更好地服务师生,南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超星移动图书馆、掌上图书馆和歌德电子借阅机开展多种移动服务,利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图书续借、预约、委托和书目查询等服务。自2016年开通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截至2019年10月29日,关注人数为20268人。

(三)合理规划图书馆空间

为促使南宁师范大学图书馆更好地发展,合理规划图书馆空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学区域:将课堂学习资料放置在相对应学科区域,学生在系统中输入关键词,便可以获取下载学术文献和电子图书的权限。

2.工作区域:其服务对象主要为教师,区域内展示的是最新学科期刊、学术成果、学术资源。当存在疑问后,可直接翻阅最专业的学科资料。

3.服务区域:服务区域面对教师和学生开放,读者有疑问可以向图书馆人寻求帮助,保证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四)合理引入嵌入式服务

嵌入式服务是对传统服务的改革,图书馆应重视与读者沟通交流,协同多方位和多层面的资源,设立个性化服务体系,将图书馆服务与信息资源融入虚拟空间及物理空间中,提供互动式和自由式的资源服务[3]。南宁师范大学图书馆从课堂教学角度出发开展第二课堂,2018年开始将培训讲座和义务管理员等纳入第二课堂,通过成绩认证体系和相应活动获取第二课堂学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图书馆关注度、资源利用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五)深入挖掘信息

深入挖掘信息是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转变的主要途径。首先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分析读者喜好和需求,从而引入相应的文献资源。图书馆可利用互联网信息抓取技术,读取读者借阅信息,根据读者需求增减书刊资源。[4]另外,根据科研需求,图书馆可建设专题学科数据库,根据不同学科进行划分,建立专门的科研资源系统,教师利用系统,可快速查到所需要的科研资料,从而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结束语:综上所述,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在智慧校园中创新服务模式探究具有现实意义。新型图书馆可从空间和时间上改变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拓宽读者获取知识的渠道,确保学生和教师不受地域、时间限制获取需要信息,从而实现信息获取的再創造与知识创新。泛在知识环境下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探究,拟将图书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服务模式创新相结合,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秋萍,农燕.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情报探索,2019,9(9).

[2]戴进.泛在知识环境图书馆在智慧校园中创新服务模式探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10).

[3]李沛.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应对模式和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9).

[4]李玉艳.智慧校园平台下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07).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图书馆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