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伟萍 杨效军
摘 要:本文基于高职院校汽车技术服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实践,简要介绍了专业群构建与产业链的对应性,总结了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阐述了“三横六纵”人才培养路径,形成了现代学徒制、国际化标准育人、全面学分制、科技竞赛、创新创业等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诊断
一、专业群构建
(一)专业群覆盖售后服务产业链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和新兴营销服务模式的转变,催生汽车服务产业链不断细化和延伸,人才需求从单一技能向知识融合、能力耦合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转变。汽车技术服务专业群包括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四个专业,对接现代汽车服务业四个关键岗位群,实现了专业群人才培养与产业岗位需求的对接,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对接。
(二)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
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专业群面向现代汽车服务产业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同时根据个性化发展需求,实施弹性学制、全面学分制、“1+X”证书制度,实现“精检修、能营销、懂管理”的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深化校企产教融合
主动对接汽车服务业转型升级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联合山东广潍集团、山东比德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等区域优质企业,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校企共同探讨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标准制定、岗位资格认定和教育教学流程再造。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提升专业群发展内涵,校企协同育人能力,形成了新型的、深层次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模式。
(二)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贯穿职业素质、职业技术技能、创新创业教育三条育人主线,构建了现代学徒制培养、个性化培养、中外联合培养、订单培养、科技竞赛培养、中高职衔接-高本贯通培养六种途径,形成并不断优化“三横六纵”人才培养路径(如图1所示),强化“立德树人、厚基强能、创新育匠”育人特色,培养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
深化全面学分制教学模式改革,针对应届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不同生源,完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层分类精准培养,实施弹性学制。健全学分认定、积累与转换制度,学生参加国际交流取得的课程学分、参加竞赛获奖、发表论文、申请专利、“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项目,都可认定或置换为相应课程的学分,支持国家学分银行建设。
深化与山东广潍集团、中国冠宇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融合、专任教师与企业师傅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通过识岗、试岗、跟岗和顶岗,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形成了“双主体三融合四阶段”为特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对接“国际化标准”,加强与宝马、大众、保时捷等世界知名企业合作,把国际化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等创新性地融入人才培养各要素和全过程,培养国际视野、技术技能精湛的高素质汽车服务人才,促进国际高端就业。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配合区域支柱产业“走出去”,建设国际职业培训基地、国际交流中心,承接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技术技能培训,助力国际产能合作。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按照國赛、省赛及行业竞赛设计理念与评判标准,构建校内技能竞赛体系,完善校内技能竞赛组织机构、技能竞赛管理与激励办法、学分置换办法等,实现学生技能竞赛常态化,克服技能竞赛“小众化”问题,构建了班级竞赛、校内竞赛、省赛、国赛四级赛体系,真正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实现“以赛促学”的技能竞赛初衷。
以“融教育、强实践、育文化”为理念,提升学生双创品质,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以研发中心和公共实训基地为载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构建“三层递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如图3所示),实施融创新创业课程、活动、实践与专业教育于一体的“雄鹰计划”,强化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对有创业意向学生和创业精英进行分层分类管理,构建“认知——模拟——实战”三层递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持续推进质量诊断与改进
借鉴“宝马BEST”千分制,坚持标准性、多元性、过程性和多维性考核原则,形成专业群教育教学考核体系。紧扣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教学诊断,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基于学生常态化调研,实施培养质量诊断,完善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施基于专业数据分析的毕业生质量评价,把握质量监控重点,落实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实施教学质量的螺旋递进式诊断与改进。聘请职教集团、合作企业、行业专家组成专业诊改指导委员会,评价审核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定位、培养规格,保障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建立优课优筹、优师优先激励机制,促进专业群教师团队良性发展。
四、结语
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官产学研体系等,创新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谭克诚.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群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内燃机与配件,2020(01):286-288.
[2]王中杰.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践[J].时代汽车,2019(07):45-46.
[3]归艳荣.融合国际优质资源,创新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8(07):10-14.
[4]薛姣.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探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7(13):169-170.
[5]颉方正.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0(02):44-45.
[6]程丽群.赛教融合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群为例[J].内燃机与配件,2019(23):274-277.
项目:本文系山东交通职业学院2018年省级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8JXY3020)
作者简介:房伟萍(1986—),女,汉族,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