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清合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0)8-0024-03
1 肉种鸡遗传特点
现代肉种鸡正受到商品肉鸡性状改进而带来的管理上压力,如肉鸡采食时间快、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商品肉鸡6周体重和种鸡24周相同,这就要求我们自始至终做好体重的控制工作。肉鸡生产性能的改进,通常会对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造成影响,现代种鸡生产对环境、营养、免疫、现场管理等要求更高、更细致,一旦在管理上出现失误,将难于补救,损失惨重,所以种鸡饲养管理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要踏踏实实做好做细每一项工作。大家要铭记:种鸡饲养你尽力了,有时也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但是你不尽力,指定没有好的结果。
2 肉种鸡的生产特点
一是生产周期长18月,其中空舍期1~2个月,生长期6个月,产蛋期10月;二是生产环节多,包括空舍、育雏、育成、预产、产蛋前期、产蛋中期、产蛋后期;三是生产性能容易受各种外界因素影响,例如品种、生物安全的落实、疾病(呼吸道病和肠道病、寄生虫病、免疫抑制病等)、内外环境改变、光照时间和强度改变、人员频繁变动、饲料更换应激等。种鸡生产性能的好坏往往是一果多因的现象,生产性能差是多种因素的叠加效应,生产性能好是各项要求落实到位的结果。肉种鸡的饲养要了解种鸡的各个阶段的生理发育特点和管理要点,尤其是关键周龄的关键环节等。作为一名生产管理者既要有理论知识,更要有实践经验,最重要是要有责任心、耐心、细心等。
3 饲养种鸡的目标
就是获得最大量、最低成本的合格种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做到:整个生产周期鸡成活率要高,鸡群保持健康,没有疾病的威胁、干扰和困扰;鸡群性成熟发育一致、不能太早(蛋重小、产蛋持续性差)和太晚(产蛋数少);公母鸡发育一致,要有最佳的性行为,整个生产周期体重控制良好,均匀度好,体重合格率好,尽可能不超重,因为一旦超重维持需要的能量多,导致每日实际饲喂量高于标准、高峰过后产蛋下降快、受精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公鸡超重,还会出现交配困难、精液质量差、影响受精率等问题。
评价育雏育成期母鸡发育是否成熟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在加光时母鸡对光照刺激产生反应的比例。使鸡在加光后短时间内同时开产,鸡群开产正常,产蛋高峰爬升快,高峰过后要维持好,产蛋的持久性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对种鸡进行限饲:限饲的目的就是控制生长速度、控制性成熟,减少脂肪沉积,降低产蛋期的死淘率,节约饲料,增加效益。我们使用5-2或者4-3限饲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均匀度,其实对种鸡伤害最小的限饲方式是每日限饲,因为每日限饲饲料利用率能提高6%,使用每日限饲的鸡群其肝脏大小、肠道发育情况远远好于4-3限饲。另外注意鸡的生物钟:鸡是有习性的动物,因此每天的饲喂时间一定要固定,必须在同一时间投料。如果饲喂时间不固定,鸡因为生物钟的作用导致其在等料时会产生焦急、烦躁行为,表现在喂料时会把饲料弄出来,不仅造成饲料浪费而且影响饲喂效果。
4 种鸡饲养管理的首要任务
首要任务是保证成活率,这是育雏育成期和产蛋期最需要关注的工作。在产蛋期尽管不考核成活率,但是如果在产蛋期死淘过多,尤其在产蛋早期死淘高,我们的生产指标就很难完成。从接鸡第一天起到淘汰,我们要每天、每周、每月甚至每个饲养阶段都要关注成活率这个指标,对异常变化保持敏感。育雏育成期,每周死淘不能超过0.1%,控制在0.05%左右为最好;产蛋期,周死淘要控制在0.25%左右为最好,不能超过0.3%,整个产蛋期要控制在10%~12%以内为目标。而实际上鸡群的成活率在整个产蛋期一般都在85%左右,死淘在15%,死淘确实太高。所以说种鸡饲养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鸡群的健康,使鸡群成活率越高越好。
5 保证种鸡健康
生物安全制度和净化措施的落实、正确的免疫操作、合理的药物预防、各阶段营养平衡以及科学的现场管理都是保证鸡群健康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工作。另外我们还要想方设法减少对鸡群的各种应激,因为应激是百病之源。在育雛育成场,很多场区把残弱鸡饲养在隔栏门里面,这是坚决不允许的做法。残弱鸡在隔栏门内没有供给良好的饮水和饲料,即使有也存在污染的风险;其次残弱鸡的排泄物容易被带到其他栏,对健康的鸡来讲这是一个污染源,易传播疾病。对鸡舍里面的残弱鸡要及时淘汰,以免传染疾病;如果来不及淘汰,笼养鸡舍内的残弱鸡一定要放到鸡舍尾端。
6 肉种鸡发病的病因、诱因、死因
病因是直接造成鸡病的原因,诱因是能够促使鸡病发生的原因,死因是最终机体衰竭死亡时的原因;三者关系密切,从不同角度来表述鸡病发生的过程。临床鸡病防控过程中,应从这三个方面同时进行防控,坚持“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则。鸡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依靠机体自身调节维持正常的各种平衡。当正常的机体功能受到损害和破坏时,鸡便会发生疾病。因此鸡发病是鸡的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的斗争过程。鸡发生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外界因素对鸡体的破坏程度,当病因的致病力强,而鸡机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时,鸡便发生疾病;当机体抵抗力较强时,鸡就可能不发生疾病。在鸡缺乏某些与生命有关的营养物质时,如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或者吃进了某些有毒的物质之后,也会发生疾病。
7 肉种鸡的精确饲喂
肉用种鸡基本的饲喂特点是将有限的饲料均匀地投喂给所有的鸡。目的是使整个鸡群每个个体体重保持一致,减少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种鸡实行群体饲养并且使用一种饲喂模式饲喂,如果鸡群的体重差异性很大,必然会造成一些鸡只采食不足,而另一些鸡采食过量,从而影响到鸡群的产蛋率、精液质量以及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出雏成活率。种鸡如果饲喂不当会影响到鸡的生产性能,同时极大影响着商品代肉鸡的生产效益。
从一日龄开始到淘汰,我们都要树立精确饲喂的理念,不管是育雏育成期的喂料量,还是产蛋高峰后的减料都要求平稳、循序渐进,千万不可忽高忽低,还要营养均衡,减少营养应激。要想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必须保证精确的饲喂量,但是鸡只不会告诉你饲喂多少合适,但是我们可以参考一些指标进行分析,以产蛋爬高峰为例,母鸡到底需要多少喂料量,应从以下4个指标进行监控,实行动态管理,尤其在25~30周:①对产蛋水平做记录,绘制一个每日产蛋曲线图,每日与标准产蛋曲线进行对比;②每周测量体重,从鸡群中取样称重并绘制体重曲线图,如有可能每周称重两次进行监控;③观察净料的时间,记录每日饲料被吃净的时间是否与标准一致;④监控蛋重,取样称蛋重,抽样要有代表性,与标准蛋重进行对比分析蛋重变化。通过对这4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了解鸡的需求,满足鸡的需求,以获得合适的饲喂量。
8 关注早期体重和均匀度的管理
通过不同批次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哈伯德小鸡产蛋高峰差,产蛋下降快,也侧面说明哈伯德肉种鸡早期的管理非常重要。小鸡一般骨架小、体重轻、不下蛋,如果进行解剖会发现小鸡卵巢根本不发育。4周末体重空腹称重,小鸡群要大于500 g,这样控制体重的目的是让大群中体重小的鸡也达到标准。早期骨架、器官、免疫、代谢系统以及羽毛覆盖要得到更充分的发育。即使早期体重偏大一些,均匀度会更好控制。整个育成期均匀度必须达到85%以上,越高越好,能达到90%以上产蛋高峰会很理想。体重的增长来源于骨架、组织器官、羽毛、血液、胸肌等各个方面。良好的骨架等于有良好的腹部发育空间,鸡只有良好的卵巢发育,保证鸡的高产。如果鸡的骨架小,导致鸡的腹腔空间小,卵巢发育不全,会造成低产鸡。育成期结束时,均匀度好的鸡群中鸡只的体重与性成熟度都非常接近,有利于鸡群对光照刺激产生一致的反应,达到预期的产蛋高峰及产蛋数量。
9 开产前管理的重要性
最佳的产蛋性能只有当种鸡处于能量正平衡并有足够能量用于产蛋时才可获得。产蛋率在有一定量的体蛋白和体脂肪沉积时才达到最高;肉种鸡在整个产蛋周期要不断增重。最佳产蛋量和形成肥胖之间要有一个灵敏的平衡,我们要通过产蛋率、蛋重、体重、采食时间和控制喂料量可以最好地达到这种平衡。种鸡开产前要有最佳的体重和体况。在性成熟时体重较重的种鸡生产性能会较好,因为增加的体重作为额外能源满足了产蛋期的需要量。开产前要求有一定的脂肪储备非常重要。肉种鸡饲养管理的关键是在保证成活率的前提下对体重和體况的持续监控,使整个生产周期获得良好的均匀度。监控就是监测和控制,必要时进行对比、分析。每日每天每周收集数据,数据要真实、准确、有代表性,观察现场,进行思考和深入分析。数据异常要敏感,数据与现场要结合。记住:如果对记录的数据不进行分析,就失去了数据采集的意义;整个饲养周期都要注意,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10 小结
观察-思考-行动:在鸡只整个生产周期内,任何微小的问题都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导致生产受阻、疾病发生或者鸡只死亡。观察鸡群的目的:要以鸡为本,通过高效、有计划的工作为鸡群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并采取适当的方法满足鸡的基本需求。一个出色的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鸡群的状况,要每天多次进舍观察。无论白天或者光照期,还是晚上或者黑暗期,都要保证观察到鸡群的所有细节。通过细致观察和制定完善的日常工作计划,了解鸡群的健康状况,并对异常情况作出适当反应。记住:鸡永远是对的,我们是唯一的决策者,可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减少管理中的失误,让鸡发挥最佳的遗传潜力,达到健康高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