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教融合的顶层设计、政策指引与推进路径

2020-10-09 12:55柳鸣毅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体校青少年体育

柳鸣毅,丁 煌

(1.武汉体育学院青少年运动训练评价中心,湖北武汉430079;2.武汉体育学院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079;3.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2018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1]报告显示,缺乏足够体育运动的青少年比例高达81%,因体力活动不足或缺乏体育运动等问题而引起的青少年健康危机已成为一项全球性问题。根据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具有较强的身心、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可塑性,其健康促进具有关键性、阶段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对全体青少年进行健康“投资”对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青少年体育及其健康促进也成为多学科领域学者关注的热点。在英国,为了促进体育、教育和卫生部门资源整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跨部门政策,如:20 世纪90 年代出台的《体育:加入比赛》(Sport:Raising the Game)主要提出以创建各类体育组织促进精英体育人才培养与学校体育互通[2];2002 年由英国首相发起制定的《体育、学校体育和俱乐部联合战略》(Physical Education,School Sport and Club Links Strategy,PESSCL)旨在整合教育、体育和社会等资源为全体青少年提供体育促进健康的平台,也为更好地选拔精英体育人才拓宽渠道[3]。在我国,由于城乡差异、社会转型等导致青少年所处环境变化,现阶段青少年体力活动不足,缺乏有组织的、科学系统的体育参与体系是阻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200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 号)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文件印发机构级别最高的青少年体育政策。该政策提出将增强青少年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且围绕学校体育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4]。2008 年北京奥运会后,为了在“后奥运时代”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2010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3 号),提出了优化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文化学习、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体校”)改革等一系列举措。在我国体育事业从“赶超型”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5]中,青少年是群众体育的基础人群、体育产业的消费源头、竞技体育的后备力量,促进其身心健康、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已成为青少年体育事业的重要任务。然而,因体力活动不足等因素导致的青少年健康危机,以及因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单一化培养导致的渠道受阻、效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既影响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无法在青少年人群中完全释放体育的健身、健心、健群功能。

新时代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 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发[2020]1 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深改委成立以来审议通过的第2项体育改革议题。《意见》于2020 年9 月21 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发布,由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深化体校改革、规范社会体育组织、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强化政策保障、加强组织实施等8个部分、37 条具体措施组成,成为我国未来青少年体育事业的政策指引。

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历经了国家体育和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过程。从以学校创办高水平运动队为切入点提出的“体教结合”,到以青少年健康发展为目标的“体教融合”,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体育、教育、健康等各项事业中统一指挥、协同治理的优势,同时也体现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教育、健康等领域的合作治理理念。新时代以体教融合为突破口,从体育、教育、卫生等各领域,以及社会、家庭、个人等各层面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打破阻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和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优化的障碍,构建思想融合、目标融合、资源融合、举措融合的体教融合新体系,使其成为国家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石。

基于此,笔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体育的重要论述为基础,阐释《意见》对新时代体育、教育、健康等多领域服务青少年群体的政策指引,及其蕴含的基本原则和融合理念,根据“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原则,解析新时代深化体教融合的推进路径。

1 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体育的重要论述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少年体育发展脉络,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给予了亲切关怀。1917 年,毛泽东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体育之研究》,系统论述了体育的功能与作用,尤其是体育与德育、智育发展的关系。1950 年,毛泽东给教育部长马叙伦写信,提出学生“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要求。1952 年毛泽东又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题写“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且在全人群尤其是青少年阶段倡导“劳卫制”的体育锻炼模式,体现了其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殷切期望和具体要求。邓小平提出“足球从娃娃抓起”。20 世纪80 年代国家颁布了《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指出在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和运动技能提高的过程中,须遵循“成长敏感期”的科学规律,即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实施科学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教学或训练。江泽民从全面教育的角度提出,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这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2007 年胡锦涛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

进入新时代,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理念指引下,青少年健康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已形成了包括体育、教育、对外交往等多个领域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的体育思想[6](表1)。

在教育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强调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键性作用。围绕乐趣、体质、人格、意志设计多目标、多功能、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公共服务产品,成为在教育领域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命题。在体育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成为全面引领青少年体育治理的新理念。青少年体育不应局限于在竞技体育赛场上摘金夺银,更要发挥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功能,使广大青少年(包括青少年运动员)兼顾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以体育为载体根植爱国主义情怀,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在对外交往领域,体育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对外交往国是中提及青少年体育,并以体育架构中国青少年展现风采、互动交流、增进友谊的国际平台。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体育的重要论述,其根本在于发挥体育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学理层面分析,体现了以下4个方面的特征。

续表1

(1)挖掘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内容的全面性特征。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体育运动伴随其婴儿期(出生至2 岁)、学前期(3~6 岁)、儿童期(7~12 岁)和青春期(13~20岁)全阶段,且凭借体育动作与儿童青少年生存、生活本体性动作、技术、技能的契合性、一致性、渐进性,对其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人格及社会性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以运动项目为载体,以身体活动及其技能提升彰显“体”之本源,以身心统一、知行合一等诠释其“育”之功能,从而全面提升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心理品质、运动智能等,并与青少年健康发展所需能力相统一。

(2)挖掘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方式的独特性特征。青少年健康促进的发展方式多种多样,诸多研究证明,以科学体育锻炼为主促进行为习惯改变是健康促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主动健康理念的注入更有助于青少年形成低碳性、长远性、积极性、终身性的健康成长路径。同时,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方式与其他领域的教育培养方式存在差异,在体力消耗、团队协作、教学专项、场地多元、器材多样、教师示范、本体差异、评价全面等方面与文化课程的知识传授及技能培养明显不同,这些也是一直以来困扰青少年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及竞赛组织实施的难点。换言之,其差异也正体现了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方式的独特性特征。

(3)挖掘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效能的多元性特征。体育运动是基于人的身体与心理统一、身体技能与身体教育统一的反身性运动,因此,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应从“跑、跳、投、滚、翻、旋、转”等基本动作培育发展至运动技术提升,最后掌握由身体素质、技术、战术等能力体系支撑的运动技能。尤其应遵循青少年成长和运动分期的规律,制订由负荷安排、内容设计、方法运用和手段遴选组成的体育健康促进方案,挖掘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在身体与心理、智商与情商、近期与长远、内涵与外延、个人与社会等方面蕴藏的价值,体现多元化效能特征。

(4)挖掘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蕴的内涵性特征。体育事业发展是促进国家强盛的“软实力”,其“软实力”并非“不硬核”,体现在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跨界融合,既可在前端助力发展,也可在后端展现成果。通过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向全世界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青少年全面教育体系、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多元消费经济发展、竞技体育体系完善等方面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以胜负论英雄、英雄要敢于争第一”的论述蕴含了青少年体育参与和竞技的辩证关系,提出“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的思想更凸显了体育尤其是青少年体育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2 政策指引:新时代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2018 年3 月,中共中央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中央深改委,且作为中共中央直属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相关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意见》的审议通过及出台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体育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大要义,应科学谋划体教融合在设计、布局、协同、推进、落实等方面的系统协调。从学理层面分析,基于青少年体育健康危机、体育教育体系缺失、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梗阻、体育功能无法在青少年人群中完全释放等现实问题。新时代深化体教融合不仅是体育与教育事业的融合,也是在坚持大局意识、问题导向、统一体系的原则背景下,实现体育与教育在思想、目标、资源、措施等方面的全面融合,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发展。

2.1 政策原则

2.1.1 坚持大局意识

《意见》坚持大局意识原则,将青少年体育工作置于中华民族振兴的大局中进行系统谋划和路径规划。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过程中,破除以行政职能、管辖区域分工为主导的管理方式,坚持大局意识原则,意味着从青少年健康发展关乎国家形象、地位、未来的视角审视体育和教育问题,肩负起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提升和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政府遵循从“掌舵”转为“服务”的公共治理精神[7],发挥其资源整合和协调能力,聚焦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难点问题,动员行政机构、社会组织和市场机构发挥其在公共财政精准投入、社会资源有效聚集、产业多元跨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拓展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多元化供给渠道。另一方面,消解因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一元化供给等因素带来的人才匮乏问题,应以“广泛选拔、科学选材、精准培育”为工作原则,树立“由面到点”“由粗到细”的青少年体育精英后备人才培养理念,顾全国家奥运备战、职业体育发展大局,瞄准重点项目、特色区域、优势省市、重点学校、精英教练员等关键环节,提升培育质量。

2.1.2 坚持问题导向

《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在青少年参与体育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以探寻影响其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为切入点梳理问题。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呈多元化趋势,如学校体育资源不足,调配意识、机制不灵活,而校外体育培训机构飞速发展。再如,青少年在体育参与过程中享受公共体育场馆资源、体育技能指导、体育赛事资源等的权益明显不足,导致体育、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难以面向全体青少年并为其提供高质量服务。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各级各类体校的运行更是面临诸多并非体育行政手段能破解的难题。应给予各级各类体校在文化教学师资、继续教育等方面的资源补给;区县级体校多元化创新应与教育、民政、工商等行政机构协同,如此才可使具有丰富专业体育资源的体校与普通学校合作,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青少年健康发展服务,以吸引、发现、挖掘、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2.1.3 坚持统一体系

《意见》坚持统一体系原则,应在从婴儿到成年、从校内到校外、从社会到市场、从技能普及到精英培养等多个方面,制订以青少年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新时代体教融合政策体系及实施方案,破除长期以来固有的藩篱。这些藩篱主要体现在以下2 个方面:①在青少年体育技能普及方面,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与体育训练单位师资资源难以互补,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社会体育组织等社会资源无法全周期地为青少年服务。同时,“草根”体育师资、志愿者服务队伍等匮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体育技能普及的规模和效果。②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青少年体育竞赛在运动等级、资格互通、人才共享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政策阻滞现象。在运动员文化教育领域仍存在“重体轻文”的思想,各级各类体校文化教育水平和科学训练质量亟待提高。家长和青少年“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参加高水平运动队的诉求更是背离了我国“举国体制”“为国争光”“敢于争第一”的理念,导致了人才浪费。因此,《意见》以青少年健康发展为目标,构建学校体育、社会资本、精英体育、体育服务产业协同治理的一体化设计路径,形成8 个领域改革任务承担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协同化和推进路径一体化的格局。

2.2 融合理念

2.2.1 思想融合

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人是教育事业的主体,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对2 种不同性质的人的本质概念进行释义,即人的价值本质和事实本质:价值本质是从“应然”视角解释“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事实本质是从“实然”视角解释“什么因素决定人的存在及活动”。围绕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应以教育塑造人的价值本质,“怎样培养人”应以教育彰显人的事实本质,从而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成为新时代塑造青少年价值本质和事实本质的基础。如图1 所示,从价值本质视角看,体育融入教育回归青少年的价值本质,即应倡导并践行“体育是教育的重要部分”的思想。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认识方式是由语言、数理、视觉、音乐、身体运动、人际沟通、自我认识和自然观察组成的多元结构,其中,身体运动具有早期性、基础性和不可逆性特征,这决定了体育不仅应是身体技能学习,还应融入青少年从婴儿到成年的成长全阶段、从家庭到学校的全过程、从智力因素到非智力因素的全方位,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因素之一。从事实本质视角看,以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彰显青少年的事实本质,即应倡导并践行“教育是体育的重要功能”的思想。在青少年体育领域,不仅要培养其掌握动作、运动技术和技能等身体功能,更应以体育技能学习为基础,发挥其在道德和心理等方面全方位育人的功能。总之,以“体育是教育的重要部分,教育是体育的重要功能”的思想融合为引领,实现关乎青少年健康的全领域融合,回归青少年的价值本质和事实本质。

图1 新时代我国体教融合体系框架Figure1 The framework of the integration system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China in new era

2.2.2 目标融合

以体教融合释放体育的本质功能和价值,破除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壁垒是《意见》出台的核心要义。《意见》通过统一体系实现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全领域融合治理,共建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格局。从青少年健康发展和体育价值本质看,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出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是基于天地之运动、万物之变化和人体之活动诠释人的发展与运动的关系,即“天地盖惟有动而已”。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体育技能窗口期、社会融合关键期。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及“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是基于其内隐于道德、心智、思维的理性文明精神和外露于体格、技能、行为的感性野蛮体魄,展现了内外兼修的体育、教育和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价值观。

从国家治理层面看,《意见》涉及的各级行政部门应以青少年健康发展为目标,在体育、教育、社团、产业等领域实施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实施细则,破除“普通青少年偏文轻体、精英运动员偏体轻文”的思想,为广大青少年参与各类体育活动搭建公共服务、产业服务的多元化供给体系;同时,也为有潜质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构建特色文化、体育技能学习和转型发展的成长体系[8]。从社会治理层面看,有序推进多元化、多层面的网络化社会组织体系,发挥体育、教育、文化、健康等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共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差异化功能。从家庭层面看,破除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理解为“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的狭义成长理念,更不能仅以“文化知识摄取、考试升学晋级”为目标,应将其转变为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一种手段,拓展“以教育塑造完整人格,以人格塑造完整人生”的健康成长理念,提高社会、家长及青少年对体育与教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价值的认识。

2.2.3 资源融合

在新时代背景下,破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多重困境需要相匹配的资源。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意见》,充分说明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跨域性和复杂性。具体而言,应在统一体系指挥下,各领域发现问题、破解困境、创新路径。当前,儿童青少年近视、脊柱侧弯、肥胖、身体僵硬、心理危机等身心健康问题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具有早期性、积极性、长远性、低碳性等特点,但需要体育资源与相关资源融合提高青少年参与体育的规模、频次、效率和质量。如学校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考试制度改革,组织青少年体育赛事、体育冬夏令营,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选拔等体教融合的改革举措均需多元化、多层面、多样化的资源融合,共同实现目标。

从政策资源融合视角看,随着青少年健康发展资源整合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突出,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被列入国家层面的多项政策,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青少年作为重点人群,将体育融入大健康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指出,多领域搭建体育促进青年发展的参与平台。《意见》的出台有利于整合各领域资源,共同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从组织资源融合视角看,除了在体育、教育、健康、文化等不同领域组织资源,还应整合行政组织、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资源,发挥行政组织在政策制定、方向主导、人力财力和监督评价等方面的功能,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方式整合社会资本、动员社会力量为青少年健康提供多元化体育服务。同时,打造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产业平台,将其融入健康服务产业体系。

2.2.4 措施融合

《意见》采用“开门见山、板块任务、条目罗列”的撰写体例,围绕破除青少年体教融合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列出符合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且迫切需要、符合条件、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改革举措。①迫切需要的举措。《意见》8 个组成部分中的“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深化体校改革”“规范社会体育组织”等内容均是迫在眉睫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也是关乎青少年体教融合的基础性问题。如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方面,为有效推进体教融合政策,《意见》提出了从学校体育竞赛、冬夏令营、俱乐部、特色化课程和“三大球”等方面创新学校体育的服务内容,从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体育师资可享受课外补贴、体育进入中高考、高等体育院校(系)智库建设等方面为体教融合创造有利政策条件,这都是丰富学校体育工作内容、提高质量的关键改革举措。②符合改革条件的举措。公共事务改革须遵循政治、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发展规律及其本身的内部发展逻辑,《意见》在充分调研、了解现有学校、各级各类体校、社会体育组织等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规律且可行的改革举措,如:在“深化体校改革”方面,重点强调复合型教练员团队建设、教练员地位和待遇改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校为社会服务等内容,这都是通过体校提高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服务质量、盘活校内外相关资源等的举措;在“规范社会体育组织”方面,强调其为青少年技能普及服务,由于我国社会体育组织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其组织能力还未能支撑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将其改革定位于青少年技能普及,非常符合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现状。③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举措。体教融合工程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应着眼长远实施改革。《意见》8个部分始终围绕主体建设、活动内容和人力资源,是促进青少年体育普及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依据和主导力量,涉及多元化建设学校运动队、规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治理、体校分层分类改革、培养体育师资和教练员、运动员转型等一系列应持续改革的命题。

3 推进路径:新时代深化体教融合的创新举措

3.1 健康第一:夯实学校体育工作基础

学校体育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基础阵地。2002 年,英国文化、传媒和体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Sports and Media,DCSM)、英国教育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DFES)制定了《体育、学校体育和俱乐部联合战略》,旨在以学校为中心,有机整合体育、社会组织和社区等多领域资源,创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体育俱乐部和校外体育俱乐部“三点一线”的组织运行模式。该政策首期投入7.83亿英镑为5~19 岁青少年提供了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构建以学校体育为基础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体系。2012 年后,英国在4 000 所中学分别创建1 所连接社区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青少年体育工作搭建平台[9]。

经过70年余年的努力,我国已构建了基本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事业现代化应更好地满足全体国民的健康发展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指引下,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应构建立体式、全学段、深入式的体育健康促进体系,以高质量的体育教育向社会、家庭、个人展现学校体育工作的价值。《意见》中的“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由8个领域改革任务组成,涵盖了全教育学段的课内外体育活动,而并非仅强调体育课程内容,凸显了在学校领域拓展青少年体育服务内容体系和创新工作机制的改革思路,实现体育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凸显对学校体育工作多元化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健康第一”是基于人本主义现实需求和民族主义发展需求的教育理念,在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教育、体育和社会融合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提供体育促进健康的科学方案,培养青少年主动健康的意识和行为,实现全体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健康发展目标。《意见》从4 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旨在拓展学校体育工作范畴,破除教育内部及其与体育、社会融合的壁垒(图2)。

图2 “学校体育工作”路径解读Figure 2 Path interpre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1)课内体育活动。儿童青少年(除体育院校、系学生)从基础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必须接受14年体育课程学习,在体育课程全覆盖且保障课时、场地器材、内容安排、体育师资等基本体育课程要素的前提下,应以丰富的练习内容、多样化的练习手段、适应性的运动强度等使青少年达到提高身体机能水平和优化心理品质的效果。

(2)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指青少年在体育课以外的校园闲暇时间、放学时段等参与的体育活动,主要包括校内体育竞赛及冬夏令营等系列活动[10]、学校运动队伍训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组织的活动等。通过课外体育活动拓展学校体育的工作范畴,落实学校发挥体育工作的主体性责任和任务,有效利用学校场地设施、体育师资等资源,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便捷度和归属感,尤其应发挥学校便于开展“三大球”、基础大项等的条件,形成政府协同指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三大球”、基础大项后备人才培养体系[11]。

(3)学校机制创新。《意见》赋予学校体育工作更多责任,也为其提供了破解困境的一系列举措。在加强对学校体育法规体系建设的背景下,鼓励以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支持社会力量进校园,激发并有效整合社会化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技能服务资源,为青少年提供多样化、差异化、定制化的体育服务,尤其是“制订体育教师在课外辅导和组织竞赛活动中的课时和工作量计算等补贴政策”,破解体育教学训练常态化、常年化、持续化状态下,体育教师多年难以合法获得相应报酬的问题。此举为开展体育课以外的学校体育活动奠定了基础,以多样化学校体育方式、内容、路径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为青少年自发、主动、有组织地参与体育提供平台[12]。同时,启动体育纳入初高中学业考试、中考积分科目以及高考的相关研究,以此发挥杠杆效应。尽管体育纳入升学考试不应是发展体育运动的终极目标,但这是当前激发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可见,以上举措实现了体育课外训练指导和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双向驱动,也为学校进行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初级选材提供了条件,为构建包括选材、训练、竞赛、管理在内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基础。

(4)高等教育体系。高等体育院校(系)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智力库。近年来,高等体育院校(系)专业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全国15所高等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等体育学专业建设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与体育事业重大战略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将这些核心体育学科、专业与体育事业改革相对接、相匹配、相融合,成为高等体育院校(系)未来改革的重点。在推进体教融合过程中,构建高等体育院校(系)人才培养体系是保障体教融合实施效果的人力支撑,高等体育院校(系)专业改革应发挥体育在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中的作用,抢抓青少年体育培训多元化发展机遇,推动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培养“以体为主”的复合型人才。

3.2 分层分级:构建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

作为竞技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赛事成为检验训练教学效果的杠杆。青少年体育赛事在社会、普通学校、各级各类体校业余训练体系中发挥着展示竞技能力、检验训练(教学)成果、提升身体机能、促进社会融合等作用。青少年体育赛事是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龙头”,其杠杆作用会对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学校体育工作质量、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等方面产生影响。受管理职能影响,我国不同层级体育、教育部门均建立了各自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其赛事创建目标的差异性导致参赛对象资格、等级标准和成绩奖励等方面的政策执行阻滞现象,直接影响青少年参与体育训练和竞赛的积极性。不清晰的赛事层级体系导致我国包括优势运动项目在内的诸多赛事中出现青少年体育参赛规模萎缩、赛事关注度不高、赛事数字化与产业化动力不足等问题。同时,受锦标主义思想的影响,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青少年体育赛事的目标直指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13],未能为全体青少年提供符合其成长、教育、体育规律的赛事公共服务品。构建多目标、多元化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当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理念促使青少年体育赛事改革趋向社会化、市场化、层次化,尤其是在全国性体育行业协会脱钩改革、体育服务产业蓬勃发展、实施《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青少年体育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应贯彻体育、教育、社会等相互融合的理念,构建分级、分层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使其回归“参与是目的、竞技是平台、教育是手段”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本质[14],实现其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和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服务的多元化目标。

为了实现以青少年体育赛事为引领,有效带动体教融合发展的目标,《意见》着力于整合体育和教育资源,围绕引领型、精英型、大众型3 类赛事提出改革举措(图3)。

图3 “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路径解读Figure 3 Path interpretation of the system of youth sports events

(1)引领型。为整合资源、打造平台、攻破壁垒,《意见》提出,“合并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改称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且在教育部门牵头、体育部门配合的治理格局下,从组织设置、组织实施、赛制安排等方面打造符合一体化设计理念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从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分析,多层级组织设置、多元化组织实施和多样化赛事安排可激发广大青少年参与体育赛事的热情,为青少年搭建切磋技艺、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也可发挥体育赛事促进青少年竞技能力提高的作用。2019年,由山西省承办的第2 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已开始逐步贯彻“开门办赛、开门办体育”的理念。该项赛事赛程为2019年1月14日—8月18日,历时超过7个月,赛区覆盖山西省内20 个市、县(区),以及广东、上海、山东、河北、内蒙古等16 个省(区、市)。赛事共计49 个大项1 868个小项,首次设置了体校组和社会俱乐部组,又分设2 个年龄段,规模扩大了约8 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行特别政区在内的34 个代表团,共计33 517 名运动员参赛,为各级各类体校、相关社会体育组织、普通学校运动队提供了参与全国性顶级青少年体育赛事的平台。通过扩大参赛规模,激励和带动广大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和活动,设置更精准的多元化项目和组别,以满足大众化和精英化的参赛需求,实现以竞赛检验广大青少年运动技能水平和发现、培养更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双重目标[15]。可见,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的融合旨在集约资源、统一体系、创新赛事,以打造全国青少年顶级体育盛会,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2)精英型。此类赛事分别由体育行业协会和全国学生体育协会主导:前者主要针对体育系统各级各类青少年训练机构开展选拔性、培养性和专业性(专业运动员)赛事,以打造遵循不同阶段青少年训练竞赛规律的青少年体育赛事,解决青少年体育赛事规模太小、层级不清、关注度不高而影响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后者主要针对普通学校系统开展校内、校际、区域和全国性赛事,以四级联赛构建学生赛事体系,为体育特色学校及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搭建参与和竞技平台。

(3)大众型。在下放赛事举办权的政策背景下,为满足青少年参赛目标和需求的差异,鼓励多元社会主体举办多元化赛事,既能促进社会体育组织能力建设,也能弥补青少年体育赛事资源的不平衡、不充足。为破解参赛和办赛壁垒且保证体育赛事充分融合,《意见》指出,教育和体育系统应统一注册资格,为在校学生制定统一的运动水平等级标准且共同认定,对取得国际和全国赛事成绩者纳入双方奖励评估机制。

3.3 打造特色:建设普通学校高水平运动队

长期以来,构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校高水平运动队体系是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治理质量、拓展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的重要策略。国家体育特长生招生和培养等政策促进了不同学段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2018 年教育部公布全国279 所高校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资格,涵盖“三大球”、游泳、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等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由此促使小学、初高中学校不断挖掘和培养高水平体育特长生。在构建国家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普通学校高水平运动队不应仅停留在发现及向上一级教学机构输送体育特长生的阶段,更应融入国家体育事业,即承担竞技体育为国争光、全民健身健康促进、体育产业激活消费和体育教育精英示范等责任。尤其在全球竞技体育竞争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特征凸显的背景下,应以完善文化教育体系、丰富培育运动项目、构建多元培育主体及提高培养质量等方式,拓展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由此,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促进体育与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互通、互融,为有潜质的体育特长生提供上升通道,为学校工作增设“体育加试题”,弘扬学校体育正能量,将竞技精神注入全体青少年生命之中,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树立精英榜样。《意见》围绕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等教育阶段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提出了改革举措(图4)。

图4 “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路径解读Figure 4 Path interpretation of schools with sports tradition and high level sports tea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将过去体育部门命名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教育部门命名的“体育特色学校”合并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以2 年为1 个周期联合评定,以举行冬夏令营活动、实行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学生开放政策、开展各类体育集训活动为主要任务,充分整合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师资、普通学生和体育特长生等资源,推动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打造“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从儿童青少年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视角分析,小学和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竞技能力增长的窗口期,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提高较快。10 岁前以发展柔韧、协调等素质为主。在10 岁(男子)和12 岁(女子)左右,其有氧耐力、速度、运动技能等开始逐渐进入增长期,至13 岁(男子)和14 岁(女子)达到高峰期,此阶段主要以运动技能规范性、稳定性、全面性、标准性教学或训练为主,为专项深化训练及承担高强负荷的复合训练打下基础。可见,欲使学校成为发现、挖掘和培育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基础,应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完成初级运动选材、基础技能培养和基础身体素养启蒙等任务。在小学及初高中阶段实施科学的体育教学和训练,不仅可拓展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渠道,还可抓住关键期为其身心强健、培养终身体育参与能力奠定基础。

(2)高等教育阶段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意见》提出,继续鼓励高校申报设立高水平运动队,且要合理规划覆盖面,以规范项目布局、招生规模、入学考试、考核评价等策略提高工作效益,确保高水平运动员培养质量,有效整合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培育高水平运动队,使体育作为一种正能量在高校传播。尤其是以学分制、延长学制、个性化授课、补课等方式建立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学相关政策,兼顾文化教育和运动训练、竞赛等。此举进一步明确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目标,即为高水平精英体育服务,杜绝以体育特长生身份进入高校学习后,忽视体育专业学习、高质量运动训练、高水平体育竞赛等,既浪费国家和社会资源,又未持续彰显个人价值的现象。由此可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已被纳入国家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序列,推进“高校办省队”“高校办国家队”“承担国际赛事任务”等集约型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为省(区、市)专业队和国家队输送精英体育人才。

3.4 精英阵地:推进体校精准改革

各级各类体校是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阵地。从1955 年仅在北京、天津、上海等3 所青少年业余训练学校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由区县体校、市级体校和省直属体校组成的层级体系,以及由市级体校、竞技体校、单项体校、体育中学和少儿体校组成的类别体系,数量达到2 037 所[16]。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国已形成体系完备、层次鲜明、目标明确的区县、地市体育部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支撑体系,成为在历届奥运会上为国家输送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核心力量。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获100 枚奖牌,2010 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代表团获11 枚奖牌,这些运动员全部来自各级各类体校[17]。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体校受社会治理环境变化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基础教育水平质量的大幅度提升直接导致体校办学层次和文化教学质量相对落后,加之青少年体育意愿的多元化、对从事竞技体育事业认可度不高,使体校生源规模和质量下降,阻碍了体校自身及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18],对我国体育事业参与全球体育治理也产生较大影响。《意见》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丰富体校多元化功能、提高文化教育水平、保障体校教师待遇等方面提出具体改革举措,旨在夯实体校精英化人才培养阵地(图5)。

图5 “体育运动学校改革”路径解读Figure 5 Path interpretation of reform of sports schools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的效益问题一直是学界和政界争论的重要话题,规模发展并不一定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行各级各类体校分层、分类改革符合当前竞技体育精英化、多元化改革的发展趋势。鼓励并推动一批市级体校进行精准办学,以突出特色项目、传统优势项目、集约优质资源为策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建立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配备复合型教练员保障团队,以“提质增效”的理念更好地彰显各级各类体校在培育精英型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中的核心作用。

(2)丰富体校多元化功能。在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的背景下,中央或地方人力、财力、竞赛等资源无法完全满足所有体校精英化办学模式,因此,倡导体校与中小学合作、创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模式盘活体校场馆设施、教练师资等资源,以“开门办教育”的理念丰富体校的功能,为其创新办学机制、拓展招生渠道创造条件。如浙江省游泳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创新改革路径值得借鉴。该省体育和教育部门在2003年出台“人人会游泳”政策,安排常态化赛事,以“走训制”带动各类俱乐部发展和区县等基层体校改革,拓展了游泳“苗子运动员”的挖掘渠道,也为构建明星运动员与拔尖教练员工程集约资源,近年来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顶尖游泳运动员[19]。

(3)提高文化教育水平。随着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体校文化教育方式、水平和质量应适应教育和体育发展的需求,改变社会和家长对运动员“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误解。《意见》提出补齐体校文化教学短板的一系列举措,包括配齐配足文化课教师、将体校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文化教育全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20],通过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与普通中小学对接等策略,树立青少年运动员全面发展的理念,确保政策的执行和落实。

(4)保障体校教师待遇。体校教练员和教师是培养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主导力量。当前,教练员职称晋升难、成长空间受阻,文化课教师在继续教育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教师相差甚远。《意见》提出体校教练员和教师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教师同等待遇,以及保障其工资薪酬等改革举措,有利于拓展体校教师和教练员职业发展空间,提高其职业归属感、荣誉感。

3.5 多元治理:提升社会体育组织能力

在从“体育管理”走向“体育治理”的过程中,构建符合中国特色体育管理制度的社会体育组织体系是政府简政放权、社会多元治理、撬动市场资源的体现,也是实现体育服务大众健康生活目标的途径。在构建国家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21],以全国性体育行业协会试点改革为切入点,对社会体育组织实施脱钩管理,成为体育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工作。尤其应充分利用我国人口红利,构建新时代由网络社会居民、社区资源、社交媒介等社会资本要素构成的社会体育组织体系[22]。为了满足青少年多元化、多项目、多层次的体育需求,经过从“十二五”至“十三五”的10年发展,目前我国已创建了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户外营地、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等组成的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体系。其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主要依托普通学校、青少年宫、体育场馆、各级各类体校或独立创建,数量达到7 488 所[23]。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存在行政审批受阻、“进学校”政策缺位、缺乏体育师资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依托学校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生存困难已成为普遍现象,基层政策阻滞导致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无法满足青少年对体育的多元化需求。近几年,随着社会及家庭对青少年健康投资意愿的逐步增强,体育与文化、教育、卫生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以青少年体育培训为主要业务的校外体育俱乐部体系逐步完善[24],已成为为青少年提供多元化体育服务的主体。

如图6所示,随着我国体育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具有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增强体质、磨练心智,课外拓展、场馆开放,传授技术、提高技能,倡导公益、服务社会的功能,将逐步成为我国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主体,同时,其治理也具有多维性和复杂性特点。针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迫切需解决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意见》以2个条目提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自身活动体系建设和“进学校”的改革举措。

图6 “规范社会体育组织”路径解读Figure 6 Path interpretation of standardizing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1)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活动体系建设。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从以运动技能培训为主要业务拓展为包括各种运动项目的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各级体育或教育行政部门均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视为开展青少年体育普及工作的主体,并以购买公共服务、委托代理等方式扶持其承担冬夏令营、竞赛、培训等工作。由此,各省(区、市)通过跨部门协同治理,落实执行《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5]所规定的税收减免、电水能耗优惠等政策(民办非企业性质可免税),围绕预订场馆、聘请师资、组织活动、监控训练等服务业务,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综合服务平台[26],提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内部和外部治理能力。同时,以行政主导或合法成立区域型、枢纽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合会等形式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竞赛、训练和培训搭建平台[27]。

(2)打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学校”政策堵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合作或学校独立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须遵守民政部门或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相关管理政策法规,坚决杜绝“隐形俱乐部”“违规兼职兼薪”“僵死组织”等现象,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实体化发展,且以场地租赁、课程服务等业务与学校形成委托代理、购买服务等关系。体育和教育部门应专门制订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学校”的准入标准和监管体系,通过鼓励购买服务、不可变相增加行政审批等举措激发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3.6 扩容增效:整合体育师资与教练员资源

学校体育教师和基层教练员是体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主导者,其在课内外体育活动和业余训练过程中承担培养体育兴趣、传授体育技能、提高身心健康、组织体育活动、发现体育人才等责任。在培养路径方面,我国已建立了以高等体育院校(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为主,体育相关专业为辅的学历教育体系,以及包括教师资格证或教练员岗位准入性考试考核、事业单位招录考试的学校体育教师和基层教练员培养体系。由于受“体育非主课”等思想影响,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对体育学习认识片面[28],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足等问题阻碍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受各级各类体校地位弱化、编制紧缺、招考制度僵化等因素影响,优秀运动员退役转型为教练员受阻,优质体育人力资源流失等。可见,学校体育教师和基层教练员培养制度性障碍影响了队伍建设及训练、培训质量。《意见》在多个方面均对体育教师、教练员培养给予政策支撑,围绕扩大体育师资和基层教练员规模、提高执教能力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图7)。

(1)学校体育教师。继续落实《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缓解学校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通过政策鼓励和激励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校园担任体育教师或教练员,为我国优秀退役运动员转型提供职业发展空间。同时,集约优质体育人力资源为基层体育工作服务,尤其是提出探索“先入职后培训”的柔性竞争制度,激发退役运动员继续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体育教学或训练指导的基本规律,运动项目规则修订、执教知识体系更新、器材设施创新应用等使得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方法、手段不断变化,体育教学应以运动项目为载体渐进性地提高学生身心技能。在倡导终身学习的背景下,针对学校体育教师执教能力,《意见》还提出选派优秀体育教师参加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技能培训的举措。

图7 “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建设”路径解读Figure 7 Path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E.teachers and coaches

(2)基层体育教练员。在体教融合的体系构架内,为拓展基层体育教练员的工作范畴,《意见》提出在大中小学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旨在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提供教练员,提高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质量。基层体育教练员不仅指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还包括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学校运动队和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等从事业余训练的教练员、体育教师和“草根”教练员等,以此促进多元化青少年体育组织主体能力建设。在逐步完善的基层教练员管理体系下,体育和教育部门逐年增加基层教练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专业技术人员、“草根”教练员等培训规模,且应采取网络化教学、现场培训、“跟队带培”等多元化方式,便于分享培训课程,帮助基层教练员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

3.7 创新机制:强化政策保障与协同化组织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是提高青少年参与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技能的主要方式,学校运动队和各级各类体校承担着发现和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在体教融合体系架构下,具有青少年体育服务功能和职能的组织均应以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为己任,明确责任定位、实施科学策略,提高青少年健康促进的效率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质量。现阶段,落实《意见》在组织建设、人力资源、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政策,旨在把握青少年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提高的“窗口期”,实施科学的体育教学指导和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策略,尤其是要将培养体育特长生作为体教融合政策保障的关键,以此在学校体育中树立标杆。《意见》针对体育特长生及其一体化人才培养提出具体举措(图8)。

图8 “政策保障”路径解读Figure 8 Path interpretation of policy guarantee

(1)政策保障举措。为防止在落实体育特长生等一体化设计方面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29],《意见》提出,应研究制订体育特长生评价、升学、灵活学籍制度,将有潜质的体育人才资源与倾向性的体育政策资源相匹配。同时,在新时代体教融合体系架构下,由各级政府或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督促同级体育、教育等相关部门,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基层学校体育、校外体育、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机制,解决体育苗子、体育特长生等因就读、升学困难带来的业余训练中断、终止等问题。理顺对口升学通道,使体育特长生真正享受训练、竞赛等培养路径上的优惠政策,而非仅以升学为目标从事体育训练。将我国运动项目科学选材、训练、竞赛和管理根植于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形成网络化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格局。

(2)协同组织机制。体教融合使各要素优质资源合理配置,打通青少年健康发展和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通道。在此背景下,推行场地设施共享政策,尤其是将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等纳入大型体育场馆综合评价体系,为体育场地设施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提供政策依据,以带动社会体育组织“落地生根”,解决最棘手的场馆保障问题。同时,基于运动项目的选材规律、训练条件、普及程度等存在差异,发现、培养和输送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机构组织呈多元化趋势,《意见》提出,“严格规范青少年运动员培训、参赛和流动,加强运动员代理人从业管理,坚决执行培训补偿政策,以‘谁培养谁受益’切实保障培养主体和青少年运动员的权益”。由此,为基层政府给予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励提供政策依据,且鼓励基层训练单位以科学训练和竞赛发现、培养和输送人才。新时代深化体教融合改革,其要义是更好地发挥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功能和作用,使其承担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和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该项工程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跨域性决定其需依托于从顶层到基层纵向的各方力量,体育、教育等各横向层面应协作形成治理体系。《意见》提出了成立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旨在协同治理、优化资源,建立任务分摊、责任到户、落实到岗的组织实施机制,也将以联合督导机制强化政策的落实力度、效果和质量。

4 结束语

健康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命题,健康与世界和平、人类进步、社会稳定等息息相关。青少年是社会关爱的重点人群、体育事业的精英人群、教育事业的主体人群、家庭结构的核心人群。青少年健康发展是民族昌盛、强国强族的基础。在全球公众对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理念不断认同的背景下,青少年课内外、有组织、一体化地参与体育是社会活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注重以运动项目、体育技能、体质健康为核心的“体”的价值,偏向于彰显工具理性体育价值观。同时,应拓展体育之“育”的多维性价值,即身体的教育、身体的文化、身体的产业等,尤其是在青少年体育需求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青少年体育教育、体育文化、体育产业等都是未来政府、社会和市场多元治理面临的工作重点挑战。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体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引领下,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并颁布《意见》,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凸显了“体育是教育的重要部分,教育是体育的重要功能”思想融合,在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中,扭转孤立理解体育之“体”的价值而弱化或忽略其“育”的价值之现象。总之,新时代体教融合是政府、社会、市场、家庭及个人协同治理的系统工程,青少年健康的多维度性质决定了体教融合治理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跨域性,应从总体到部分、从国家到地方,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制订政策执行线路图和方案,确保政策有效落实,完成体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提升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率的双重任务,更全面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体校青少年体育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青少年发明家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业余体校击剑训练发展趋势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