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旨在强调培养中低年级小学生识图能力应关注的要点基础上,探讨今后小学数学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识图能力的妥善性培养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识图能力;关注要点;培养措施
一、 引言
小学设置数学学科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锻炼抽象和逻辑思维等技能。尤其是在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及时理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识特征,着重强化他们的识图能力,为他们日后终身学习数学等提供保障。
二、 培养中低年级学生识图能力应关注的要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习惯于进行形象思维,很少进行抽象思维,特别是在面对数学问题时,经常会出现脑筋转不过弯的消极现象,无法深入理解题意和做出正确解答。另外,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也欠缺敏锐的观察力,通常只会注意到整体,忽略了诸多细节,抑或是观察过程中不假思索,不能结合问题来提炼图中的一系列有效信息。基于此,就需要教师集中性锻炼他们的识图技能。即在全面尊重和迎合广大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前提下,引导他们正确识图和理解题意,进一步掌握数形结合的解题技巧,促成图形直观观察和信息分析之间的自由转换,帮助他们快速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发展的目标。
(一)借助数学图形,调动学生的识图动力
中低年级小学生时刻呈现出活泼单纯等特征,对周边陌生的事物有较强的探索心理,作为教师要充分关注这类现象,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识别数学图形的欲望。所谓兴趣始终是最佳的指导教师,教师应该基于中低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丰富的图形素材等,来指导学生深入挖掘图形的奥秘。好比是在进行认识物体课题内容讲解期间,教师可以预先准备圆柱、长方体等辅助器具,之后配合多媒体来创设有关情境,鼓励学生针对不同形状的器物进行分配,顺势加深他们对图形的感知印象。
(二)结合生活实际,强化学生的图形意识
教师应该将教材中抽象的图形元素贯穿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令他们知道图形源自生活,从而集中性地强化个人的图形意识。好比是在进行“认识图形”课题讲解环节中,教师可以预先提示小学生回忆家中的各类器具,确认它们的形状之后再配合多媒体呈现出凯旋门、故宫等常见的建筑物图片,鼓励学生观察有关图形特征,并配合手中的相关实物来进行对比辨别,调动更深层次的图形分辨意识。
(三)组织图形教学,锻炼学生的观察力
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对他们进行分层教学,集中性地强化他们的识图能力。特别是中低年级小学生,他们在看图时欠缺一定的目的性,习惯于关注那些色彩斑斓且形状独特的图形,且观察过程中不够细致。基于此,教师当适当地给予他们引导,鼓励他们凭借自身独特的想法来描绘看到的图片,从而初步形成图形概念。
三、 今后小学数学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识图能力的妥善性培养措施
现实中,还有较多学生存在识图不够细致、对图含义理解模糊、无法快速提取当中有效信息的消极现象,尤其是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因为识图能力不足,经常会出现错误。结合新数学课程标准分析,当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集中性锻炼学生由图中搜集、解析、应用信息的技能,由此可以了解到,识图能力的培养,的确在数学教育和学习领域中占据着比较深刻的影响。
(一)加入故事,强化学生的读图兴趣
之所以中低年级小学生会对某类事物充满好奇感,做到集中性地钻研和学习,根源就是他们对其有着较强的关注度和兴趣。同理,如若说他们对各类图形充满兴趣,就会自主钻研。至于怎样强化中低年级小学生的读图兴趣,要兼顾以下细节:
首先,故事引图。小学生普遍热衷于听一些童话故事或是观看一些色彩绚烂的图片,所以说,教师可以在引入图画之前,先便捷和诉说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保障学生的读图和识图兴趣。如在进行“零的认识”课题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提供一些有趣的图片,即有四中小花猫各自拿着3、2、1、0颗小饼干,同時阐述四只小花猫去接主任投递的小饼干,因为它们各自的灵敏度不同,所以最终获得的小饼干数量各异,那么他们现在各自手中的小饼干数目是多少呢?这样就强化了学生读图和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其次,动态播放和静态图片相融合。当静态图片出现频繁的时候,学生的探索兴趣会慢慢降低,不足以完善他们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还可以考虑融入动态的画面,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具体方式就是将静态的图片和动态的画面融合起来。如在进行10以内的减法课题讲解期间,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让教材中的静态图片动起来,其间先让10个学生站起来,再分别念出3、5、7个小学生的名字,被点到名的学生坐下,随后令其余学生计算还站着同学的数量。在这样宽泛且动态化的情境引导下,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更加集中,能够及时解答教师阐述的问题,相比传统的静态图片教学,有更加富有实效性。
(二)配合情景图,锻炼学生的数感意识
透过多元化的训练指导模式,来教会学生理清不同数量彼此间的关系,同时借助各类运算方式获得最终结果,整个体验和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感悟,便是所谓的数感。当拥有这类感官意识之后,学生就能够及时深入性地分析生活中的种种场景和对应的数量关系,经过深入解答之后,形成完善的思维。如在进行数字1到5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安排学生分别坐在不同座位,之后鼓励一些小学生上台跳舞,并询问每排学生都看到了什么。在此期间,第一排学生阐述讲台上有人跳舞,第二排则说有三个同学在跳舞,第三排便说有三个同学跳舞,一个拉琴。面对这样差异化的答案,教师要统一予以鼓励表扬,以肯定他们细心观察的态度,同时强调由于大家看到的事物有差异,所以发现的数量间的变化也各有不同。再由此引出数的概念,因为沿用了情景教学法,则能够令学生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有关活动之中,从而收获更加多元化和有趣的生活体验,锻炼出更强的数感,锻炼出高层次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三)集中引导,分类处理图文和问题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当合理指导学生,并非一味地进行知识点灌输。学生透过观察图形获得已知条件,并非就顺利获取了数学知识,教师当多鼓励他们提出质疑,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在彼此动态化交流的过程中收获重要知识点,提升学习效率和水平。如在进行“多和少”的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倡导学生观察图画中各类体育课项目,引出一类主题内容,即在踢毽子比赛中,有两个团队参与,其中第一队成员A、B、C各自踢的数量为8、5、4,而第二队成员E、F、G分别踢的数量是6、9、3;之后再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包括哪个团队踢的数量多一些,A和B踢毽子的总数比F多几个,这次参与踢毽子比赛的人数一共有多少?学生在经过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之后,很快找出已知条件,并且快速算出结果。经过这样的指导训练,不仅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带动师生、同学彼此间的交流,同时更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大幅度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效率。
(四)提炼和解析图示信息,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
小学生识图能力,不单单包括透过图来直接获取一系列关键的数学信息,同时还需要他们及时梳理归纳当中不同类型的数学信息关系,确保基于相关问题来筛选适当的信息,并予以综合性应用处理。
首先,教会学生初步进行深入观察。教师要配合差异化的情境图示来引导学生初步地进行深入观察,确保可以快速且完整地提炼出当中包含的重要信息。包括图中都有什么、有多少人或是事物,这些都要求学生完整地叙述出来。经过多次重复训练过后,令学生掌握初步全面观察情境图的要诀,确保快速明确当中包含的人事物,理清它们各自的数量还有对应的变化细节,而不是一味地进行表层或是浅显的观察。
其次,指导学生总结图中蕴藏的规律。确保低年级小学生已经可以熟练地进行初步深入性观察过后,教师就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包含特殊规律的图画,并倡导学生独立观察和合作探讨当中蕴藏的特别规律。好比说细致观察串珠的图画,分析其遵循两个蓝色和三个红色来循环排列的规律;当數量固定规律被熟悉过后,再组织学生挖掘数量变化的规律,即鼓励他们细致观察各类图形的形状和颜色,思索颜色变化方面的规律,包括红色星星每次会比前一组多出一个,而绿色星星数量则没有变化,从而了解到三个红色星星后面必然是一个绿色星星的事实,而绿色星星后面则应该是四个红色星星,后续则以此类推;待相同图形的变化规律被熟悉过后,还可以进行更多差异化的实物变化细节展示,旨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立体观察能力,为他们今后深层次识图奠定基础。
最后,倡导学生领悟图中各类信息间的关联。不仅仅要锻炼低年级小学生的初步深入观察能力,还应该倡导他们挖掘图中各类信息彼此间不同的关联特性,从而做到合理提取必要的信息,避免其余无关信息的干扰,做到快速集中性和准确性地分析解决问题。好比说出示二年级上册教材六十八页的图片,之后要求学生分析四个小朋友和熊猫彼此间的位置关系,即小明在熊猫的前面,看到的就是第1图。小芳在熊猫的后面,看到的就是第4图。其间要注意督促学生深入性考虑当小亮和小红都在熊猫的两边时,怎么判断看到哪图,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图2和图3熊猫脚的方向不同,进一步借助脚和小朋友的位置关系予以分析判断,即熊猫的脚在小红的左边那么她看到的就是第3图,当熊猫的脚在小亮的右边时则其看到的就是第2图。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实时性把握每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基于他们的认知基础、既有经验等,设计出更加生动有趣的游戏,持续优化图形教学的流程。久而久之,维持图形教学的有效性,集中性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并完善他们的思维。
参考文献:
[1]黄华.劳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图能力探讨[J].成才之路,2017,33(25):74-79.
[2]张生学.强化识图策略,培养识图能力[J].中华少年,2017,41(36):82-84.
作者简介:高海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卓尼县完冒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