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峰在2020年9月17日《经济日报》撰文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要处理和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等三个关系。一是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并不意味着所有地区、所有市县、所有人届时都要翻番,更不意味着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届时都同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二是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脱贫是绝对指标,是指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而环境改善方面的一些指标,如要求劣V类水体比例低于5%,就是相对指标,要立足发展阶段和发展实际持续改善。三是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任务,从定量上判断就是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认同全面小康是实打实的,就是定性的判断。定量分析用数据说话,有助于我们摸清发展中的短板和底数,为决策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定性分析则从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入手,让量化指标看得见、感受得到,从而对全面小康有了质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