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强在2020年9月25日《学习时报》撰文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服务大众的,必须要为大众理解掌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深入群众生活,真实表达群众的意志和要求,特别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予以阐释,解开人民群众思想“疙瘩”。要使抽象化的概念、判断和命题转化为生动具体、通俗易懂的知识,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喜爱的方式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学会用具象化、口语化、故事化的语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换成“常识道理”,使抽象的理论变成言之有物的实话、言之有据的真话、言之有理的新话,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要积极开展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注意表达中的情感交流,科学划分受众,认真研究其接受规律与心理特征,针对不同的阶层、群体和个体的思想困惑和思维盲区,将要表达的内容和道理融入真情实感之中,以便于大众理解、接受并形成良性认知互动,使人民群众不仅感到马克思主义可信可用,而且感到理论可亲可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