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语是结构精炼意义简明的词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文化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中英习语的对比研究,总结出了中英习语的主要来源以及形成差异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中英两国文化的异同。
关键词:习语;文化;对比
作者简介:郑志玲(1995-),女,汉族,四川德阳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7--02
习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结构凝练的词组或短句,一般包括了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及俚语几部分。其结构凝练,意义鲜明,形成和发展受到特定的语言文化背景影响,集中体现了不同民族对特定事物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取向。通过对中英习语的对比研究,可以了解到中英习语反映出的两种文化内涵。
一、习语的特点
(一)民族性
语言是各族人民创造出的产物,是大众智慧的结晶。习语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反映了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体现出不同民族的性格特点和认知方式。在表达同一意义时,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如表达“一举两得”这个意义时,英语和德语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英语:A stone kills two birds. 一石二鸟
德语:Beide fleigen mit einer klappe zu schlagen.一拍打两个苍蝇
习语具有民族性,所以有时会存在一些文化空缺现象,即某个民族的习语所具有的语言文化现象在另一民族中并不存在,将习语直接翻译成其它的 语言会比较困难。
(二)稳定性
习语表达的意义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约定俗成的,如果将习语的各个组成部分顺序进行调整,则习语的意思就可能会改变,甚至无法表情达意。“at sixes and sevens”不可换为“at sevens and eights”,不然无法表达出“乱七八糟”的意思。“雪中送炭”不能改为“雪中送煤”,“破釜沉舟”也不能改成“破船沉舟”。
(三)整体性
习语在结构形式和意义是都具有稳定性和完整性。习语表达的意义不是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组合。高明凯指出“汉人平常说话不太喜欢用太多没有基本意义的虚词,只是把事情简单排列起来,让人去了解这两个事情或两个意思之间所发生的关系如何。……不过这不是说汉人说话不合逻辑,因为不加虚词,我们也知道这句话的意思。”[1]
习语表示的含义不一定是指表面的文字含义,因此不能将习语的各组成部分分开理解。如“露马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露出马的脚。“to lose ones head”不是指某个人没有了头,而是比喻“惊慌失措”。“to lay heads together”也不是说把几个人的头堆在一起,而是指“共同出主意商量某件事情”。在使用习语时,如果按照字面意思将习语拆分就失去了习语本来想表达的意思。
二、中英习语产生的主要来源
(一)来源于地理环境
“任何民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他所依托的自然环境”[2]。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特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特定的文化,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方式。
中国拥有持续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而农耕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乡土情结十分明显,出现了大量与土地、农业有关的习语。如:落叶归根、瓜熟蒂落、男耕女织、五谷丰登等。这样的一些词语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英文习语中就很难找到与之对等的习语。
英国以海洋文明著称。英国四面环海,曲折的海岸线为捕鱼航海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英语习语中,能见到大量的与捕鱼航海有关的习语。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也有大量与fish、water、ocean、sea相关的习语出现,如:big fish(大亨)、dull fish(无聊的人)、A sea of faces(人山人海)、The sea refuses no rivers(海纳百川)。
(二)来源于历史发展
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轨迹都不相同,习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发展历史。中英习语中都有一部分来源于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或者和某一历史人物紧密相关。
汉语中受外族文化影响形成的习语并不多见,但是有很多与战爭和典故相关的习语,如“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望梅止渴”等。
英国在被外族入侵的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习语。如在罗马征服四百余年的时间里留下的习语都表明了罗马的统治对英国产生的重大影响。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英国在资本主义发展后向外进行殖民扩张,此时也留下了许多与船、帆、航行有关的习语。如show ones true colors(露出真面目,表明意图)、sail under false colors(欺骗,假冒)等。
(三)来源于社会风俗
社会风俗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某一群体的社会成员在长久的共同生活中创造出的并共同遵守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涉及到许多领域。也有许多从社会风俗演化而来的习语。
1.饮食风俗
中国的饮食文化较英国更加丰富多彩。而中国人普遍认为吃饭是一种享受,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因此关于饮食的习语十分丰富,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天上掉馅饼等俗语,还有衣锦还乡、五谷丰登等成语。同鱼、肉、菜有关的谚语歇后语也十分常见。
面包、牛奶和红茶在英国的日常饮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有大量与此相关习语,如earn ones bread表示挣钱养家糊口,out of bread表示失业丢了工作。 Milk for babies不是说儿童喝的牛奶,而是指浅显的读物,适合儿童理解阅读的书。high tea指比较正式的茶点,与之相对的low tea则指便餐。
2.动物风俗
中英有动物的习语也十分多见。值得一提的是“龙”、“狗”等动物都有不同的形象和寓意。龙在中国社会中被看作是吉祥尊贵的代表,有许多习语都体现出这样的社会风俗,如望子成龙,龙飞凤舞。在英语中,dragon起源于中亞,后来多在《圣经》中出现,被看作是邪恶的象征。人们还把恶魔撒旦比作是the great dragon。
有关“狗”的习语在中英也有较大差异。在中国社会中,对狗的评价基本是中性和贬义的。如痛打落水狗 、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而在英国狗被看作是家庭成员,因此关于有关狗的形象的习语多是积极的褒义的。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每个人都有得意之时)。
3.颜色风俗
颜色词对于不同民族的人而言,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不尽相同。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同一种颜色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3]
红色在中国代表吉祥喜庆,常见的习语有:开门红、大红人、红白喜事等等。而英国恰恰与之相反,红色在英国大多时候代表愤怒、混乱等不好的意思,常被看作贬义的象征。Be in the red代表财政赤字,经济拮据,red ruin表示发生了火灾,be red with anger说明怒发冲冠。
(四)来源于文学作品
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文学著作也留下了许多习语,汉语中很多著作都源自于《诗经》、《论语》、《史记》等著作。如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投桃报李等。
希腊神话和《圣经》是西方文学的发源之作,对欧美文学影响深远,为习语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如:an apple of discord(祸根)、The Achilles Hell(阿基琉斯 之锺,即缺陷,弱点)、golden fleece(经过艰难险阻得到的宝物)、pile Pelion upon Ossa(山上有山,难上加难)。
三、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分析
价值观念是不同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价值取向,在语言中可以一定程度地体现出来,不同价值观在中英习语体现出的差异也比较明显。西塔拉姆(K.S.Sitaram,1976:19)比较调查了东西方价值体后得出结论,“西方在个性、金钱、救世主、标新立异、进取精神、尊重青年、效率和守时这几方面名列第一;而东方文化则在感激、谦逊、因果报应、集体责任、尊重长者、好客、土地神圣感以及和平这几个方面名列第一”。[4]
钱穆从比较文学的视角研究了中西文化的个性差异后指出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类型的文化,属于平行发展,互不冲突,各有偏重,各具体系的两大文化系统。[5]中华文化植根于农村和土地,形成了一种安土重迁的内向型文化特征,注重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奉伦理道德和集体主义。
英国人生活在海洋环境中,耕地少,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因此他们注重向外扩展和征服以攫取更多的资源,因此形成了一种比较外向的商业文化,并且更加注重事物本身。他们认为天人相分,二者对立,人与自然不是统一的整体,人是可以征服自然的。更加注重事物本身。因此中英两国的习语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同。
四、结语
自然环境对语言文化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各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历史进程也不相同。物质条件的差异引发了不同民族在生存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和信仰的差异。这种差异明显反映在语言,特别是习语中。正确理解掌握中英习语,有利于了解中英两种文化的内涵,促进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邹媛. 从“N_1的N_2”汉英对比看意合与形合的分野[D].南昌大学,2005.
[2]程裕祯.中华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08.
[3]章蕴.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J].镇江高专学报,2005(04):55-57.
[4]殷莉、韩晓玲.英语习俗与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
[5]王爽. 汉英习语文化对比[D].黑龙江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