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家翔
摘 要:如何培养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党建和教育工作始终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而党性修养又是保证党员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也为大学生党员党性培养工作帶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内在动力和外部环境两个维度出发,将大学生党员的“动机、情感、认知、行为”和外部条件中的“师资队伍、教育活动、管理方式”作为研究切入点,分析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方法和策略,有助于“立德树人”工作远大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党性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内容,意义深远。党性修养也称党性锻炼,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是对共产党本质属性的内化,是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自觉运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开创实践和认识新境界的过程,是党员自强和自律的统一。共产党员理应成为全社会的表率,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一环,党性修养是保证党员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需要具备良好的党性修养和专业知识技能,才能担负起肩上的重任。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永葆党的先进性及纯洁性,至关重要。
一、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面临的问题
(一)入党动机原因复杂
对于为什么入党这个问题,许多大学生其实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影响意识,基于这样的逻辑关系,判断大学生入党动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入党的动机大致包括几个类型:第一种是追求进步,表现积极。这种学生是理想的党员培养对象,其自身的党性修养和提升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方法层面的困难和不足。第二种则是盲目跟风,迷茫从众。这种学生占据一定的比例,对为什么入党这个问题,可以给出多种答案,而且都比较积极合理,但是这些答案实际上几乎全都是模仿其他人的说辞和理由,其实并没有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认识,也就是人云亦云的迷惑混沌状态。第三种则是追求利益,浑水摸鱼。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情况的存在,虽然这是非常少的一部分群体,但是存在的可能是有的。
(二)党性认识存在不足
大学生党员进入组织之后,对于党性修养还存在着各种缺憾和不足。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党员认为自己是群体中的佼佼者,在思想认识和行为实践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觉得自己已经能够充分展示模范表率作用,不需要急于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还有部分大学生则只希望做一名普通的党员,只要具有党员身份就可以了,组织活动按要求参加,但是走在群体前面的动力和意识是较为薄弱,属于被动前进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党员对于自己的党性修养持有一种“中庸态度”,不落后也不需要突出。而另一种则是大学生党员持有消极态度,对于党性修养的提升没有积极主动的意愿和动力,成为党员后,只想着获得党员应有的光环和可能带来的利益,不关心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活动的缺陷与不足,没有提升党性修养的意识和行为。
(三)行为实践尚需完善
部分大学生党员主观上希望自己能够积极提升党性修养,因此通过各种阅读活动来获取相应的理论知识,在意识维度上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实践层面则缺乏相应的锻炼,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突显,实际处于一种“纸上谈兵”的状态。还有极少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思想认识和行为实践上都缺乏模范表率作用,并没有表现出超越普通大学生群体的先进性,某些时候个别党员的表现甚至还不如普通大学生。
(四)服务社会情感淡薄
大学生党员具有较明显的服务社会的优势,他们专业知识丰富,精力充沛且思维活跃,在学习生活中应当积极为周围的群体和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大学生党员的社会服务经历少之又少。这种表现间接反映出大学生党员的社会情感较为淡漠,面对社会和国家缺乏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而且这种态势似乎还伴随着一个递减规律,随着时间迁移,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的情感在近些年呈现出逐步下滑的态势。
二、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升的路径
(一)优化党建工作队伍
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基本前提是组建一支优秀的党建工作队伍。当前高校的党建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和实力已经达到较为成熟的阶段。为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加强党建工作者队伍的力量,需将更多优秀人才引入到党建工作中来。高校的相关机构和人员需要切实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将真正优秀的人才引入到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中,应当建立切实有效的党建工作考核制度,对于党建工作中的实际表现进行客观真实、科学有效的评价。将党建工作中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通过实际行动去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得到持续提升。
(二)发挥专业教师作用
高校专任教师也是一支潜在的优质党建工作队伍。加强对专任教师的思想引导和鼓励,推动其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行为习惯培养,也是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有效路径。大部分高校专任教师本身具有非常高的文化素养,其职业道德和思想境界也处于较高的水平。这些专任教师当中又包括非常多的党员,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很大程度上将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工作职责涵盖在内。因此,充分发挥专任教师的思想引导作用,可以较好地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专任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除了进行学科知识的传授之外,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为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党员提供“思考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指导建议和践行方法,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三)开展精彩党建活动
党性修养不是“坐而论道”,更不能是“闭门造车”,它需要良好的培养环境与之相适应,并为其发展提供必需的“营养”。开展形式多样、意义深刻的党建活动是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有效路径之一,实现潜移默化的渗透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开展党建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升大学生的党性修养,而大学生党员应当是活动的主体,开展活动的时候也必须要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意愿,通过集体协商的形式,让大学生党员的创意和优势得以展示。开展各种具有实效性、可行性、持续性的党建活动,将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和行为示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鼓励开展自主学习
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另一个重要路径就是通过自主学习,从而推动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升华。自主学习是一种内部提升党性修养的方式,其主要的方法是鼓励大学生党员开展各种自主学习活动。自主学习可以通过发表思想感悟,提出个人见解等方式,与其他党员进行交流互动,组成研讨小组。开展项目课题研究,也是提升大学生党性修养的路径。例如分析党性的提升方式,通过反客为主或者逆向思维的方式,让大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提升党性修养的有效方法与路径。让大学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教育主题的论述作为重点学习内容,从中体会领悟大学生的党性修养提升的意义和方法。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来主动思考“为什么要提升党性修养”,“提升党性修养的难点在哪里”,“作为大学生如何去克服提升党性修养的困难”等问题。自主学习可以更好的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兴趣,优化学习的效果。
三、结语
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升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大学生自己充分激发内在的动力和兴趣。因此,高校党建工作者对于党性的内涵要有更充分的认识,积极发掘各类资源,寻找各种途径,为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与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娥娥,雷于佳.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党性培育的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9(7):160-162.
[2]柴艳莎.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途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21):59.
[3]叶正飞.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生活化理论溯源及实践路径探析[J].文教资料,2017(10):160-162.
[4]郝明宇,李言明.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方法[J].新长征(党建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