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吴鹏 编辑 | 谢泽
作为在渭水河畔崛起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人的祖先却不是土生土长的渭水土著居民,而是从东海之滨迁徙过来的外来户。而渭水以其宽广的胸怀接纳了东来的秦人,滋润其发展壮大,最终从关中走向天下。
根据傅斯年、郭沫若、范文澜、林剑鸣等学者的考证,秦人祖先最早生活在今天山东境内的东海之滨,可能与同样发源于东方的商朝人祖先属于同一个部落联盟甚至是氏族,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玄鸟”即燕子图腾崇拜,都过着以游牧、狩猎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生活,在墓葬习俗上也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秦人虽发源于东海,但却与渭水有着不解之缘。当秦人还在东海游牧、狩猎时,他们的祖先伯益就帮助禹治理渭水。治水成功的禹成为天下共主,“举益,任之政”,重用在治水中功绩卓著的伯益处理政事。禹去世之前,还在名义上根据禅让制的传统“以天下授益”,确立伯益为接班人,秦人似乎要提前1800 年就坐拥天下。但已经推开“天下为家”大门的禹,真实意图却是极力培养儿子启的势力,让启自取之。伯益显然不是禹、启父子的对手,根基太浅的他,得不到诸侯拥护,只能放弃王位。
因着这层缘故,在商汤灭夏的斗争中,秦人祖先“去夏归商”,全力以赴加入商朝军队,并“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发挥特长为商汤训练战马,大败夏桀于鸣条,凭战功成为殷商大臣。商朝建立后,一部分秦人在渭水中游为商朝防守西部边界,但大部分仍居住在东海之滨。
周武王伐纣攻入朝歌时,秦人首领恶来与纣王一同被杀。周成王初年,商纣王之子武庚在东方发动反周叛乱,秦人群起响应,坚决与西周为敌。周公旦东征镇压叛乱后,将秦人强制性地迁徙到西部边境即今天渭水上游的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西南一带,一直过着游牧生活。
到了周孝王时期,秦人首领非子因非常善于养马,就被召至“汧渭之会”,即汧水和渭水交界处(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和眉县一带),负责为周王室养马。非子尽心尽力,受到孝王赏识,不但受封为“附庸”,还被允许在一个叫“秦(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秦亭一带)”的地方建筑城邑,秦人这才有了“秦”这个名称。
西周末年,国事日下,西方戎狄部落屡屡攻入关中,甚至打到镐京附近。周宣王鉴于内外交困,任命秦人首领秦仲为大夫,让弓马娴熟的秦人去攻打戎狄。秦人势力由此迅速壮大,到了秦襄公时期,任职周王朝司徒的郑国国君郑桓公甚至发出“(秦)其将兴乎”的感叹。
兵马俑 摄影/视觉中国
但西周的没落终究不是善战的秦人所能挽救的,公元前770 年,戎狄攻入镐京,杀死周幽王。秦襄公率领秦兵和其他诸侯一起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历史进入急剧变革的春秋时期。
为感谢秦襄公护驾之功,平王封他为诸侯,并许诺秦人如能赶走戎狄,收复被占领的岐山以西之地,就将此地封给秦人。秦国由此正式建立,从“大夫”上升为与齐、晋等国平等的诸侯。
但新生的秦国还不是战斗力强悍的戎狄对手,一直到襄公之子文公初年,秦人的活动中心仍在渭河上游。到文公四年(前762),文公率700 秦兵经过一年艰苦卓绝的东征,才打到周人故都周原地区,并在当年非子为周王室养马的“汧渭之会”重新建城定居,这才稳定下来。渭水成为秦人的“生命之河”,秦人也开始沿着渭水向东发展。
当时的周原,气候温暖湿润,大地上河流溪涧星罗棋布,渭水支流纵横蜿蜒,汧河、漆河分别从东西两侧缓缓流过,河谷最深不超过40 多米,取水相当方便。依靠着周原优越的自然环境,秦人从游牧转向农业,并将没有随平王东迁的西周遗民吸纳进来,学习他们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从而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更新换代。为制服戎狄,秦宁公二年(前714),秦国又将国都从“汧渭之会”迁徙到同为周原地区的平阳(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一带),先后灭掉从黄河以西到渭水上游的戎狄部落。到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左右,秦国基本上控制了整个关中的渭水流域。
秦德公元年(前677),因“汧渭之会”和平阳地形狭窄,战略回旋余地较小,向东向西发展都颇为受限,秦国将都城迁徙到渭水支流湋河上游和雍水附近的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市城南雍水北岸一带)。此处是周原最富庶的地区,且地势较高,是陇山以东地区的门户屏障,无论是向东进取还是防御西边戎狄,都极为便利。此后数百年,雍城始终是秦国的政治中心。到秦穆公时期,秦国向东将领土拓展到黄河西岸后,突然挥兵西向,消灭了长期盘踞在渭水、泾河流域的戎狄势力,史称“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穆公由此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但是到了战国初期,秦国由于地处西陲,位置偏僻,农业经济和社会结构总体上仍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尤其是与其毗邻的魏国率先进行变法改革后,秦国明显开始落后于时代,内部斗争也尖锐起来,以致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河西之地全部被魏国夺走。直到秦献公把都城迁到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一带),才进行了部分小打小闹的改革。秦孝公即位后,依靠离魏入秦的商鞅制定新法对秦国旧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
变法推进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很大,商鞅为确保新法得到贯彻,不惜采用残酷镇压手段,将触犯法令的人全部处以酷刑。有次一天之内就在渭水边上处决七百余人,“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于天地”。渭水不仅见证了商鞅变法的宏大手笔,还看见了他的残酷血腥。新法得以推行,秦国由此脱胎换骨,以崭新面貌走进战国时代。
杜虎符
战国晚期秦国兵符,陕西历史博物馆藏。1975 年陕西省西安市出土。杜虎符为左半符,虎作行走状,昂首,尾巴蜷曲。背面有槽,颈上有一小孔。虎符上有错金铭文9 行共40 字,字体为小篆,内容大意是:右半符掌握在国君手中,左半符在杜地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50 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但遇上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必会君王的右符。铭文反映出秦以“右”为尊,秦国的军权高度集中,凡征调50 人以上的兵士必须经国君认可。
摄影/视觉中国
陶俑
秦,国家博物馆藏,1974 年陕西省临潼市秦兵马俑坑出土。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 公里的泾河北岸。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 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 摄影/税晓洁
摄影/视觉中国
变法是为了图强。由于献公时期秦国已经收复部分河西之地,秦魏斗争的中心地带转向函谷关以东,而栎阳作为国都,位置过于偏北,没有通往函谷关的大路,不便于靠前指挥前线斗争。秦孝公二十一年(前350),孝公和商鞅将都城迁到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此举对秦国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咸阳地处秦岭怀抱,北依高原,便于取用南山丰富物产;南临渭水,浮渭水而下可以直达黄河。咸阳又在终南山与渭水之间,控制着向东南直通函谷关的交通大道,有利于秦国东进逐鹿中原,可谓“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
迁都咸阳,秦国向东夺取天下的野心昭然若揭。军事野心需要经济实力的支撑,在当时农业占主体的经济结构下,经济实力主要来源于农业。秦国提升农业生产力主要靠两个农田水利设施,一个是巴蜀的都江堰,一个就是渭水上的郑国渠。
为兼并天下,秦国推行远交近攻战略,把主要进攻方向对准韩魏两国,韩国最为弱小,受到的威胁最大,就想着转移秦国注意力。大致在嬴政即位的公元前246 年,韩国派水利工程师郑国到秦国,游说秦君臣,“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建议秦国在泾水和北洛水之间开凿一条长约三百里的水渠,以利于灌溉两岸农田。兴修水利向来是中国古代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秦人欣然同意。
开凿水渠是一项大工程,秦国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工程进行到一半,秦国排查出郑国的间谍身份,这才知道郑国挖渠是为了损耗秦国国力,减轻韩国压力。秦人欲杀郑国,但郑国一句话打动秦人,“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修渠只能为韩国再苟延残喘数年,但对秦国国运却是利在千秋万年。嬴政最终让郑国继续建造水渠,并命名其为郑国渠。由此可以看出秦人对经济、水利和实用技术的重视,超越了政治偏见。秦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开放意识和宽阔胸襟,跃然于郑国渠的修建过程中和渠名的命名上。
汧殹石
战国时期秦国,故宫博物院藏。花岗岩,上刻石鼓文。此石称道汧源之美与游鱼之乐。诗四章,皆言养鱼、捕鱼之事。诗中赞美秦地水利优越,水产丰富,鰋、鲤、鮊、鲢等各种大鱼很多,要用杨柳条筐装运。
摄影/冬辰 / FOTOE
马纹瓦当
秦,西安历史博物院藏。
摄影/东方IC
郑国渠工程完工后,用挖出的淤泥填平低洼地区,把4 万余倾(约合今天115 万亩左右)盐碱地改造成高产良田,每亩收获达一钟(大约116 公斤左右)之多。这在战国时期,是一个相当高产的数字。除郑国渠外,秦国还修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构成了一个既能引泾入洛又能引泾入渭的综合灌溉体系,“关中由是益富饶”。渭水浇灌的关中平原从此成为秦国重要的产量基地,与都江堰滋润的成都平原形成双轮驱动效应,“秦以富强,卒并诸侯”。靠着郑国渠两岸源源不断输送到前线的粮食,赳赳老秦虎狼之师席卷六国,最终统一天下,秦国改版为秦朝,嬴政从秦王升级为秦始皇。
为彰显大一统王朝的宏大气象,秦始皇在渭水南岸大兴土木,兴建新城,修建祖先宗庙和章台宫、上林苑、信宫、阿房宫等皇家宫苑。秦始皇每灭一国,还模仿其宫殿样式在咸阳重建,以至“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沿着渭水,从雍门(今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一带)向东延伸,直到泾水和渭水汇流处,到处都是亭台楼阁、离宫别苑,六国美女宝物充实其中。壮丽奢靡的宫室背后,早已种下滥用民力、横征暴敛导致二世而亡的祸根。
百姓如渭水、朝廷如舟船这个道理,秦始皇显然还没明白。渭水能倾囊助他一统天下,亦能冷眼观他灰飞烟灭。根据考古学者推测,随着渭水河床不断北移,秦咸阳城最终淹没于河道之中。水能覆舟,更能载舟。渭水的胸怀始终是博大的,她接纳的不止从东海之滨西迁的秦人,还有来自淮河流域泗水水系的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