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杜鹏
《山哈古调》词:畲族民歌曲:磊落编曲:雷磊北京传宗文化,哆啦音乐 2018
磊落是由著名贝斯王磊与他的爱人乐乐共同组成的致力于跨界音乐人合作的组合,其音乐风格很难用某一个标签来简单概括。他们虽然大部分作品都是纯器乐作品,而因其丰富性,又不能简单地归类于世界音乐、电子乐或者后摇这样的单一框架中去,笔者更愿意称其为“氛围音乐”。《山哈古调》是磊落组合在2018 年初受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之约,到浙南对畲族民歌的一次采风后创作的歌曲。广西学者刘锡蕃在其民族史著作《岭表纪蛮》中提到,“蛮人无文字,述其先哲历史,完全以歌词(或道巫经典)传诵之,故蛮民眼光下之歌谣,几与历代‘宗谱’、‘史乘’、‘典章’同一珍贵。”因此畲族民歌本身既是艺术,又是一份承载着当地人回忆的史料,具有一种近似于史诗的传诵特质。
畲族自称为“山哈”,意思也就是山里的客人。既然他们把自己当作是山的客人,而非“主人”,所以笔者猜想,当他们唱起山歌的时候,定然是抱着对自然的谦卑之心在吟唱。这首《山哈古调》之所以打动我,其关键一点就是它几乎把我心目中的“山的氛围”,用现代音乐结合畲族山民吟唱的方式近乎于完美地呈现了出来。畲族作为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不像其他民族那样将记忆封存在由文字形成的符号编码中,而是封存在声音之中。自然没有文字,但是有声音。声音与文字所不同的是,声音是流动的,而文字则是相对固定的,所以这种没有文字的山歌或许与真正意义上的自然更为接近。
乐乐关于《山哈古调》的《创作札记》写道:“旋律,即所谓的‘循环’,是我们可以轻易用视觉形象组织起来的不间断重复的连接结构;而作为中国古调式的东方畲族旋律,则是一种‘冷’艺术。它并不采用这种循环(loop)的结构,而是凭借类似美国现代音乐家约翰·凯奇所崇尚的禅宗艺术间歇方式,在句式和用字之间自由停顿,用情感的波动来随意延长尾音,简单的旋律构成亦不完全遵从传统五声民族调式,所以搭配不同色彩的和声可以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音乐色彩。” 在对于这首歌的处理上,磊落没有为了去追求一种所谓的“古意”,在音乐上向民族音乐靠拢,而是发挥了他们的优势,也就是利用他们各自的西方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背景,用西方现代音乐的循环结构,营造了一种类似于云雾缭绕的“山的氛围”。在此之中,又加上山民吟唱的采样,以及小号的加入,从而在音乐中形成了一座看不见的山,并让人深陷其中。在乐乐的创作谈中还写道:“在运用我们所熟悉的循环创作模式的同时,为这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古调句式赋予我们所感受到的色彩,同时还要避免东西方艺术形式强硬结合的‘两张皮’负面效果。”通过对于这首曲子的聆听,笔者听到的不是一种为了融合而融合的拼贴,更多是一种近似于“互相渗透”的力量在里面。尤其是畲族山歌的采样在完全是以西方音乐配器的背景中像山中的萤火一样跳动着出现,并没有任何违和感,反而有种特殊的神韵在里面,好像它本就属于那里。与其说是这首曲子记录了大山和人民之间的情感,不如说是它找到了它的大山和它的人民,使他们的声音成为了音乐的一部分。
尽管这首曲子并没有用MV 的形式来展现,但是它的音乐画面感已经足够丰富,完全不需要用视觉的方式来诠释它的画面。可贵的是,虽然这首曲子的主题取材自畲族民歌,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但是它的情感以及氛围的营造,却不被地域特征所固定;反之,由于西方现代音乐的加入,这首曲子用激活听众对于“山”的想象的方式,表现了一种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情感,使人即使生活在都市的车水马龙之中,也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大山深处的呼唤。
LINKS
山歌好比春江水 (2018)演唱者:李健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歌手李健的一首单曲,改编自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李健受“三村工程”村教公益行动之邀,在广西百色靖西给当地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特殊的户外音乐课,其中他特意改编了这首《山歌好比春江水》并教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合唱。